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革命者》:看得淚崩,被李大釗圈粉!

提起李大釗同志,很多年輕人腦海中第一印象就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但是,對於李大釗同志的生平,尤其他如何從一位普通人逐漸成長為偉人的過程卻知之甚少。

歷史課本上,隻記載了他於1920年成立北京共產黨小組,1927年4月被張作霖下令殺害。這些冷冰冰的白紙黑字雖然真實,卻總是欠缺溫度,讀者也很難通過課本對這個人物有一個更深、更有輪廓的印象。

電影《革命者》彌補了這個遺憾,它用寫實的影像,還原了李大釗一生中最重要的幾個時段,透過豐富的細節和飽滿的情感,讓觀眾看到一個立體、激情、熱血的革命鬥士。

一般的人物傳記片,喜歡用直線的敘事方式,通過人物成長軌跡的循序漸進鋪墊,讓觀眾了解他之所以成為後來那樣的原因,以及人物與周邊社會、環境之間建立起來的關係,例如《末代皇帝》《國王的演講》《萬物理論》等。

還有一種表現形式,它不拘泥於人物全過程的呈現,而是僅僅抓住某一個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去表現人物的性格、情感和社會價值,比較典型的代表有《至暗時刻》《大夢想家》等。

如果從前後跨度來說,《革命者》並沒有跳出傳統傳記片的套路,然而,電影卻在講述方式上進行了一些特別的嘗試。

它用一種非線性的敘事方式,帶領觀眾在各種時空中穿梭,不以時間作為敘事尺度,而是通過李大釗身邊的人物,用這些特殊點去串聯主角的成長軌跡,並匯成面後形成整體,完成人物的形象塑造。

為此,電影不斷採用順序、倒敘、插敘的方式去展開情節,初看容易一頭霧水,但仔細琢磨,卻充滿著各種打破常規的驚喜。

影片一開始李大釗就已經身陷囹圄,即將於38小時後被處於絞刑,於是,本片第一個情節性人物出現,他就是張學良。

原來,在很多年前的北京城,少帥張學良就已經和李大釗有過一面之緣。這段故事以報童阿晨被俄國人無辜打死開始,在各行業協會聯合示威遊行、要求嚴懲凶手時達到高潮。

在張學良的眼中,李大釗是一個為民請命、心懷蒼生之人,他做了別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為底層人民發聲,為所有被欺壓的中國人討回公道,讓觀眾對李大釗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

李大釗被關進監獄後,民眾要求釋放的呼聲也水漲船高,同時,黨組織也在想盡辦法進行營救,他們派了一個委身在軍閥內部的軍醫,希望用假死藥幫助李大釗逃脫,卻被李大釗斷然拒絕,這個軍醫的名字叫慶子,是本片的第二個情節性人物。

慶子和李大釗在十幾年前相識,當年他們一起歡度除夕,是李大釗給他取了一個正式的名字,也是李大釗給予了他如親人般的溫暖。

透過慶子的眼睛,觀眾看到了一個如長輩般隨和的普通人,也看到了一個不懼生死,只想以自己的犧牲去喚醒無數沉睡之人的偉大革命家。

他也有自己的兒女,在這個世界中也有許多值得眷戀的東西,可為了千千萬萬年輕人的未來,毅然選擇犧牲、選擇自己來承受所有苦楚。

雖然李大釗是張作霖捕獲,但真正同意殺害他的人卻是蔣介石,這也是本片的第三個情節性人物。

蔣介石和李大釗的性格截然相反,不同的成長環境注定兩人會漸行漸遠。在李大釗心中,他裝的是普通民眾,可在蔣介石心中,他裝的卻只有自己,兩人之間矛盾早在孫中山時期就已經存在,當孫中山逝世後更是徹底爆發。

面對李大釗,蔣介石不僅感覺到恐懼,更感覺到壓力,所以,他毅然下達“不殺此人,後患無窮”的命令,只是他永遠也想不到,有些人的肉體可以被消滅,但精神卻不會消亡,那種浩然正氣將長留世間,不會因為時間而改變。

影片的第四個情節性人物是徐三,一個普通的底層老百姓。他見證過1926年的“三一八”慘案,在大革命最黑暗的那一天,徐三冒著生命危險,將李大釗從軍閥的槍杆下救出,從此,他的人生也徹底改寫。因為李大釗,給予他作為人的尊嚴,也是李大釗,教會他要相信自己。

