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啃老”還有理?《都挺好》裡的蘇明成其實挺委屈?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上官雲

“是是是,我啃老,我花家裡人錢,我活該,我應該照顧爸,我應該伺候爸,但你們知道我為什麽啃老嗎?”

最近,熱播劇《都挺好》裡,蘇明成的這番話,又刷了一波屏,順便還帶出了幾個熱詞“陪伴式啃老”“蘇明成式啃老”

表面上,這是劇情安排;深層次看,這卻是個社會問題。“啃老”其實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

劇中,對“啃老”,蘇明成自有一番神邏輯:覺著媽就想天天看著他,不讓抽煙喝酒,也不許應酬。末了還十分委屈地來了一句抱怨“我也不想這樣啊”。把所有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也難怪招人恨。

但換個角度,陪伴原本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都說“距離產生美”,即便是父母親人,如果長時間生活在一起,生活習慣、價值觀乃至“炒菜放不放辣椒”這樣微小的事情都需要漸進式磨合。

現實中這樣的老人不少見:陪在身邊照顧飲食起居的子女容易陷入“怎麽做怎麽都不對的”怪圈,需要面臨其他親人的詰問,反而那些偶爾來看一眼的子女都成了好人。

一個不注意,積少成多,小矛盾會變為大隱患,在導火索出現時,像火山爆發一樣噴湧而出。比如《都挺好》中,蘇大強父子之間產生衝突,父親吐槽遭到二兒子虐待,鬧到不可收拾。

以至於蘇明成直接咆哮,“咱別老在背地裡說人壞話。你跟哥說我虐待你是吧?好,我們說說說怎麽算虐待”“爸,理解理解我們吧”……

遭遇萬人嫌的蘇明成,在家庭關係中自然是個典型的反面教材,從小油嘴滑舌,討好媽媽欺負妹妹,處理問題投機取巧,最後還花著父母的積蓄,典型的巨嬰。

但也是他,在大哥遠在美國的時候、妹妹與家人斷了來往之後,看望父母,在母親去世後照顧父親。如果沒有蘇明成,也許蘇大強老兩口的生活會少了很多歡樂。

更深層次的問題還有,“啃老”的邊界很難界定。有人說,如果用父母的錢就叫啃老,那麽中國不啃老的大概只有十分之一。繁重的工作、生活中的一地雞毛,逼著許多人不得不向父母尋求幫助。

另外有人覺得,多陪伴的子女多拿一些父母給的錢很合理。照顧上歲數的老人實際相當耗費精力,各種問題,各種“隱形付出”很多,有時並不是錢能夠解決的。

當陪伴與“啃老”聯繫在一起時,很難讓人涇渭分明地站隊。當下不少老人,都面臨“窮養自己,富養兒女”的情景。

記者在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了解到這樣一個故事:70歲的劉先生生活富足,只有一個女兒。他老早就給孩子買好房子,並且負責每個月的月供,到現在已經還了15年。

他不認為這樣就算“啃老”:北京生活成本高,女兒還有自己的孩子要照顧,適當給她一些物質上的支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也是必要的。

父母疼愛子女是天性,劉先生覺得,如果給孩子的那一部分錢沒有影響父母的生活,這也是父母的快樂。

當然,支援不是無限度的縱容,而是需要把握好度。心安理得搜刮父母積蓄,這種“啃老”成為一種習慣的話,子女最終會變作四肢俱全的“廢柴”。如果有不止一個兒女,一碗水端不平更會導致矛盾加劇。

因此,有的老人看了《都挺好》第一集,就對蘇大強夫婦心生厭惡:這個家庭的許多問題都是蘇母過分強勢、蘇大強自私導致的。古話說,父母不慈兒女不孝,親子關係有時候和常人關係一樣,要多一些同理心。

劉先生也曾經希望女兒能夠在晚年常常陪在自己和妻子身邊,但後來這種觀念出現了轉變。成年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孝順要講,但父母、子女都要有自己的生活,這並不應該和給予孩子物質支持捆綁在一起。

所以,他們和女兒並不住在一起。但至多半個月,女兒一家人一定會帶著孩子來看望父母,吃飯、逛街,一起玩一天,其樂融融。

照顧和啃老是兩碼事,陪伴也不是只有一種固定模式

由於工作原因,徐鈺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外地,很少有時間陪在父母身邊。但只要條件允許,都會盡可能安排出假期,和家人一起旅行。

在父母有憂慮時,她也能敏感地發現,並及時溝通化解。徐鈺說,陪伴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涉及關心、尊重、理解等許多方面,“真正的陪伴,是能夠身為彼此的支撐”

“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成年人要對自己負責而不能依附於別人。”徐鈺覺得,毫無節製的“啃老”當然可恥,需要批判,但更應該關注的是,在快節奏的社會,如何處理好跟父母之間的關係。

所以,對於所有的討論來說,可能“啃老”不是重點,陪伴才是。(文中徐鈺為化名)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