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漢江邊麇國出土“楚國第一玉劍”長啥樣?

鄖陽五峰出土的“楚國第一玉劍”。

2006年,考古專家在鄖陽區五峰鄉發掘出了一柄玉柄鐵劍。這柄佩劍有何獨特之處?它為何被稱為“楚國第一玉劍”?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鄖陽五峰出土“楚國第一玉劍”

2006年3月—12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配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鄖陽區五峰鄉肖家河村的喬家院墓地進行了發掘。其中,在春秋墓葬M4中出土了一柄玉柄鐵劍,經專家鑒定,此劍摽(音biāo,又稱珌,音bì,指刀鞘下端的裝飾物)、首、鐔(音xín,指劍柄頂端部分)、璏(音zhì ,指玉製劍鼻)四件齊備,為楚國貴族所用的佩劍,距今約2500年,堪稱“楚國第一玉劍”, 今收藏於十堰市博物館。

經測量,劍長31厘米;劍身鐵質,長19.8厘米,寬3.1厘米;劍鋒縱中起脊,截面呈菱形,嵌入玉質劍格中。莖為玉質,乳白色,受沁有黑斑,質地細膩,半透明。寬格,中部微鼓弧。

劍莖再分劍首和劍莖兩部分,莖為扁平長方形,寬扁首。莖的兩端有凹榫,分別與劍格和劍首的母榫套合相連,其套合連接處的中間,用玉銷釘加以固定。

劍鞘木質,其鞘尾有一梯形珌,珌為玉質,乳白色,珌的凸榫中部有一圈形小穿孔,鞘中部鑲嵌內凹弧的長方形玉片。劍莖、鞘珌通體飾雲紋,內凹外弧的長方形玉片凹面光素,弧面飾陰刻雲紋。

寶劍主人應是春秋中晚期楚國貴族

專家研究發現,該劍的玉柄在形製和工藝上,與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中的青白玉獸面紋匕首柄相類似,且所在的墓葬M4中其他青銅器,如簋(音guǐ,指古代中國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尊缶、盥缶、盞、鹽、盤、杓、匕等,形製和紋飾皆與湖北襄陽、當陽和河南淅川春秋楚墓所出的同類銅器相似或相同。

相關文獻記載,喬家院墓地為古麇國的都城——錫穴所在地。春秋中期,麇、楚關係極為密切,麇國曾一度為楚之盟國。 但在“厥貉之會”後,麇、楚分離,麇被楚國多次討伐,最終在春秋晚期為楚所滅。

“這裡的楚墓,應是滅麇後,楚人入主麇地後的楚墓。喬家院這批墓葬的年代正好與文獻記載相吻合。因此可以推定,這柄玉柄鐵劍的時代為春秋中晚期。”考古專家介紹。

中國古兵器中的劍濫觴於商末周初,盛行於東周西漢;東漢以後,逐漸退出實戰領域。東周時期,劍上開始用玉裝飾,這種豪華的劍被稱為玉具劍,又稱玉飾劍。

劉向《說苑·反質篇》謂:“經侯往適魏太子, 左帶羽玉具劍。”這一記載,說明戰國時就有“劍”這一名稱。劍上的玉具完備時,共有4件,即《漢書·匈奴傳》顏師古注引孟康所說的“摽、首、鐔、衛”。

其中首和鐔裝在劍上,而摽和衛裝在鞘上。已經發現的、最早的玉具劍是春秋晚期前段的,那上面只有玉首和玉鐔,在春秋晚期後段才出現了玉衛和玉璏。

歷史上,玉具劍是一種代表貴族身份的寶物, 也是一種珍貴的饋贈禮品。

《說苑·反質篇》 曾載:“經侯過魏太子, 左服玉具劍,右帶佩環,左光照左,右光照右。太子不視。經侯曰:魏國有寶乎?太子曰:‘主信臣忠, 百姓戴上,此魏國寶也。’經侯應聲解劍而去佩。”這則故事反映出,當時貴族階層多視玉具劍為寶物。

淅川青白玉獸面紋匕首柄。

對研究春秋歷史意義重大

西漢之前,劍的佩帶方法,根據實物資料和出土時遺存的痕跡,可歸納為3種:單耳(環)懸掛法、璏式佩劍法、劍帶掛肩佩劍法。鄖陽五峰出土的這柄玉具劍使用的是璏式佩劍法。

據了解,玉具劍上的璏是供穿帶子佩劍用的。它的出現,比開始用劍的時代要晚得多。

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劍身都比較長,佩於腰間時必須束緊,否則會左右晃動,磕磕碰碰,妨礙人的行動。璏式佩劍可以直接用腰帶,也可以用另一條比腰帶更細的布帶系佩,這在徐州獅子山出土的兵俑上表現得很清楚。

為何要用腰帶系劍?《史記·刺客列傳》記載了荊軻刺秦王時,秦王情急之中幾次拔不出腰間佩劍,一是劍太長, 二是劍佩得太高,抽劍時劍鋒還未出鞘,手臂已抬到極限。後來侍臣叫“王負劍”(負劍就是把劍柄朝下,劍身推至背後),秦始皇才把劍拔出來。

由此可見,佩劍時,劍柄的位置最好低一些。璏一般都裝在劍鞘的中部偏上位置。若劍長,劍柄位置就要升高,如用另一條劍帶使劍垂下來一些,既不礙束衣,又有利拔劍,兩全其美。而秦始皇危急時所創的負劍,成為西漢時長劍的佩法。

璏式佩劍法開始主要流行於中原一帶,後來傳入西南和北方草原,隨著匈奴騎士的行跡,傳播到了歐亞地區,在俄羅斯南部、印度等地出土的文物上,都可以見到用璏佩劍的影像。

據了解,“楚國第一玉劍” 的出土,對於研究春秋時期楚國和麇國的關係、楚文化的西進、楚墓的葬俗及這時期佩劍方式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摘自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圖/記者 蔣輝 通訊員 丁振東 蔣黎波 實習生 朱南南,原題:鄖陽出土“楚國第一玉劍”長啥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