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2020本科畢業展

○關注我們, 請點擊螢幕上方 UniDesignLab

微丨展丨廳

建築學院

序 言

2020建築學院本科畢業展,以“新實驗”為主題,直面全球氣候變化、疫情蔓延的挑戰,用批判與實驗的態度介入中國城市鄉村的未來發展。以“浮島”(模型) “長卷”(文本圖紙) 為空間形式,建構一個包容著差異研究主題的,充滿了想象力的,可漫遊、可穿越、可感悟的“自然山水”系統。

建築學院院長 朱錇

《擬態公園》 運動公園設計 22.6萬平方米

指導教師: 虞大鵬、吳若虎、羅晶

【作品簡介】

體育公園作為城市綠色活力的中心,需要給居民更多的空間體驗和鍛煉機會,普通公園的自然形態已經開始被逐步淘汰,複雜而又多元的公園吸引著更多的人群甚至是成為景點供旅客遊覽,在這種情況下,對城市體育中心自然形態的探索帶來了更多可能性。本次設計就圍繞著這點出發,將周邊地貌和生態放置於基地上,步道作為“山脈”又作為建築連接了整個基地,步道上下不同的空間體驗達到雙倍公園的目的。

《星隕公園》 運動公園設計 22.6萬平方米

指導教師:虞大鵬、吳若虎、羅晶

【作品簡介】

大地是城市、建築、景觀設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對大地的存在加以強化,以大地藝術為主題進行公園的整體設計,並尊重場地的地形原貌,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勢設計中心運動場區域,並對遊客視線做了強化,運動中的人本身就是一種景觀,環形的場地設計讓遊客更容易欣賞到這種景觀。此外方案對於建築與地形的關係也進行了探索,在盡可能不影響景觀完整性的前提下,將建築設計成架空或覆土的形式,以此來探索非傳統的運動建築構成形式。

《“圓”舞曲》運動公園設計 22.6萬平方米

指導教師:虞大鵬、吳若虎、羅晶

【作品簡介】

本次設計方案位於石家莊鹿泉區,是響應全民健身所擬新規劃的一處體育公園的設計。

在談及運動時最容易聯想到的是籃球、足球及游泳等等,這些運動都與圓形態物體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此次設計從圓形態出發,同時與河北人偏好跑步這一特點相聯繫。在設計中以圓潤的跑步道連接幾個主要區域,各區域邊緣多為圓形或圓弧。同時各個區域內加入圓形態細節,讓人們在公園中遊覽或停留時都能感到圓和圓弧帶來的流暢圓潤的空間感受。

《悠遊——鹿泉運動公園設計》 運動公園設計 22.6萬平方米

指導教師:虞大鵬、吳若虎、羅晶

【作品簡介】

通過對基地和遊戲化的研究,發掘了遊戲化設計在運動公園設計中應用的可能性,從分區,流線等方面進行了嘗試與實踐,感受到遊戲化給運動公園空間帶來的活力與趣味,有助於吸引居民更自發地參與到運動中來,是運動公園設計中一種可行的思路。

《迎客公園》 運動公園設計22.6萬平方米

指導教師:虞大鵬、吳若虎、羅晶

【作品簡介】

本方案的設計概念是“城市中的自由”設計思路。設計思路和概念是家外面的第二客廳,公園是公共空間但也可能是私人空間。在緊張的樓群中,敞亮而清爽的公園會帶給我們怎麽樣的影響。人們隨著城市的發展而受其影響。比如在城市裡生活中,有人感到某種不自然。隨著城市的發展房價上漲,我房間的面積會變小,因此我的院子和客廳一樣寬敞的個人空間也會逐漸減少。我把這公園設計獻給,對於需要廣闊空間,在城市裡疲憊,沒地方能去的人們。

《“共生”》 運動公園設計22.6萬平方米

指導教師:虞大鵬、吳若虎、羅晶

【作品簡介】

全民運動中心是人們“活動”的場所,“活動”分為人與物的交流(即獨立個體能夠利用自身條件在空間內完成的活動)和人與人的互動(即在多個個體組成的群體中能夠利用自身條件進行互動),兩種活動的空間通過空間交織產生互聯的空間體驗,形成新型的複合場所,帶來運動交流,既體驗運動空間,又可傳播健康知識,促進人們運動交流與公共空間的互利共生,通過空間互聯,激發空間活力,推動全民健身發展。

《城·島》運動公園設計 22.6萬平方米

指導教師:虞大鵬、吳若虎、羅晶

【作品簡介】

城市空間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從未有定論。在城市空間中,自然往往是為人所用的較為弱勢的存在。

本次設計將圍繞這一關係,站在自然的角度研究城市空間與自然環境的雙向滲透的關係。當自然滲透入城市空間時,原本規整秩序的城市空間會產生什麽樣的變化呢?本次設計引入“島”的概念,根據不同的功能實現不同的與自然滲透結合的方式。並在“島”的外圍設置漫步的步道作為與外界聯繫的過渡空間,模糊內外的邊界。

《石家莊鹿泉區運動公園設計》運動公園設計 22.6萬平方米

指導教師:虞大鵬、吳若虎、羅晶

【作品簡介】

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居民疲於奔命,失去進行戶外活動的欲望和空閑。鹿泉區運動公園設計在回應鹿泉區規劃及全民健身的國家方針的前提下,致力於滿足居民對於高品質戶外活動日益增長的需求。設計引入基地南側水系作為公園主軸同時分割基地形成兩大綠地板塊,塑造綠地板塊地形變化以營造河谷氛圍,力求在城市中引入相對自然的環境並結合運動為主題,打造出能使周邊居民乃至遠方的遊客都能夠在城市生活中獲得片刻喘息機會的運動公園。

《獨樂山水——老年旅居的遊與樂》酒店 單層28m*35m 共兩層

指導教師:邱曉葵、楊宇、崔冬暉

【作品簡介】

對於衰老,人們通常懷揣這排斥的情緒,然而老年人真的就過上了安逸的等待衰老的生活嗎?廣場舞就是中老年人對於活力生活嚮往的重要標誌,隨處可見的公共空間都可以作為他們廣場舞的場所,都成為了中老年人們爭奪下棋休閑的空間。然而他們在心理上也存在著社交等強烈的需求,而最容易發生社交的便是公園等公共場所,同時在旅居中獲得文化認同也至關重要。因此從司馬光的獨樂園為切入點去探求一種中老年人旅居生活方式的嘗試。

