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七夕——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

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起源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始於漢朝,是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會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也稱為乞巧節」,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節在當代又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一般民眾所熟知的牛郎織女傳說,其大意是說牛郎是人間一位勤勞善良、忠厚老實的小夥子,父母早亡,生活貧窮,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而織女則是天上的神仙。有一天,織女和其他姐妹偷偷下凡洗澡。牛郎則在老牛的指點下,偷偷拿了織女的衣服,於是織女只好做了牛郎的妻子。夫妻倆男耕女織,生下一對兒女,生活幸福美滿,後來老牛病死了。但是好景不長,此事讓天上的王母娘娘得知,王母娘娘強令織女回到天庭,於是牛郎披上老牛的牛皮,挑著一對兒女,上天去追織女。快要追到織女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畫出一道天河,把牛郎織女永遠地分隔兩岸,但他們的忠貞愛情最後還是感動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允許他們在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見一次面。

所以每年農曆七月七日的時候,傳說千萬隻喜鵲飛上天,搭成一座鵲橋,牛部織女在這一天鵲橋相會,由此形成了中國民俗節日——農曆七月七的七夕節。因為織女手巧,七夕節於是成為中國女性的乞巧節。


七夕習俗

穿針乞巧

穿針乞巧,中國歲時風俗,每年七月初七舉行。七夕之夜,中國民間女子要當庭布筵,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 並虔誠跪拜織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靈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藝。展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嚮往。


投針驗巧

投針驗巧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卻又不同於穿針,這是明清時期盛行的七夕節俗。投針驗巧前,要先準備一個盆,並倒入「鴛鴦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在一起),盆中的水要經過七夕當天的太陽曬過,到中午或下午才可以「驗巧」。而驗巧的方式,則是將針輕輕平放在水面上,觀察其在水底的針影:如果針影是筆直的一條即「乞巧」失敗;若是針影形成各種形狀便是「得巧」。

其實,經過半天太陽光的照射,水的表面生成了薄膜,所以針平放在水準面上不會下沉。


拜織女

拜織女,中國歲時風俗,每年七夕節舉行。這天,少女、少婦們相約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裡,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


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那天手巧的姑娘會製作各種形狀各異的小點心,祈求姻緣美滿,幸福一生,這種點心被稱為"巧果"。在農曆的七夕節中已經成為一種戀人宣愛的方式。送戀人巧果,也成為表達彼此最好的方式。所以,七夕巧果也逐漸成為愛情的象徵。


七夕節的說法林林總總有許多,或浪漫或淒婉,但這都表達了人們對於生活的無限期望,以及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