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些上市公司不搞主業搞幼教投資,毛利率超50%

“一個月學費少則四五千,多則上萬”“機構見面就問,還有好的幼稚園收購標的嗎”……近期,中央頒布《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乾意見》,針對“入園難”“入園貴”開出藥方。新政發布後,相關幼教上市公司股價出現較大幅度波動。

部分民辦幼稚園的過度逐利現象如何遏製?新政提出的公益普惠方向,對幼教行業將產生何種影響?《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進行了跟蹤採訪。

資本狂熱:幼教行業成為投資風口

上海市民趙雨婷女士的兒子5歲了,在上海靜安區的一家民辦幼稚園上學。“這家幼稚園每個月的學費一萬多,基本上我的工資都搭進去了。”

談到為何選擇民辦幼稚園,趙雨婷說:“民辦幼稚園一般標榜自己教的東西多,像我們家小孩在幼稚園的課程包括語言、數學和音樂,英語還有外教。社會上都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再貴也只能咬牙堅持。”

趙雨婷的情況在大城市並不鮮見。近年來,“天價幼稚園”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在老百姓感慨“入園難”“入園貴”的同時,也吸引了大批逐利資本。

上市公司威創股份原來的主業是資訊可視化。不過在2015年跨界幼教後,嘗到了轉型“甜頭”。財務報告顯示,威創股份陸續收購了紅纓教育、金色搖籃、可兒教育、鼎奇教育四大品牌,在全國範圍擁有連鎖和加盟幼稚園近5000家。2018年前三季度威創股份幼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21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為51%。幼稚園運營管理服務毛利率在57%左右。

主營玻璃工藝的秀強股份近年來通過收購、新建等方式取得幼稚園及早教中心近100所。2018年上半年,秀強股份教育產業實現收入近9000萬元,同比增長41%。教育學雜費及谘詢服務的毛利率達到41.8%。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A股市場,涉足幼教行業或成立相關產業基金的上市公司近20家。

“正由於利潤率可觀,近年來幼稚園成了投資的‘風口’。”一家國際早教品牌的中國區高管告訴記者,2015年收購一家幼稚園大概要8倍左右的市盈率,到2017年已上升到14倍。“在有的三四線城市,一家幼稚園能賣到1000萬元。即使這樣還有人批量收購,目標就是打包上市退出。”

教育學者熊丙奇說,隨著生活和教育水準的進步,國內家庭對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更加旺盛。目前這種公辦園難進、民辦園高價、“山寨”園低質的現象,顯然難以滿足民眾的需求。如果再繼續下去,不但會讓家庭的學前教育開支大幅提升,也無益於亂象的治理。

新政糾偏:抵製資本侵蝕教育公益

“到2020年,普惠性幼稚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稚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稚園資產”——針對幼教行業存在的資本化和過度逐利現象,新政作出明確限制。

新政給幼教行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乾意見》發布當天,在美股上市的幼教機構紅黃藍一度暴跌超過50%,在A股上市的威創股份宣告跌停。群興玩具宣布終止設立群興彩虹蝸牛幼稚園並購基金。

“受衝擊最大的是很多機構在2018年上半年收購的幼稚園,現在一下子成了‘燙手山芋’。上市上不了,賣又賣不掉。”上述早教機構高管說。

新政為何要封堵民辦園的上市路?原因是多方面的。

——資本求快、教育求穩的矛盾充分顯露。近年來,一些營利性民辦園出於逐利需求,借助資本的力量盲目擴張,導致“數量重於品質”,甚至出現對孩子體罰、喂芥末等惡劣事件。

“資本市場的逐利性,與學前教育作為準公共服務的理念確有不符之處。”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吳遵民說。

——跨界收購搞業績承諾或對賭協定。上市公司要定期向董事會和投資者報告業績,大多與被收購對象簽訂業績承諾或對賭協定。比如,威創旗下的可兒教育2017年至2019年的最低承諾業績(扣非後淨利潤)分別不低於3846萬元、4070萬元、4477萬元。2017年可兒教育實現淨利潤4233萬元,超額完成目標。

“為完成利潤指標,一般要嚴格控制成本。幼稚園的房租成本是相對固定的,能壓縮的包括教師和餐食成本。而壓縮這兩塊成本,勢必有人為此買單。”一位幼教業內人士說。

——販賣“焦慮”導致幼教“小學化”傾向。在教育部門三令五申要求減負的背景下,一些幼稚園的學習任務比小學還重,背後離不開資本的推手。“不能輸在起跑線上”“80%考上某某國際學校”——資本加持的學前教育正是通過這類引發人們焦慮的廣告宣傳,大大降低了“起跑線”的年齡。

華熙基金創始合夥人杜建敏表示,過去幾年,民辦幼稚園資產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這一度造成幼稚園估值虛高和市場競爭秩序混亂。新規落地後,對此類行為踩了刹車,以遏製可能存在的過度逐利行為。未來直接把投資幼稚園作為盈利目標或者市值管理目標的,已基本不具有可操作性。

提質降費:普惠幼教有待政策扶持

統計顯示,我國公辦幼稚園在園幼兒佔比約為44%。要達到2020年80%普惠性的標準,上述意見提出,通過購買服務、綜合獎補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辦園發展。

地方政府正在加大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支持力度。沈陽市近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獎補政策的通知》,提出對公辦幼稚園給予運行補助,對普惠性民辦幼稚園給予獎勵性補助。執行城區指導性收費標準的普惠性民辦幼稚園,每生每月補助240元;執行農村地區指導性收費標準的,每生每月補助200元。

“我們在福建有個幼稚園,現在收費是每月4000元。地方政府希望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讓我們降到每月1000元左右,以達到普惠的標準。”幼稚園投資人章瑩說,收入降低了,教學品質還要提上去,這確實是一個挑戰。

章瑩表示,要完成提質降費的目標,一方面要求政府落實扶持政策,幫助普惠性民辦園分擔成本。“民辦園當前得到的政府資助極少。比如像教師學習培訓,基本上沒我們的份。”另一方面,社會資本自身也要意識到,辦園不是辦企業,搞教育必須有情懷,向教育本質回歸。

辦好學前教育,關鍵在於師資。《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上海每年新增近3000個學前教師崗位,相關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甚至出現100多名畢業生引發200多家幼稚園“爭搶”的情況。據西南大學教育政策研究所估算,從2016年到2021年,我國學前教育一共需補充超300萬名教師,包括近200萬名專任教師和130萬名保育員。

對此,威創股份表示,未來將向學前教育綜合服務商更新。比如上市公司投資了國內最大的幼師服務平台,幫助上百萬幼師在線學習和分享。

上海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主任李燕表示,擴大學前教育師資供給要多措並舉,包括增加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培訓規模;為非師范類院校大學生加入保教隊伍搭建橋梁;持續提高幼稚園教職工待遇,增強職業吸引力,等等。

“從中長期看,‘嚴監管’下的學前教育行業依舊存在機遇與投資可能,具體包括產業上延至早教、托育,優質玩教具、幼兒書籍板塊以及幼師培訓等領域。”安信證券的報告指出。

(原題為《辦園≠辦企業 新政降溫幼教資本狂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