《從個體到群體——共享酒店》酒店 單層25m*25m 共兩層

指導教師:邱曉葵、楊宇、崔冬暉

【作品簡介】

“一人經濟”近年來越來越盛行,“一人量”的商品也成為一個經濟的風口。

“一人量”多指向單身人群。這一群體對建築空間提出了不一樣的訴求:更多的能與人產生情感鏈接,從而實現使人找到歸屬感。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更容易讓彼此產生情感鏈接。

因此,這次設計將“互動”引入空間設計當中。在設計中,通過空間語言,增加人與人的互動性和體驗感,從而使空間營造的氛圍更加符合“一人”群體的需求,創造他們真正所需要的空間。

《美食與分享—空間與社交邊界》酒店 單層20.6m*29.3m 共三層

指導教師:邱曉葵、楊宇、崔冬暉

【作品簡介】

《周易·需》曰:“飲食宴樂”。吃是人類恆久的需求,咀嚼食物能帶給我們生命之初體會到的安全感。新時代是分享的時代,"Living in Kitchen"的理念被更多人接受;新時代也是需要溫情的時代,美食分享酒店希望能夠“以吃會友”,提供具有共同興趣的陌生人一起烹飪的機會。宴會就是一種古老的將社交與飲食結合的形式,設計借鑒《韓熙載夜宴圖》中的界面分割,不斷模糊與打破新舊建築的區隔,試圖拓展空間中的社交邊界。

《文化孤島的自救——單向空間改造》酒店 單層45m*28m 共六層

指導教師:邱曉葵、楊宇、崔冬暉

【作品簡介】

疫情期間,文化地標單項空間書店向社會發出了一次眾籌求助,映射出當下實體書店共同面對的發展困局。而這次畢設對這一熱點話題研究出發,嘗試利用單向空間的文化匯聚的優勢改造為文化分享場所,引入“文化群島”概念,引導人們匯聚在群島間活動,找尋精神知己;同時置入膠囊酒店的新業態,轉型成文化分享酒店,方便更靈活地舉辦知識文化分享活動。也希望通過單向空間這次文化孤島的自救,為其他實體書店提供新的轉型方向可能。

《情緒庇護所》酒店 單層28.6m*37.9m 共三層

指導教師:邱曉葵、楊宇、崔冬暉

【作品簡介】

"我的畢業設計望向的人群是抑鬱症群體,起因源自身邊患有抑鬱症的朋友們,通過對他們的觀察以及和他們的溝通,我開始思考能夠為這個群體做些什麽。酒店是路人經過留宿的地方,它不是家,但又是一個容身的場所。抑鬱症群體往往對於自我過於關注,我希望通過建立一個分享情緒的場所,消解這個群體對於自我的關注,投身到一個共同體中。建築師可能無法治愈抑鬱症,但至少我們可以提供一個釋放情緒的地方——個城市裡的情緒避難所。"

《感知幻象——VR情境漫遊》酒店 虛擬空間

指導教師:邱曉葵、楊宇、崔冬暉

【作品簡介】

情境漫遊者vr酒店的設計,將酒店設計置於一個新的語境當中。室內設計跳脫出混凝土,玻璃,木材,金屬杆件等固有的真實,傳遞的更多的是室內空間與使用者結合在一起所發生的故事,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故事。這一VR酒店與傳統的實體酒店業態不同,它沒有一個實際的空間載體,使用者通過VR眼鏡等設備進入虛擬世界,在不斷流轉變化的情境之間漫遊,並且在漫遊的過程中產生社交行為。

《浸沒式 完全一人空間》酒店 單層13m*8.2m 共七層

指導教師:邱曉葵、楊宇、崔冬暉

【作品簡介】

方案“以逃離人群壓力,在個人空間中感受自我”作為出發點。

在現代社會中,個人與群體的界限在時間與空間維度下都變得模糊。據調查,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與他人的社交是一種消耗。因此,適當“逃離”是有積極意義的,方案針對 “想要獨處,並且能在獨處中得到能量的”的人群,以一人為尺度入手,通過行為劃分空間,使人在浸沒式空間中放大感官體驗,體驗被純粹環境包裹的儀式感——每一扇門都通向一個造夢空間,在其中完成與自我的分享。

《基於無人駕駛的汽車酒店》酒店 單層60m*142m 共三層

指導教師:邱曉葵、楊宇、崔冬暉

【作品簡介】

本案意在探討未來酒店面對日益發展的自駕市場可能出現的新模式——即在一定土地範圍內,酒店將與景區形成合作。客人在合作鏈內某一酒店租賃露營車型的無人駕駛汽車解決景區內與景區之間的觀光與交通問題。汽車以個人的旅遊流線從景區A內的酒店被接管到景區B內的酒店,以此類推。綜上,本案意在提供與該產業模式相吻合的參考模型,以便利人的行為方式和汽車的流線為核心考量,在原有水泥框架中的誕生具有工業視覺風格的酒店方案。

《虛實之間——美院7號樓空間改造》既有建築改造設計 22904.46㎡

指導教師:傅禕、韓濤、韓文強

【作品簡介】

在不遠的未來,教育空間及其相對應的各項教育活動完成了線下到線上的完全轉移,但是仍有一些無法適應虛擬教學的學科需要必要的線下教學,但是虛擬技術的完善解放了大部分的常規教學空間,由此產生的便是虛擬之外的真實空間需要什麽。虛實之間的差異更多的在於人的需求,人們需要能夠產生更多的交流,需要更舒適的使用空間,需要更加便捷的技術服務……

豎向的功能分組能夠提高樓層間人的流動性,錯落的中庭與平台創造了更多交流的可能,虛擬技術解放的空間變成了更加舒適的室內自然空間……

人們的交流在虛實之間產生了更多的可能……

《“邊走邊學”——未來校園遊記》既有建築改造設計 22904.46㎡

指導教師:傅禕、韓濤、韓文強

【作品簡介】

“如今進入小學的兒童中,將有65%從事目前尚不存在的工作……”未來的高等教育的閱聽人群體、學習方式和內容都將發生重大改變。在數字化教學發展越發成熟的趨勢下,實體教育空間將被重新定義。我認為未來校園是一個交流反饋和收集“信息”的社區,學生在行走中通過觀、聽、身體感知收集“無意識信息”,創造出虛擬教學沒有的體驗。設計手法學習中國園林動態觀看的經驗模式,試圖創造一個高層建築中的“垂直園林“,書寫“校園遊記”。

