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口氣刷完這部9.1分的新劇,哭到含水量只剩10%

在如何對待狗的問題上,東西方文化相差很大。

一些人把狗當朋友,一些人把狗當肉畜

最近,杭州發布了《致全市養犬家庭的公開信》,於 11 月 15 日起,在全市範圍整治違規養犬和不規範遛犬行為,被網友解讀為史上最嚴「禁狗令」;

就在第二天,Netflix 就放出了一部有關狗狗的紀錄片。

不知道是有意為之呢,還是冥冥之中的巧合——

《愛犬情深》

Dogs

豆瓣評價非常高,9.1 分

短評基本都是妥妥五星,看哭的人不在少數。

然鵝也是有「吃狗人士」表達抗議,爭論一直都在。

這部紀錄片總共有 6 集。

看名字,以為是描繪人類與狗之間多麽深切的情感,其實也並不全是。

它更多地是從疾病兒童、戰爭、落後地區等等方面,來探討狗與人類社會的關係。

拍攝手法並不是很煽情,更多是緩緩道來,但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認知。

首先需要明確,《愛犬情深》這部紀錄片,是基於「狗是人類的朋友」這一大前提之上的。

無論你愛我多少,我都愛你更多」(No matter how much that I love you,you love me more),這是狗對於人類的承諾。

對於我來說,這部紀錄片有一點「奇觀」,因為裡面人類對於狗的照顧,好到超出了我的認知。

比如紐約市的犬隻數量,比克里夫蘭市的人口還多

經常見到一個人牽著 7、8 隻狗在街上晃蕩,說不清到底是人遛狗還是狗遛人呢。

而且,裡面的人經常跟狗狗直接嘴對嘴親吻,讓小孩隨意跟狗狗親密接觸。

狗狗也能隨意爬上主人的床上打滾。

這得益於他們對狗的整體疫病防禦做的很好,人們不用擔心感染病菌。

第一集,主人公是患有癲癇的女孩珂琳

癲癇是間隙性突發的,有時珂琳夜裡睡覺,也會突然發病,如果不及時服藥,就有可能死亡。

所以十多年以來,珂琳的媽媽都是一直睡在女兒房間的地板上,整夜不安地起身檢查女兒的狀態。

姐姐白天也要不間斷地陪著珂琳。

為此,這一家人活的很辛苦

而狗狗有著忠誠溫順的性格,還有更為靈敏的感官,可以幫助人類。

比如已經有的導盲犬、糖尿病監測犬、過敏監測犬、助聽犬,甚至有的狗狗可以用來幫助治療抑鬱症。

於是珂琳一家決定申請一條癲癇監測犬

在培訓中心,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疾病兒童。

有的孩子患有先天脊柱彎曲,沒法正常走路,於是需要穩健的狗狗扶著;

有的也像珂琳一樣,患有癲癇。

所以,狗狗對於他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寵物了,而是生命裡至關重要的夥伴

看著珂琳跟狗狗羅瑞睡在一起,會產生一種人類與狗休戚與共的感慨。

投桃報李,得到了狗狗的陪伴和幫助,人類相應也會付出。

在紐約,就有很多人願意領養身體殘缺的狗狗。

有的狗狗只有三隻腿,也能跟著主人跑;

有的狗狗已經完全無法走路,雙腿斷了或脊柱斷了,就給安裝上了輪子,被稱為「輪椅犬」,主人給予的愛一點也不會減少。

或許有人說,因為人家美帝有錢嘛,所以才能對小動物給予這麽多的關愛,我們沒錢,辦不成。

並不見得。

哥斯達黎加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當時政府頒布了新的法規,虐待犬隻將會入刑,可最高入獄 2 年;

狗狗狀況不佳,也會被處以罰金。

這樣就導致有很多人,為了規避風險,直接將狗狗棄養,扔到大街上。

於是,街道上滿是狂吠著的四處逃竄的流浪狗。

莉亞有點看不過去,想讓它們過上更為平和的生活,原本想收養 200 隻流浪狗,養在自家牧場。

誰料,這一收養,就達到了驚人的1200 隻

人家喂狗的場景是介樣的。

遛狗的日常是介樣的。

這麽旁大的數量,餵食、住所、疫苗、結扎、清潔... 經濟壓力可想而知。

外界的捐助有限,莉亞的農場裡經常也好幾個星期發不出工資,但他們盡量堅持著給狗狗提供這麽一個粗糙但平和的環境。

莉亞常說,這個流浪狗收容所不應該存在的,它治標不治本

真正的惡,或許就在於輕易拋棄責任的人性,和只會靠罰金管理社會的懶政者。

其實,中國最近幾年因為狗狗的事情,在網上引發了好幾輪爭論。

從早前的玉林狗肉節,到有人白天在大街上用鐵鍬拍死一隻狗,再到最近 D&G 高管直接在 ins 裡罵中國人是吃狗肉的土匪。

國際範圍內,在對待狗狗的議題上,我們的確少了點理直氣壯

但少在哪裡呢?

吃狗肉的一派,自認狗肉和雞鴨魚肉沒有什麽區別,這種觀念放在當今社會中,真的是合理的嗎?

中國的文化裡,很少看重狗「陪伴」和「忠誠」這些屬性

反之,我們往往將「狗」跟一些不好的詞聯繫在一起——

痛罵壞人就是「走狗」、「狗腿子」、「狗仗人勢」

擠兌別人撞大運就是「狗屎運」

諷刺一個人沒有骨氣就說「像哈巴狗一樣搖尾乞憐」

形容一種非常悲慘的境地就是「喪家之犬」...

發現沒有,在我們的文化裡,「狗」這種動物更多地是跟卑賤、諂媚、肮髒之類的意象聯繫在一起。

相比起來,英語裡常用「Lucky dog」來形容一個人運氣好

有人提出,東西方對待狗的態度不一樣,恰是因為在古代的經濟活動裡,人對狗的依賴程度不一樣。

西方古代是遊牧文明,依賴狗幫助打獵、放牧、抵抗狼群,不可或缺。

中國的農耕文明,對於狗的需求就不大,頂多就是個看家護院,甚至有時還多添一張嘴,跟人搶糧食。

相比而言,農耕文明更依賴「牛」,所以我們的語言裡很多好詞都跟牛綁在一起,比如形容一個人非常厲害就用「牛氣衝天」。

中國和韓國的部分地區,有吃狗肉的傳統,或許是跟當地自然資源不豐富的歷史條件有關。

如果牛羊豬滿地跑,也不會有人把目光轉向狗吧。

當然,「自古以來」並不能做為擋箭牌。

既然我們早已走出農耕文明,融入工業文明的浪潮,如今也並不缺少肉類,那麽堅持所謂「傳統」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在《天水圍的夜與霧》裡,殺死妻子和兩個雙胞胎女兒的李森(任達華 飾)曾經流露出暴力跡象。

他為了發泄憤怒,將一隻土狗裝進麻袋,在院子的中央,用木棍活活將其打死。

我想,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一個人的文明程度,就看他是否在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殺戮。

當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了狗狗作為人類朋友的巨大潛質時,我們是不是可以睜開眼睛,去探索人與動物關係的另一種可能呢?

助理編輯:春大鯨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