徐三眼中的李大釗很簡單,沒有高高在上,褪去偉人光環後,他有血有肉、有情感,他是導師,更是布道者,他虔誠、有信仰,他體察底層百姓,奔波於人海,從民眾中來,最後又回歸到民眾中去。

可李大釗從未忘記自己另一個身份——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於是,就有了第五個情節性人物,與他一同並肩作戰的戰友——陳獨秀。

李大釗和陳獨秀,性格、生活習慣完全不一樣,但因為共同的信仰,他們走到了一起,並攜手開創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新紀元。

同為北大教授,他們有著文人的豪情,又夾雜騷客的浪漫,不同的是,相比較陳獨秀的過於理想化,李大釗顯得更加現實。

他不但和學生打成一片,還主動深入到各階層去體驗生活,在一線中了解百姓疾苦。他的悲天憫人,沒有文人那種無病呻吟,反而充滿著力量和強大感染力。

影片的最後一個情節性人物是毛澤東,那時的主席青春年少,正是意氣風發的好時節。之前很多講述毛主席的電影,往往只會展示他睿智、成熟、堅韌不拔的一面,可卻忽略掉,偉人也有年輕的時候、也有彷徨的時候、也有衝動的時候,所有的大人物都不是一蹴而就,都需通過不斷的磨練和成長,才能修成正果。此時的李大釗,就充當著毛澤東導師角色,他幫助毛澤東答疑解惑,修正前進方向。

影片用這種方式,完成兩代共產黨領導人的傳承和交接,正如李大釗所說,對於中國革命,他不過只是一個過渡人物,然而就算自己無法親眼看到中國革命勝利的那一天,但只要年輕人繼續堅持,這種犧牲就有了意義。

同時,李大釗也認識到共產黨沒有掌握軍隊話語權的致命傷,可他沒有時間,但毛澤東有,日後的主席正是用黨指揮槍的理念,最終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

六個主要人物,用各自角度充實了李大釗形象的塑造,完成守常先生由人到神、又從神回歸到人的坎坷歷程。

畫面疊加下,觀眾們能夠清晰感受到他的勇敢,他的堅持,他的熱情,他的溫柔,這種情愫,最終在行刑時累積達到頂點,《國際歌》響起,猶如山洪暴發一樣,瞬間擊破觀眾心房,不自覺間已經淚流滿面。

本片雖為李大釗的傳記,但因為出場人物眾多,使其更像一幅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社會百態圖。從朋友到對手,從手握重權的軍閥首領,到饑寒交迫的底層百姓,他們在那個年代真實的活著,並在不知不覺中推動著歷史車輪的轉動。

張頌文用精湛的演技撐起了這部大男主電影,鋒芒中透著內斂,微笑中飽含深情。在與所有人對戲中,無論碰到秦昊這種實力派,還是韓庚、李易峰為代表的年輕一代,張頌文都給人不卑不亢、閑庭信步的感覺。既不刻意壓製對手,也不故意放低自己,舉重若輕、張弛有度。

在面對上海租界的強橫外國人,他用並不偉岸的身軀,扛起勞工們的重托,始終不退讓一步;“三一八”慘案後,他伏在妻子肩膀上,痛苦的哭喊“他們有槍,他們有槍……”;面對冷冰冰的絞刑架,他微笑著和所有同胞點頭致意,那種從容淡定,仿佛不是直面死亡,而是在經歷一次短暫的離別。

片中的李大釗多次說過,他不怕死,他怕的是一代代年輕人就那樣老去了,麻木了,沉默了,如果能夠喚醒那些麻木的人,他可以去死。他站在光明與黑暗之間,為了讓光明能夠早日到來,毅然選擇黑暗來吞噬自己。

《革命者》的成功之處,在於它用一種全新創作模式,打破了主旋律電影留給觀眾僵硬死板的印象。

無論運鏡,美術,還是燈光,氛圍營造,影片均可圈可點,各種充滿意境的畫面、大段鏡頭的留白、浪漫主義的情緒輸出,讓觀眾不僅隻停留在欣賞一部電影的程度,而是和片中角色融合在一起,同呼吸,共患難。

當主旋律電影不再端著,開始接地氣,照顧觀眾的感受,那麽它就已經步入主流電影的範疇,這種嘗試和體驗,當今市場需要,觀眾更需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