《經驗作為路徑——美院7號樓空間改造》既有建築改造設計 22904.46㎡

指導教師:傅禕、韓濤、韓文強

【作品簡介】

遠程在場技術改變了社會組織與日常生活,迫使我們重新思考物理空間的不可替代之處。7號樓依據行政劃分的三段式結構不再適用於強調跨學科交流與合作的當下,取而代之由低高年級對於信息不同處理方式而決定的多孔隙結構。

交錯的樓梯、走廊與平台串聯各個樓層,路徑不僅具有通過性,還附著一個個對應低高年級不同使用場景的邊庭,是停留與探索的空間。

空間連通與原有立面局部破除構成多孔隙的線索,指向內部觀望對視和外部場地對話。

《生態廣場》既有建築改造設計 22904.46㎡

指導教師:傅禕、韓濤、韓文強

【作品簡介】

設計背景設定在未來的2050年,基地選址於中央美術學院7號教學樓。想到未來學校,首先想到的單詞是能量。最近對節能、地球環境保護的關注越來越高,幾年來,綠色建築的需求逐漸增加。所以我用最小的電燈,設計出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的設計。為了讓光線統一進入室內,在天花板和側牆面上做了一個大玻璃窗。室內為了讓光線分散到各個樓層,由小箱形的組合構成,層層疊成一個結構。結果,由許多曝光面組成,自然光很容易進入室內空間。

《建築自傳敘事——未來校園生存策略》既有建築改造設計 22904.46㎡

指導教師:傅禕、韓濤、韓文強

【作品簡介】

教育建築長久以來與教育系統綁定,面對新技術的衝擊,它是否會安於喪失對教育系統的絕對話語權?抑或它將狡猾地調整自己的角色,用虛假的自傳在新時代謀求生存。在我對未來的的設想中,主體教育系統將移交到網絡中,附屬的體驗式教育行為將由社區文化建築承擔。而中央美術學院,將靈活編排寄居在校園建築中的記憶,為其他文化建築的運營提供理論支撐,以作為新時代的生存策略。

《燈塔大廈》既有建築改造設計 22904.46㎡

指導教師:傅禕、韓濤、韓文強

【作品簡介】"作者對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的文化語境、文藝工作者的生存狀態、社區關係三個切入點進行調研,總結出了空間的壓縮、當下時間性的否定、周圍自組織的消亡、主體性的缺失四個特徵,來回應“未來”“中央”“設計”“大樓”的題目設定。

在這種“小”與“大”之間的斷裂語境中,對於個體學生狀態的記錄,是作者與宏大敘事發生器之間的對話。

《共情建構——T的第二學年》既有建築改造設計 22904.46㎡

指導教師:傅禕、韓濤、韓文強

【作品簡介】

共情建構是四個“也許”。也許未來的教育並非對知識的傳遞與拓展,而是對人的教化;也許勞作與人的心理健康存在一種互助的關係;也許室內的陳設家具與人的內心世界有某種對印關係;也許我們可以通過設置這樣一個系統將前三個也許串聯在一起。這四個“也許”下也有“也許”——也許我們會迎來一個AR技術與Google眼鏡成熟的未來;也許我們可以容許一種相對混亂的社區存在…… 所有的也許之上也有一個“也許”——也許設計就是創造也許。

《重疊梯田——美院7號樓空間改造》既有建築改造設計 22904.46㎡

指導教師:傅禕、韓濤、韓文強

【作品簡介】

在未來教育空間中,信息的交流以及人與人的真實連接變得尤為重要,教學場景之間不再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交融、互相延展。流動的空間組團打破專業年級的界限使學科交叉,打開組團邊界便於師生間充分交流。改造以“重疊梯田”作為空間操作的形式,從斜向打通原有中庭,以梯田式退台樓板連接空間。在空間中視線經過組團與梯田形成各種教學場景的疊加,共同構成整體的學習氛圍。

《百年運河穿越計劃》運河文化公園 60公頃

指導教師:吳祥豔、丁圓 、張茜

【作品簡介】

濟寧作為一個“因水生城,因水興城”的古城,衍生了源遠流長的運河文化。

如今的濟寧在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生態破壞,如采煤導致的地表塌陷。基地西部大塊場地位於未來預計塌陷大於三米的未穩沉區,該設計進行了面向未來的生態治理。

同時,結合流經場地西部的古運河,將運河文化置入場地的功能設計,以時間軸為線索,設置七個由古至今的歷史節點,使用景觀敘事的手法,使觀者穿越歷史時空,親身感受運河發展興衰的長鏡頭。

《後自然持續的詩篇——墟上樂園》郊野公園 130公頃

指導教師:吳祥豔 、丁圓、張茜

【作品簡介】

當人困於城市,必然想念自然。當代人的田園夢,在安全距離內凝視田園,而不是真正地肉身回歸。自然與人之間慢慢築起壁壘,一切都會消失,人類絕無永恆,繁華終會散盡,僅自然永世長存。在前人親手摧毀的土地上,重建自然,在廢墟升起的樂園裡,仿佛看見人類消失後的幾百萬年後,自然重新掌握話語權。自然不需要人類的祝福,但請人類讓自己的後代也分到自然的一些愛吧,讓兒童自由享受春之微風,夏之花蜜,鏈接自己與大地天空。

《郊野療愈公園——重拾感官與自然》城市郊野公園 400公頃

指導教師:吳祥豔、丁圓、張茜

【作品簡介】

建設城市邊緣,不僅是對城郊的建設,也是滿足都市居民的精神需求,更是滿足整個社會的生態需求。現代都市人群每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之中,過著緊張焦慮的生活,壓力得不到有效釋放,心理隱疾愈加嚴重。概念上從療愈景觀理念、森林康養理念、幸福生活理念,三者相結合;實地上從克服局限濟寧城市發展的塌陷問題入手,探索營造一個結合生態平衡改善人居環境、具有療愈功效、能舒緩壓力、放鬆身心、感悟生命的景觀系統。

《重慶渝中半島朝天門碼頭景觀更新設計》濱水空間 6.2公頃

指導教師:吳祥豔 、丁圓、張茜

【作品簡介】

重慶朝天門碼頭景觀更新設計加強了場地與周邊區域的聯繫,重新規劃場地的功能布局,滿足現代人群旅遊休閑的需求;還原重慶城長江—碼頭—階梯—城牆—城門的獨特空間結構,延續城門碼頭場地歷史記憶;最大限度開放沿江駁岸地帶,回歸老碼頭的流動商販與店鋪,形成分段式的小型集市空間,為夜晚的山城更添一絲人間煙火之氣,從而將朝天門碼頭地區打造成未來重慶旅遊休閑和山城空間體驗的城市地標。

