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汽車記“疫” | 眾生相與啟示錄

文/ 楊光

曹德旺說,沒有哪個企業的账面資金會超過三個月,捱不過去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企業必須學會自救。

5天前,以福耀玻璃為故事背景的《美國工廠》摘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

如果說這部影片反映的是不同階層與不同文化間的衝突,那麽在年初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人性的善與惡則被毫無保留的呈現出來。

亂世裡的眾生相,浮生中的千面人。

《汽車記“疫”》是騰訊汽車推出的特別策劃欄目,我們希望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去複盤這一段特別的記憶。

抉擇

等待還是復工?

擺在車企面前的選擇題看似簡單,但50%的概率背後卻要用接下來幾個月甚至一年多的時間去驗證這道題的答案。

集中辦公、集中用餐、集中住宿無疑會讓員工暴露在風險之中,但另一方面,車企也要為推遲開工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損失能有多大?

北京奔馳說,如果不能按時複產,停產一天的損失將高達4億元人民幣。

傳統車企如此,資金鏈本就脆弱的造車新勢力尤甚。

先不論因停擺造成交付推遲導致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任面臨崩塌的負面效應,對於尚未實現交付的品牌而言,若今年再拿不出產品,市場留給他們的時間和空間只會越來越少。

2月10日,特斯拉“搶先”成為第一個既復工又複產的企業。

但更多的車企高層還在謹慎的觀望,雲開工成為新的熱詞。

一位車企朋友感慨,開不了業,產不了車,一種死緩的既視感。

而按照製造業的基本規律,產能利用率只有超過60%才能夠實現賺錢。

所以開還是不開,什麽時候開,開的話開多少,要想把這筆账算明白可並不容易。

意外

在過去,隻造車還是一個褒義詞,代表著專注與專業,而如今如果隻造車,可能就OUT了。

疫情面前,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國內車企搞副業的能力。

比亞迪的中央研究院和電子事業群第九事業部分別研發出了消毒液與口罩,廣汽集團的零組件事業本部和技術中心也臨陣快速掌握了口罩的生產技術。

此外,上汽通用五菱在短時間內改造出一個包含14條生產線的口罩車間。

“零工經濟”的興起曾引發業界對於未來市場形勢的深刻思考,哈弗商學院早在三年前就發文指出,為什麽人們需要一份副業。

用他們的話講,你最好還是有個備選計劃,以防有什麽東西會摧毀你的公司或你所在的行業。

可以預見的是,學習並掌握一項新技能將成為有別於競爭對手的最大砝碼。

所以現在回頭看看,人家大眾做香腸,本田造飛機,海馬搞房產,吉利建大學也沒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

應對

危機來臨向來都是一把雙刃劍。

疫情在導致大量線下活動被迫取消的同時,也加速了車企在線上行銷的布局力度,在線看車、VR看車、直播賣車、網上商城等舉措鋪天蓋地。

可以說,擁有線上平台資源及技術儲備的企業迎來了大展拳腳的時刻。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對於那些沒有數字化能力的車企而言,它們在這段時間裡就變得有些沉寂甚至手足無措。

或許這也印證了那句老話,技多不壓身。

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認為,在企業當下必須做出的5大變革中,首當其衝的就是要擁有數字化能力。

“如果數字化轉型之前對很多企業來說還只是一個口號,那麽經過此次疫情,就必須要真正動起來了。”

尷尬

借勢行銷的尺度上限在哪裡?

負壓救護車、捐款、贈物資、設基金,這些都是常人能夠理解並接受的。

但是當看到諸如健康座艙、N95車載口罩、N99級防護等一系列詞匯突然扎推出現時,可能一些人的不適感就來了。

當然,只要這些宣傳能站得住腳,咱們也是舉雙手讚成的。危難時期,別把一場生死救援弄成了一次虛假狂歡。

截稿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最新產銷數據,1月全國汽車銷量下滑18%,全年形勢仍不容樂觀。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就像東風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顏宏斌說的,“不要白白浪費一個衰退期。”

希望各自安好、加油,最高處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