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白寂寞的人,才懂諸葛亮

周末,難得有些閑暇,

百無聊賴之下,

隨意從書架上拿了一本書。

一看書名,原來是《三國演義》,

是從小時候就很喜歡的書。

書已經翻過好多遍,

書中人物都很熟絡了。

其中最喜歡的,

當屬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年少之時,

隻覺得諸葛亮很瀟灑。

草船借箭,巧借東風,

空城退敵,七擒孟獲,

真是天神一樣的人物。

唯獨耿耿於懷的是,

這樣一位瀟灑的人物,

為何會在五丈原鬱鬱而終?

等不及我想明白,

轉眼間,已經步入了社會。

背上了生活的重擔,

為工作而奔走,

為事業而忙碌,

不知不覺間,

已不是那個天真的少年。

這時讀諸葛亮,

卻讀出了寂寞。

諸葛亮是一個寂寞的人。

諸葛亮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

那是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

他三歲喪母,八歲喪父,

從小由叔叔諸葛玄養大。

對於一個孩子而言,

諸葛亮的童年是寂寞的。

於是,他迷上了讀書,

在知識中尋求人生的奧義。

即使是讀書,

諸葛亮也是與眾不同的。

別人讀書總是帶著目的,

希望在讀書中有所收獲;

而諸葛亮,

讀書隻觀其大略,不求甚解。

他還自比書中的管仲和樂毅,

要知道,管仲和樂毅,

都是歷經人生起落之人。

後來,諸葛玄去世,

諸葛亮隱居於隆中,

過著讀書耕田的生活。

按照他自己的說法,

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他默默的讀書,默默的耕作,

身邊的朋友,

紛紛投入亂世的漩渦,

成為各勢力的謀士,一展才華。

而最有才華的他,

卻顯得不慌不忙,

甘願過著寂寞的生活。

是他失去了志向嗎?

還是害怕這亂世?

亦或是,決心效仿伯夷叔齊,

自此隱居度過一生呢?

他的號,卻洩露了一切。

臥龍,潛伏的龍。

如《周易·乾卦》所言:

潛龍勿用。

他,只是在等待。

寂寞的人,

總是有著足夠的耐心,

等待著終將到來之人。

諸葛亮的理想,

一直以來都很明確。

他在《出師表》中所言:

“興複漢室,還於舊都”。

這個理想,

從來就沒有變過。

可天下之大,

和他同心之人,又有幾人呢?

天下熙熙為利而來,

天下攘攘為利而往,

那些得勢之人,

隻願意滿足自己的貪欲,

完全與他的理想背道而馳。

他的寂寞,是與世不同,

他的幸運,也是與世不同。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千里馬等來了伯樂,

俞伯牙等來了鍾子期,

而諸葛亮,終於等來了明主。

隆中一對,天下分明。

君臣相遇,別無二心。

三顧茅廬,

足夠顯示這個人的誠意;

仁德之名,

更是使得諸葛亮願意托心。

這個人,滿足了他的所有期待。

身處亂世,卻依舊仁義待人;

群雄並起,卻只想興複漢室。

儘管劉備勢單力薄,屢戰屢敗,

諸葛亮卻仍願為之效力。

因為這個人,懂他的寂寞。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

可劉備的勢力,真的太弱了。

僅據有荊州的一方之地,

兵力也無法與他人爭雄。

雖然是民心所向,

但在這個凶險的亂世,

力量才是真正的資本。

為劉備效力,

顯然不是諸葛亮最好的選擇。

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跟隨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即使這是一條艱難之路,

他亦決心走下去。

自此以後,

諸葛亮隨劉備征戰南北,

於是便有了我們熟知的傳說:

借荊州,聯孫吳,

赤壁一役,檣櫓灰飛煙滅;

取益州,入漢中,

北伐三軍,其勢威震中原。

諸葛亮以其過人的智謀,

完成了這近乎神跡的過程。

可他,畢竟並不是神,

他只是一個凡人。

誰也沒能料到,

呂蒙白衣渡江,

偷襲荊州的關羽,

致使北伐功敗垂成。

見識短淺的孫吳,

隻知偏安於東南一地,

哪知也堵死了,

自己入主中原的希望

諸葛亮的理想,忽然破滅了。

而關羽的死,

使得劉備喪失了理智,

即使諸葛亮也無法勸阻。

他發誓要為兄弟報仇,

以傾國之力與東吳決戰,

卻被陸遜火燒連營,

最後在白帝城鬱鬱而終。

臨死前,他托孤給諸葛亮。

為了理想,也為了死去的故人,

諸葛亮接手了這個爛攤子,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挽狂瀾之既倒,扶大廈於將傾倒,

直至生命中的最後一刻,五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莎士比亞說: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而對於中國人而言,

這句話也可以說成:

“一千個人眼中有有一千個諸葛亮”。

“南陽祠宇空秋草,西蜀關山隔暮雲。”,

這是楊慎眼中的諸葛亮。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這是陸遊眼中的諸葛亮。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這是羅隱眼中的諸葛亮。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是杜甫眼中的諸葛亮。

諸葛亮是寂寞的。

他終其一生,

未能實現興複漢室的理想,

但是,誰又能比他做的更好呢?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儘管是一條寂寞的路,

諸葛亮仍走到了最後,

以一種悲壯的姿態。

文天祥的《懷孔明》有一句,

“世以成敗論,操懿真英雄 ”。

諸葛亮不是勝利者,

卻受到了更多的歌頌。

在一千七百年後的今天,

我們仍記得他,緬懷他。

諸葛亮的寂寞,或許也能釋解了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