《月亮灣核心區規劃設計研究》鳥類保護區 35公頃

指導教師:吳祥豔、丁圓、張茜

【作品簡介】

由保護角度出發,設計首先根據前期規劃所得出的結論將場地根據保護級別劃分為三類區域,核心區、生態保育區、緩衝區,並且在核心區設置了多個鳥類監測點以實現線上實時監測,最大化方便對藍冠噪鶥及其棲息地的保護、研究和管理,同時也可作為科研和科普宣傳的重要資料數據來源。再按照場地具體需求和條件,在不同區安排各自功能,並根據不同人群需求,結合場地規劃了三類路徑,分別覆蓋各人群需求的節點區域。

《跡·憶——太白自然教育中心規劃設計》自然教育中心 40公頃

指導教師:吳祥豔、丁圓、張茜

【作品簡介】

江西省婺源縣太白鎮內的風水林現為四十多隻世界級瀕危物種藍冠噪鶥所選擇的棲息點,下屬村落太白村自然環境優美,是進行自然教育營地的合適場所。但村子目前也面臨著“空心化”嚴重,產業模式亟待有新的發展等問題。本設計始於婺源縣域內針對藍冠噪鶥保護的概念規劃研究以及生態社區的提升改造,在此基礎上充分研究太白鎮太白村的自然本底情況和發展方向,最終完成了太白村自然教育與藍冠噪鶥科普營地的規劃設計方案。

《新時期生態觀鳥社區景觀營造—以江西婺源曹門村為例》生態觀鳥社區 25公頃

指導教師:吳祥豔、丁圓、張茜

【作品簡介】

南山有鳥 鵬風翱翔 其名藍冠 黃腹羽藏 暮春至此 營巢古樟 鳴聲上下 林木蒼蒼 江村幽幽 其水湯湯 江村幽幽 茂林修篁 窈窕空谷 鳥語花香 采采流水 鳥隱田桑 藍冠結群 飲啄果漿 其數未百 不勝悲惶 理徑育翠 賞護成雙 人鳥相伴 影立軒窗 天命玄鳥 降而生商 亙古及今 願其永昌

《曉起村觀鳥生態社區公共空間改造提升》觀鳥生態社區 33.5公頃

指導教師:吳祥豔、丁圓、張茜

【作品簡介】

從不同人群的角度出發,在自然和人文資源的保護基礎上尋找歷史生態旅遊古村落的可持續發展策略是現狀旅遊村的發展之道。曉起村的鳥類則是村落的第三方用戶,也是村落的亮點之一。對現有資源的發掘、保護、利用以及現有環境中人的生活環境的關注,來實現古村落的和諧發展,使人與自然和鳥都能有良好的生存環境,這樣的平衡既達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又形成齊頭髮展的共贏局面。

《時間與空間的並峙》遺址景觀 約45公頃

指導教師:鍾山風、侯曉蕾、欒雪雁、范爾蒴

【作品簡介】

精神性景觀一直以來在現代城市中處於缺位的狀態,快速的城市更新疏於構建場所與人們回憶之間的鏈接,歷史存在,又被抹去,新的歷史再次出現,循環往複。北京天壇外壇在時代變遷中天壇外壇與北京城市生活結合緊密,被消解的古典的儀式空間與現代市井生活交織。如何對於這樣一片個性極強的場地進行處理,讓城市中的歷史遺址與人的日常生活共存,尋找一種日常化的,對於歷史的回應,找尋該場地的當代性。

《城市山澗》運河綠帶 約7公頃

指導教師:鍾山風、侯曉蕾、欒雪雁、范爾蒴

【作品簡介】

城市居民處於人工場所以及社會規則的“盒子”之中,不僅身體受到束縛,身體感知周圍環境的功能也疏於使用。本設計通過在城市的有限場地內進行基於認知條件的自然重構,引導人用身體感知周圍環境。以北京西壩河太陽宮地區的一段運河綠帶為例,通過引入自然元素,增強現有感知,提供人與環境進行互動的方式,引導人進行不同形式的感知,從而使人重新認識自身,重新思考自身所處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以及周圍事物。

《重構邊界的遊戲》城市公園 約10公頃

指導教師:鍾山風、侯曉蕾、欒雪雁、范爾蒴

【作品簡介】

在利用景觀手段推動區域內空間邊界與心理邊界的重構的過程中,遊戲成為了新的突破口。遊戲行為的本質是重構身份、重塑交流的過程,這為促進區域內的不同群體提供了正向交流的可能。且通過對社會現實的觀察,可以發現遊戲確實塑造了一種適用於當代社會生活模式的良性社交形態。基於此,提出一種新的設計思路,即將身體性遊戲置入空間設計以實現對上述雙重邊界的重構,激活場地活力,促進不同群體間平等、正向的交流,打造異塵餘生一定區域的宜居的城市生活環境。

《城市荒漠》廢墟景觀 13.7公頃

指導教師:鍾山風、侯曉蕾、欒雪雁、范爾蒴

【作品簡介】

何為城市荒漠?城市荒漠是伴隨城市化進程的過程產物,是城市空間歷經拆除到再建造的中間形態,往往伴隨3至五年的荒廢閑置。當下的城市化進程時刻推動著城市的更新,面對更新過程所遺留的閑置用地,一味地忽略其存在與漠視其影響並不是智慧地選擇,探討以怎樣地景觀途徑激活城市中的荒漠,在其短暫存在的年限內創造臨時性的活動,並激發荒漠自身的價值,最終維護城市人居環境以及提高城市土地價值。

《“井底”市場》棚戶區景觀 約5.5公頃

指導教師:鍾山風、侯曉蕾、欒雪雁、范爾蒴

【作品簡介】

本次畢設以消費社會中的擬象為出發點,通過對消費批判與技術反思等方面的探究,以及對社會符號學的分析,發現擬象理論從美國的迪士尼樂園可對應到中國最大的人口基數——小鎮青年,那麽我將選擇小鎮青年作為研究對象,以北京CBD化石營社區作為設計場地進行設計,根據小鎮青年的問題、需求與方式從多個層次入手設計。

《感官療愈花園》城市公園 6.6公頃

指導教師:鍾山風、侯曉蕾、欒雪雁、范爾蒴

【作品簡介】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上班族面臨的壓力不斷攀升。在精神緊繃的狀態下,身體也難以放鬆。本設計從身體性感知入手,以五感理論為基礎,通過調動該地塊使用人群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種感官,嘗試為望京中央公園地塊提出景觀更新設計方案,使人們在城市中心區域用身體感知自然的療愈力量,疏解身心壓力。

