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試泉品茗|靜雅華美的茶杯

中國茶葉博物館藏有多件各個年代的精美茶杯(盞、碗),由這一件件曾經裝滿香茗的杯盞,可從中窺悟中華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碗器型與別的茶碗無異,高5.1、口徑14.5、底徑5.0厘米。碗內底心有“荼”二字刻款,在“茶”字形成之前,荼和茗等都曾用來表示過茶。在《詩經》裡,共有7處出現“荼”字,其中《詩經·邶風》中就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的詩句。

長沙窯為唐代名窯,時代大致可上溯到初唐,唐中後期漸盛行,晚唐鼎盛,衰落於五代末年,以燒造生活用瓷為主。在唐代以前,茶具和酒具、水具常常一器多用。長沙窯青釉“荼”的出現是此類型碗作為茶碗的有力證明,也說明了唐代已經有了專用的茶具。

這種玉璧底碗在唐代還有個專用名稱叫“茶甌”,是茶具之一。此件玉璧底碗為唐代越窯燒造,敞口,斜壁,高3.8、口徑16.0、底徑6.5厘米,胎骨致密,圈足似玉壁,整體制作工藝中規中距,一絲不苟。釉質勻薄,釉色青中閃黃,有不規則的開片,光素無紋飾,質感柔潤細膩,可謂越窯青瓷之精品。

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顯示,玉璧底碗始出現於唐初,流行於唐中、晚期,以其底足頗似玉璧形而得名。玉璧底碗的器型在唐代非常多見,在當時的南北方瓷窯中普遍燒製,如河北的邢窯、定窯,浙江的越窯,湖南的長沙窯等都有實物傳世。

此組帶托盞灰白胎,釉色青中帶黃,由托及盞組合成完整的一套。其中,盞高4.5、口徑8.9、底徑4.6厘米,直口,深腹,圈足。托高3.0、口徑12.0、底徑6.3厘米,圓唇口,大折沿,寬圈足,內凹以承盞。

唐代越窯分布區越州一帶是重要的產茶區,因此越窯也生產大量的茶具,僅帶盞托的造型就達十多種,這只是其中一種。

這件白釉碗為邢窯燒造,高4.5、口徑14.6、底徑6.5厘米。唇口,坦壁,腹壁斜出與水準面呈45度角,矮圈足。整體光素無紋,胎骨堅實致密,胎土白而細潔,釉質瑩潤,瓷化程度較高,扣之作金石聲。

白釉瓷器最早出現於北齊,經過隋代的發展,到了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陶瓷分布格局。北方以邢窯白瓷為代表,南方以越窯青瓷為代表。

這對鞏縣窯綠釉盞高6.7、口徑9.1、底徑3.5厘米。直口,深腹,餅形足。灰胎,器裡及器上腹部施綠釉,近底足部分無釉。碗內底留有3個支釘支燒痕跡。

鞏縣窯是唐代重要瓷窯,在今河南鞏縣。該窯產品特徵是:白瓷胎色灰白,釉色白膩;黑瓷胎體厚重,胎白釉黑,修胎精細,製作規整。三彩陶器胎呈灰白色,釉色有黃、綠、紅、蘭、白、褐等多種,也有單色釉器及紋胎裝飾釉器。器物多為平底、玉壁底、淺圈足園餅狀足等。

此件茶碗高8.2、口徑19.2、底徑7.6厘米,十瓣花口,弧腹,平底。灰白胎,器內外施均勻的青釉,釉色青中泛黃,釉層較薄,底有墊燒的痕跡。

晚唐五代時期,受金銀器裝飾工藝的影響,花口的茶碗較為多見。

這件吉州窯碗高4.6、口徑11.3、底徑4.5厘米,斂口,弧腹,矮圈足,通體施黑釉,內灑白花作為裝飾。灑釉疏密有致,隨意性強,似一幅潑墨圖,看似無意,實則有心。宋代茶湯尚白,因此流行黑釉茶盞。在建窯的影響下,吉州窯也生產各種黑釉盞。

吉州窯位於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始燒於五代,而興盛於宋,尤其在南宋時期,形成了規模極大的民間窯場。吉州窯的黑釉產品以木葉紋、剪紙貼花和玳瑁斑最為著名,灑釉也是其品種之一。

玳瑁釉是吉州窯的特色產品,瓷器坯體用含鐵量較少的瓷土做成,生坯掛釉,入窯燒後再掛一次膨脹系數不同的釉,再重燒一次。由於釉層的流動、密集、填縫,便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狀的斑點,故稱玳瑁釉。

這件玳瑁釉盞為吉州窯燒造,高6.2、口徑15.6、底徑4.7厘米,通體施黑釉,釉面滋潤。黑色的地釉和姿態各異的黃褐色斑紋交織混合在一起,與天然玳瑁極為相似,別具一番情趣。

原文作者:樂素娜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8年12月刊《試泉品茗 靜雅華美—中國茶葉博物館藏茶杯鑒賞》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