《遊神共舞》城市公園 約11公頃

指導教師:鍾山風、侯曉蕾、欒雪雁、范爾蒴

【作品簡介】

時間中的三維人必然發生的腐壞——意味著勞動之無意義,宗教信仰的自欺使不可反抗的恐懼被神靈意象阻擋。捕捉娛神的狂歡掠影,在體驗借由傳統精神性場地映射在民俗活動和場地的祥和景象中,暫時跳脫於都市生活的情境。基於民俗的演出方法將空間在舞台與觀眾席間轉化。交通連接多處場地形成“遊神”路線,以積極的方式使失落的傳統空間回歸城市,緩和與城市的關係。

《城市催化劑》運河綠帶 11.25公頃

指導教師:鍾山風、侯曉蕾、欒雪雁、范爾蒴

【作品簡介】

基地內居民與外來人員在地域上、生活節奏上區分明顯,形成了個性鮮明的不同區域。通過對場地不同交通工具的不同交通流線的梳理,建立了完整有序的出行系統,利用河岸帶來的話題和愉悅感,營造出打破圈子邊界的節點。將城市中現在被忽視的地帶,轉化為城市慢行交通的一部分,並連入城市交通系統中。希望能使居民與外來人員互相欣賞,逐步接納對方,最終達到彼此認同、輕鬆對話的目標。

《道生萬物——新疆天山天池遊客中心設計》遊客中心 3500㎡

指導教師:呂品晶、李琳、史洋

【作品簡介】

以對道教哲學的形而下抽象解讀為設計的切入點。對景區現有資源進行唯一性歸納,總結出的“道生萬物”和“陰陽相生”的概念,並進行深入挖掘,進行平面的幾何化推敲,以及形而下應用,將哲學觀念轉譯為正弦波的空間語匯。設計打造七個不同的空間,串聯形成完整的建築體量,虛實、方圓,輕重等不同感受的空間對比,給遊客道家哲理性的遊覽體驗感。

《天池遊廊——新疆天山天池遊客中心設計》遊客中心 3000㎡

指導教師:呂品晶、李琳、史洋

【作品簡介】

新疆天山天池景區是世界級自然遺產,山清水秀,美若仙境,同時附近居住了古老的遊牧民族部落,是神秘又充滿魅力的地方。政府希望在此地建造一個遊客中心,以服務景區和吸引遊客。我的方案以呼應天池環境和尊重當地文化為出發點,以圓、遊廊和光為核心元素,由一個環繞山地銜接天池的穿梭遊廊和數個圓形功能建築組成。我基於當地文化意境在建築語言上做出嘗試,盡力在建築學和美學上回應大自然和遊人。

《林中浴-新疆天山天池遊客中心設計》遊客中心 3000㎡

指導教師:呂品晶、李琳、史洋

【作品簡介】

畢設通過抽象天山當地的石林以及山丘的自然景觀,創造了山丘狀的建築結構體系,並結合地形融合到了當地的自然景觀之中來實現景觀化的建築觀念。在屋面之上,七個突起的山丘頂端外形上既像是石林,隱喻著在地性,結構上又結合了當地的哈薩克氈房的構造,所以又類似哈薩克的蒙古包。該設計考慮自然與人文的關係,力求通過建築設計將自然融入建築,同時將人文元素融合其中。

《天石之境——新疆天山天池遊客中心設計》遊客中心

5000m²

指導教師: 呂品晶、李琳、史洋

【作品簡介】

天石——天山中的一塊石。天石是古人對隕石的稱呼,代表著先民對神秘事物的探索,對未知事物的敬畏。此處的精神信仰回歸到集多重神格於一體的西域母神——西王母。“虎齒、豹尾、善嘯、蓬發,司天之厲及五殘。”“梯幾而戴勝。”千百年來,萬物盛衰,盈虧更迭,西王母傳說與初民們時空觀念緊緊相連,流傳至今。此次設計概念結合古代隕石與西王母傳說,以神秘的事物承載神秘的傳說。進入空間中,觀者發掘自己的內在,探索過去與未來的時空交點。

《俠骨文心 論劍於天——新疆天山天池遊客中心設計》遊客中心 5000m²

指導教師: 呂品晶、李琳、史洋

【作品簡介】

此次設計的場地為一個葫蘆形狀的小山坡,我的建築由30個10*10的單元有機的組成。如同天山地區的哈薩克村莊一樣,在給人一種開放感和隨意感的同時,利用坡屋頂將各個部分高度的統一在一起。我希望結合當地的地勢起伏形成流線型的建築語言,利用基地自然的地貌形成庭院,人們可以順著向下的地道進入到開闊的休息空間,這種視覺的過度取材於我們進入氈房的豁然開朗的感受,折射出天山地區的聚落文脈和傳統肌理。

《雲遊——新疆天山天池遊客中心設計》遊客中心

4568.5m²

指導教師: 呂品晶、李琳、史洋

【作品簡介】

本案基於天山天池風景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場地周邊環境,嘗試探討遊客中心在自然環境中可以詮釋的多樣語言。回應場地與景區內各個景觀節點的位置關係,生成順應地勢的流線型建築體量,並設計觸發多種感官體驗的互動性空間,以建築為媒介還原遊客在自然中的五官感知,豐富與環境的對話方式。

《山雪——新疆天山天池遊客中心設計》遊客中心

3000m²

指導教師: 呂品晶、李琳、史洋

【作品簡介】

遊客中心可以理解為旅遊景區的衍生產品,是景區特色、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呈現給遊客的第一個環節,是景區的門面。因此它承擔著多重職能:

最基本的遊客集散功能;

對景區風景和文化的宣傳介紹作用;

景區的標誌。

遊客中心的設計,在宏觀的、場地的角度去思考它的功能的同時,也要將它放到整個文化宣傳過程中去考量,明確它在整個過程中的定位。本次設計提取了景區景色中典型的元素——山形和雪,進行提煉和概括,並應用到建築形式當中。

《半坡樂園》文化建築 7000m²

指導教師:劉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簡介】

這是一個以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兼顧當地的鄉村兒童和前來古寨旅遊的城市兒童,融合鄉村文化教育和戶外自然教育的公共建築。在為旅遊度假村帶來盈利的同時,成為鄉村公益活動的載體。設計中鼓勵城市兒童探索身體本能、回歸自然,也希望為鄉村兒童打開交流的窗口,以更積極的方式充滿希望地成長。

《雲端漫步》文化建築 4000m²

指導教師:劉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簡介】

梯田景觀作為一種獨特的鄉村景觀,其特有的地勢形態賦予了場地千變萬化的視野景色,從而產生豐富的空間可能性,人們通過對場地中發生的行為、語言、視線等因素的關注,使得連貫的碎片敘事空間構成旅行的重要體驗空間。

利用起伏的高度變化所營造出的不同景觀感受作為整個方案設計的出發點,與此同時,根據現有的人文信息和歷史文化賦予建築新的敘事故事與情感空間。

《抱山茶苑》文化建築 6500m²

指導教師:劉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簡介】

每一種民居形式都記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蘇紅曾是上百戶哈尼族人世代居住的村寨,這裡完整真實地保留了哈尼古村落特色以及百年老宅歷史疊加的痕跡。然而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蘇紅逐漸衰落,老宅被廢棄。於是我便有意通過對在地民居形式的轉型研究,讓古寨民居文化得以傳承發展。古寨所處遺世獨立的地理位置、地形豐富的半山環境以及變幻莫測的大霧氣象都隱含一種“禪”的意蘊,加之當地得天獨厚的產茶條件,我便萌生了營造一個環抱山地的禪茶體驗空間的想法。

《蘇紅八聲部音樂文化中心》文化建築 5500m²

指導教師:劉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簡介】

八聲部是雲南紅河縣哈尼族特有的民族音樂形式,在當地流傳已久,而內容也與他們的文化與歷史息息相關。通過我對音樂內容的解構,對音樂形式的轉譯以及對於場地自身特點的呼應,來營造一個在自然環境中進行表演的戶外劇場,同時包含了展覽當地傳統文化,耕種勞作,日常生活,以及給人觀景漫步的綜合空間,讓人與當地豐富的人文文化和遼闊的自然環境進行對話。

《圓夢“敘”章》文化建築 5100m²

指導教師:劉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簡介】

個人英雄主義神話是少數民族的精神根基之一。蘇紅的哈尼族言傳火神阿扎的神話,激勵著族人。基地位於蘇紅地勢較高區域,現場已殘垣斷柱,村民也已搬走。我引用Joseph《英雄之旅理論》,以阿扎傳說為敘事線,在廢墟中進行神話情節的空間複刻,利用地勢高差,進行室內外空間的靈活轉換。該設計以劇場為主體,並結合場地的優越自然環境,構成系列景觀小品。該設計將民族言傳神話進行空間紀念的同時,也為文旅中實景娛樂體驗提供新可能。

《水·季·市》文化建築 10600m²

指導教師:劉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簡介】

在疫情發生的時候,我們看到景區被大規模的關閉,因為完全沒法適應這個突然襲來的淡季。於是我思考建築如何適應淡季和旺季。在這個場地的附近,蘇紅的人群還在習慣於使用“集市”。集市能快速適應這種淡旺季的轉化。景區一定會需要一個“市集”來完成他向遊客輸出他的文化、產品的功能。蘇紅有豐富的水元素,可以適應舒緩和快速兩種不同的性質。引入這些水元素,製造了兩條不一樣速度遊覽線路的市場綜合體。

《色彩加工廠》文化建築 4000m²

指導教師:劉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簡介】

基地所在的梯田常被人們稱作大地的調色盤。利用一些媒介技術,我們的建築可以讓人們真的用梯田來作畫。人們可以將自然中的色彩當做顏料來製作作品,也可以將大地用作畫布來投映、呈現自己的作品。建築提供了一種參與式的觀察、體驗景觀的方式,也使人們能夠參與自然環境的建構。除了人與景觀間的界面和互動機制,建築還可以存儲遊客們在特定時刻在這裡產生的色彩記憶,同時生產可被人們帶走的色彩記憶。

《走進哈尼》文化建築 11200m²

指導教師:劉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簡介】

如何在保留具有地方特色的棄置村落的人文景觀的同時,為場地的參與者提供另一種空間使用的方法和遊歷觀看的方式,使它們共同構成新的景觀形態並重新建立起一種敘事關係是本次探討的出發點。設計旨在不開發新的功能的文化場所的基礎上,通過與雲南哈尼族文化形態和民俗特點的敘事性結合,激發來訪者自由探索場地的積極性,一方面試圖喚起人對自然最原始的敬畏,並重新感知人與自然的關係,另一方面完成文化推動輸出的過程。

《HIGH-ZOOM_周末休閑娛樂體驗中心》娛樂建築

3700m²

指導教師:何崴、鍾予、吳昊、陳龍

【作品簡介】

基地給予我們的是一個蘊含無限可能性的采石坑,幾乎沒有限制條件,目的只有一個——讓其再生。基地屬於工業遺跡,但又和一般的不同,它留下的是完全自然的大石坑。通常的生態修複並不適合,而且場地的修複也不一定是回到從前,也可以是再創新的活力,變成一個新的生命體。因此,我將其設計為集密室、極限運動且帶有配套附屬建築的周末休閑娛樂體驗中心,吸引人來遊玩和關注,從而完成對它的修複。

《植·築—礦坑文化營地》娛樂建築 5700m²

指導教師:何崴、鍾予、吳昊、陳龍

【作品簡介】

生態修複不是簡單的地貌植被恢復,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將曾經被破壞的環境變成造福當地百姓的有益場所,如何為廢棄的場地帶來新的生命力。我將“人文、歷史、建築、景觀”四個要素的融合作為礦山修複設計的中心理念。設計的基礎是結合當地的人文和歷史,而建築和景觀則是設計的方式和手段。建築與植物是共生的,建築如同植物一般從土地裡生長出來,依附在傷痕累累的土地上,與植物共同作用,完成廢棄礦山的“複綠”。

《停車場+——穿梭與停留》交通建築 11000m²

指導教師:何崴、鍾予、吳昊、陳龍

【作品簡介】

高速發展的汽車工業使大城市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大城市停車難問題愈演愈烈。停車場作為傳統的汽車倉儲空間,具有佔地面積大,環境簡陋,經濟效益低等問題。這些問題激化了兩個矛盾:城市中心高昂的土地價值與巨大的停車需求的矛盾和市民逐漸提升的生活體驗需求與落後的停車環境之間的矛盾。這次設計在功能和形式上主要針對這兩對矛盾提出一種新的停車模式,探索未來停車服務空間的發展方向。

《WM SOHO——重新定義居住辦公》娛樂建築

12000m²

指導教師:何崴、鍾予、吳昊、陳龍

【作品簡介】

互聯網與共享經濟的飛速發展為自媒體行業帶來了契機,自媒體行業正在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原有的工作場所和居住場所,也正在悄然變化。探索一種更加社會化,更有人情味,具有聚落精神的共享空間是公共空間未來發展的走向。此次以自媒體行業為例,提出‘WM SOHO’探索工作居住一體化,資源共同分享的新工作模式,創造一個邊界模糊,共享但不赤裸,既尊重個人自由,也滿足當代社會新型媒體精神的共享空間。

《成都穿越——虛擬現實時光街》娛樂建築 2500m²

指導教師:何崴、鍾予、吳昊、陳龍

【作品簡介】

此次設計場地位於成都寬窄巷子西側,是團隊的“成都折疊”主題城市設計下的單體建築設計。設計出發點是對虛擬現實下重定向行走技術的研究和深入分析。重定向行走技術有助於用戶在有限的真實物理空間中獲得更大空間尺度的虛擬體驗。在重定向行走的可實施基礎上,進一步深入設計重定向行走中各種物理循環空間模式與虛擬空間的對應與錯位關係。並在循環空間中置入時間要素,將空間錯位轉化為時間錯位,以此達到時空穿越的神奇感受。

《望淵-毛絨玩具展示中心》展覽建築 9000m²

指導教師:何崴、鍾予、吳昊、陳龍

【作品簡介】

在時代的發展下,越來越多的工業遺址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它們在失去價值之後被遺忘,采石場就是其中之一,人們開採土地並留下一個個巨大的傷疤。在畢業設計中,我將破壞的自然變成一種特殊的景觀並發掘它們新的價值。我圍繞基地周邊的玩具產業設計了一個可以為當地居民服務,也可以吸引城市居民來這裡的展覽型建築。工業遺址與人密切相關,我希望將這個采石場為新的工業服務,讓人們來到這裡直面深淵,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創客中心》文化建築 3100㎡

指導教師:何崴、鍾予、吳昊、陳龍

【作品簡介】

此次設計將采石場改造為創客中心,旨在轉變采石坑的場所氣氛,從創傷性的印象轉變為充滿可能性的開放公共空間,延續當地的歷史文脈,營造對所有創作者開放的平台。空間設計致力於靈活性和多樣性,希望能通過這個公共空間傳達一種創作自由和沉思自由的理念。同時也是廣大社群接觸和觀賞藝術的空間,構建氣氛開放的創作平台,為當地植入新的文化產業,並為周邊的公共活動提供場地。

《重疊的盒子-面向年輕人的社交型度假酒店》商業酒店 10000m²

指導教師:何崴、鍾予、吳昊、陳龍

【作品簡介】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為人們帶來了社交便利,伴隨著越來越多線上社交軟體平台的出現,線下的活動漸漸被忽視,似乎所有一切與外界的聯繫都可以通過網絡獲取,足不出戶可掌天下事,被網絡詐騙的可能性越來越高,精神世界營養過剩,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有利有弊。針對場地的條件,與改善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作出對采石場的修複設計,同時滿足所針對消費者群體的商業設計。

《北京西壩河城市綜合體商業及住區設計》商業、住宅約72600m²

指導教師:王小紅、曹量、薑東成、吳曉敏

【作品簡介】

畢業設計為在三環路西壩河地塊的城市更新項目,著眼於日趨緊張的城市生活與自然的矛盾,規劃設計利用基地內獨有的壩河走廊的景觀資源優勢,以綠色生活,親近自然,融入文化,服務大眾作為設計目標。第二階段建築群體設計將原福旺商超以及社區作為載體,垂直分布的空中花園作為綜合體的概念進行深化設計,創造出垂直空間上的不同平台和院落。致力於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同人群之間融洽相處的都市空間新場所。

《西壩河城市綜合體設計》辦公樓、公寓設計

41000m²

指導教師:王小紅、曹量、薑東成、吳曉敏

【作品簡介】

設計主題旨在對北三環東路,原國美電器所在基地進行城市更新設計。在規劃階段課題組首先進行基地調研,根據地塊城市發展的需求,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礎上,擬新建一個城市商業綜合體,為周邊地區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並為城市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希望在這個城市快速發展的地區,創造一個既景觀優美,讓人們欣賞西壩河景;又充滿人文溫情,能吸引各種人群聚集的城市建築空間,將城市更新引向更積極的方向發展。

《西壩河複合型養老社區》養老公寓 33000m²

指導教師:王小紅、曹量、薑東成、吳曉敏

【作品簡介】

畢業設計初階段是在西壩河打造一個以複合型養老住宅為核心的規劃設計,融合零售、餐飲等多種業態的“微型城市社區”,鼓勵老人產生更多自發性的社交活動。第二階段建築設計為:自理老人住宅、市集及老年餐飲中心的建築群體設計。住宅分為多代合居的大戶型和獨居小戶型,加入共享客廳的概念,通過適老化細部設計,根據老人的生活習慣,進行不同的基礎單元拚接。老年餐飲中心等部分從社交層面為老人建立有歸屬感的多層次公共空間。

《西壩河複合型養老社區》老年公寓 33000m²

指導教師:王小紅、曹量、薑東成、吳曉敏

【作品簡介】

課題組在規劃階段聚焦太陽宮大量養老群體,打造以複合型養老住宅為核心,融合零售等多種業態的“微型城市社區”。引入多層次社交圈的概念,由私密到公共劃分社交空間,鼓勵老人在有歸屬感和獨立的前提下產生自發性社交活動。第二階段建築設計深化以介助老人為主的院落,將護理組團與居住單元進行結合。公共活動中心面向社區開放,以回廊連接老年住宅。希望打破老人與城市的壁壘,讓衰老不再意味著孤獨和乏味,而是充滿活力和尊嚴。

《西壩河辦公及酒店城市綜合體設計》辦公樓、酒店、商場 53234m²

指導教師:王小紅、曹量、薑東成、吳曉敏

【作品簡介】

課題基地位於北京朝陽區北三環西壩河西北側。此次設計是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由課題組完成城市規劃,確定漫步商業“峽谷”概念,後由本人進行辦公及酒店綜合體設計。建築面積54234平方米,包括20層辦公樓、14層酒店及附屬商業部分。兩座塔樓作為峽谷形態商業空間的入口分兩側布置,線性形態的酒店建築將人流和視線引入地塊中部。辦公樓的通高長窗與西壩河相呼應,將景觀引入建築。三處中庭形成公共空間,增強人和環境的交流。

《北京西壩河城市綜合體商業市集設計約29000平方米》商業、市集 約29000m²

指導教師:王小紅、曹量、薑東成、吳曉敏

【作品簡介】

西壩河城市綜合體商業市集設計基於第一階段規劃設計,峽谷的概念與置入的市集融合。建築方案考慮到壩河、峽谷與周邊建築關係,峽谷面對社區一側為商鋪,對面為橫向排列的都市市集,同時切分出的縫隙作為社區、峽谷和河岸景觀的連接,架構出市集的立體空間,產生過渡性的引發一系列有趣的空間互動方式,為人們創造與以往不同的市集購物體驗。面對河岸市集呈階梯狀布置,在呼應城市空間及自然狀態下完成對新型都市市集的建構。

《北京市西壩河城市綜合體青年公寓設計》公寓社區

33000m²

指導教師:王小紅、曹量、薑東成、吳曉敏

【作品簡介】

畢業設計第一階段為在北京北三環的功能混合用地進行基於城市更新的綜合體規劃設計。第二階段是深化面向青年群體的公寓社區設計,以期緩解在城市發展進程中青年人的居住需求。設計囊括小平層,中型躍層及大平層三種戶型,以覆蓋不同成員構成的青年家庭。社區與南側綜合體相對獨立,內部設計有為青年住戶服務的配套設施,形成一個安靜封閉的居住環境,體量參差的公共設施與公寓間形成眾多尺度不一的院落,提供了豐富的公共場所空間。

《物流與情感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城市公共空間

40000m²

指導教師:周宇舫、王環宇、王文棟

【作品簡介】

城市規模越大,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會越高。成都作為一個日益發展壯大的城市,地下交通系統將會承擔更加膨脹的運輸需求,增加社區的粘性程度,創造更多的城市財富。我的設計旨在升級城市本身的基礎設施,通過建築在城市地面以下的聯動實現精準物流與物流化建築,為未來的城市生活方式提供更加便捷和新鮮的可能。城市地平面存在的意義,隻留給曾經的寬窄巷子們了。城市物流的基礎設施不再是不可視隱蔽的,就連情感也是可以被物流的。

米惠

學號131505056

《城市的連續性,我們的想象力》基礎設施plus

40451m²

指導教師:周宇舫、王環宇、王文棟

【作品簡介】

基地位於城市斷代區,承載著城市橫向和豎向上的連續。自地下而上,感受城市隨時間的不斷增長與進化,體驗一次轉場三部曲:數據城市、心靈緩衝與製造夢想。以極簡、優雅低調和精致感為特徵,在美學中充滿信息,並包含一切想象。允許每個人自由講述自己的故事,定義無限可能。

《多細胞城市》沉浸式體驗 15000m²

指導教師:周宇舫、王環宇、王文棟

【作品簡介】

2020年在我們期待5G手機,無人機快遞的同時,經歷了新冠病毒的爆發。基於此,我構建了寬窄巷子2.0的未來城市圖景。

我參考多細胞生物的進化邏輯模擬城市的發展,分別回答了“我們的生活半徑會無限變大嗎”“物流精細化將帶來什麽”“社區需要怎樣的邊界”等問題。對基地本身承載的文化基因重新編輯。模擬生物膜的新陳代謝和保護機制,構建社區的物理邊界。

我不知道未來城市是否真的這樣。但是,誰能證明一定不是這樣呢?

《褶子:折角建築》立體城市綜合體 約20000m²

指導教師:周宇舫、王環宇、王文棟

【作品簡介】

延伸的街道,演變成疊合的街區,向上拉伸,回旋而成空間發生的基礎設施,一個垂直向度的廣場。或許是寬與窄的一個折疊。設計是由“褶子”這個概念引發的。“褶子”是一個整體的存在,是“一”。但同時褶子又在這個“一”中包含了“多”。褶子這個概念引入建築則使建築多了一個維度。我通過把一個基本形體進行彎折,從而形成了豐富的建築立面,並且創造出了很多“灰空間”,從而打造出有趣的建築體驗。

《無盡的寬窄巷》城市能量流動+公共空間體驗

26000m²

指導教師:周宇舫、王環宇、王文棟

【作品簡介】

無盡的寬窄巷把傳統院落組成的巷子進行豎直方向上的延伸。在延伸過程中,基於耗散結構理論,通過新物流,新公共空間,新建築形式加速物質能量與精神能量的轉換,為寬窄巷子街區注入新活力,激發新一輪的動態平衡過程,給街區足夠的生命力延續。

劇場空間和茶館空間作為成都文化的承載,半空的公共空間和步道連接新的活力空間,供遊客自主選擇和探索。在漸變上升的空間中回望地面的寬窄巷子,觸發到訪者對當下現實的思考和無盡未來的想象。

《成都市民會館》地景綜合體 30240m²

指導教師:周宇舫、王環宇、王文棟

【作品簡介】

成都市民會館,作為寬窄巷子景區向城市空間的延伸,延續了街區肌理的均質性,以簡單的單體組合成多變的空間連續體,好似園林中由假山堆疊形成的空間,將山水空間由遠處引入場地。空間內部孔洞交錯相通,人流、能量流能輕易進入、停留、穿過,且借由連續體中“空間褶皺”形成回彈、反射,持續釋放其能量。這種幾何化的“人工自然”空間,既是建築,又是景觀,既為寬窄巷子街區形成類自然的背景,也為當代生活提供發生的場所。

《聚集與隔離》簇群巨構體 86500m²

指導教師:周宇舫、王環宇、王文棟

【作品簡介】

人群的社會性流動帶來更加複雜的人際交流,多種行業之間和行業內部人員的互相牽連,人群的聚則帶來更密切且方便的的物質精神交流,隔則帶來更多的社會性保護,如何在發展的條件下保持應有的social distance--社交距離,討論以簇群建築的形式應對這種公共衛生局面回應這一社會問題,將社區交流容納在巨構當中。

《諾曼德計劃》混合現實生活中心 67552m²

指導教師:周宇舫 王環宇 王文棟

【作品簡介】

建築空間與人的流動是共生的,成都悠閑自由的城市性格,為人們與生俱來的遊牧生活奠定了基礎。寬窄巷子希望以商業街的形式還原成都本地的文化生活,卻徒有其表,使遊客被動地接受所謂的成都印象。

遊牧生活使物理建築空間生長湮滅,參數生成的空間擁有無數可能性並且永不消逝,二者的結合既是物質的遊牧,更是精神的遊牧。物理空間和賽博空間流動延伸,人與建築的融合仿佛構成一個全新的物種,造就了Nomad(諾曼德)計劃。

丨編輯排版丨

CAFA·Young媒工作室 陳軒

丨校對丨

CAFA·Young媒工作室 朱茵、楊麒冰

來源:UniDesignLab

本文資料來源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盡快處理。

聯絡、投稿、投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