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段欣與王會悟:兩代女性隔空相遇

2017年9月,段欣在烏鎮《王會悟》紀錄片拍攝現場

“如果我和她在生活中相遇,我想我們可能會成為要好的朋友。”段欣口中的“她”,是一百年前參與中國開天辟地大事件的傳奇女性王會悟。

《王會悟》紀錄片從選題啟動,到製作完成,到嘉興電視台首播,再至中央電視台和浙江衛視全國播放,歷時四年多。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輾轉大半個中國,段欣和《王會悟》朝夕相處,抽絲剝繭般厘清掩蓋在這個歷史人物身上的塵土,122歲的王會悟就這樣穿越斑斕浩蕩的煙光,款款向我們走來。

尋路

——世上的路有千千萬,惟願選擇去往心中理想的那一條

王會悟,1898年生於嘉興府桐鄉縣一個書香之家,從小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啟蒙教育,教過私塾,辦過女學,在西式女校學過英語。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她輾轉前往上海,尋求女性解放路徑。這期間,王會悟與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時為中國留日學生總會代表的李達相識相愛,於1921年4月在陳獨秀家裡結為夫妻。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王會悟負責會議後勤保障工作。

會議最後一天,有巡捕闖入會場,在門口望風的王會悟及時報告情況,會議馬上中止,代表們躲過一劫。

可會議還未結束,怎麽辦?王會悟又自告奮勇領著代表們前往自己家鄉,在嘉興南湖一條遊船上完成最後議程,為劃時代意義的中共一大畫上圓滿句號。

那艘在煙雲蒼茫、湖波浩渺中緩行的畫舫,從此成為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搖籃。嘉興這座城也因南湖遊船而成為中國革命聖地。

2015年,浙江省廣電局要求各地市台制定重大選題五年規劃,為建黨百年獻禮。當台領導決定將拍攝王會悟的紀錄片列入規劃,並將任務交給段欣時,她對這個歷史人物的了解,止於網上並不多的信息,只知道她來自水鄉烏鎮,是中共一大南湖會議衛士、“紅娘”,也是“一大”見證人中唯一一位女性,關於她因何得此際遇、此後命運選擇一無所知。

但憑多年電視編導直覺,這一定是一個有故事的女性。於是沒有多想,段欣接下任務。

此前,段欣已在嘉興電視台工作18年。1997年大學畢業入台時,正趕上電視台的高光時刻,在敬業認真的前輩引領下,段欣迅速進入專業狀態。

她歷經法治、幫助、新聞等欄目高強度工作節奏,先後擔任《法治經緯》《真情在線》《今日訪談》《冷暖人生》等專題欄目製片和主持,多年歷練,打下扎實基本功。

她尤其關注小人物,喜歡探究生命個體的不同情感。在做人物訪談幾年間,她保持著“往深想,往細拍”的特點,記錄近三百位在嘉興生活過的人物命運變遷。她深信,每個人內心都有夢想,每個人身上都有光芒。

後來,城市節奏越來越快,平實溫暖的專題節目日漸式微,娛樂綜藝節目大行其道。2013年,她所熱愛的人物專題欄目停辦,改為負責綜藝節目。

然而快餐式的熱鬧並非她追求,讓她念念不忘的,是一位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隱蔽戰線從事情報工作的老人。

她從報紙上得知嘉興海寧籍紅色女特工李雲健在的消息,立馬帶著攝製組趕到上海華東醫院,採訪時年92歲的李雲。一次訪問時間不夠,又去補充拍攝一次。

可創作還沒開始,團隊就隨欄目停辦而解散,採訪老人的素材就這樣擱置了兩年。直到2014年春,段欣在省裡一次業務培訓中受到專家鼓勵,於是下定決心重啟採訪拍攝。

她先後輾轉北京、上海、開封、武義等地,採訪毛岸英妻子劉思齊、原國家調查部部長羅青長之子羅援、中共隱蔽戰線領導人李克農嫡孫李凱城、“左聯”創始人馮雪峰孫媳方馨未等人,歷時半年多,錄製3000多分鐘素材帶,整理近20萬字同期聲。一部時長46分鐘的紀錄片《最後的特科》終於面世,獲得2014年度浙江省廣播電視政府獎長紀錄片一等獎,得到觀眾和專家認可。

這是段欣第一次嘗試歷史題材,一出手便戰績不俗。但老人家李雲沒有等到片子播出就駕鶴西去,這成為段欣心中永遠的遺憾。

“和老人家交談非常愉快,我去上海華東醫院拍攝時,特意送給她一件家鄉生產的褐色羊絨開衫,她很喜歡,高興地換上了。”段欣說,“老人期盼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片子播出,但這一願望落空”。

“《最後的特科》和《王會悟》之間有聯繫嗎?我仔細想了想,有,當然有,兩部主角都是女性,都經歷那個烽煙彌漫的戰爭年代,都在風雲際會中做出自己的選擇。”

段欣說,“她們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都曾活躍在上海,她們的朋友互相也有交織。採訪拍攝《最後的特科》過程中,積累不少經驗和歷史素材,對新民主主義革命這段歷史也有深入了解和思考。”以及,段欣並沒有對外提及的關鍵因素:信心。當一個人有這份信心,篤定的底氣就成為自身一部分,無需言說。

如同音樂高潮部分都有前奏一樣,王會悟在1921年夏天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節點,勇敢選擇擔當,並圓滿完成使命。

前期鋪墊概有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與進步人士保持密切聯繫並彼此信任,還有她性格的靈活、機智、勇氣等等。

而段欣認真、專業、執著,電視人的敏感,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車輪下人生命運的探究,還有她對“歷史題材必有其現實意義”的深信,都促使她走近王會悟。

這是屬於段欣的《王會悟》前奏。一如《王會悟》第一集海報上的注腳:世上的路有千千萬,惟願選擇去往心中理想的那一條。

追夢

——夢想是一種信仰,追夢人心中自有日月,哪怕雨雪風霜

以歷史鏡頭看,中共一大南湖會議那一天,是王會悟人生高光時刻。或許,王會悟那時那刻並沒想那麽多,當她坐在船頭望風時,也並不知道,以後嘉興會因為這條遊船而被歷史賦予紅色使命,紅船精神由此溯源。

人們知道王會悟是中共一大衛士,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她也是中共二大幕後功臣。

1922年7月16日,中共二大第一次全體代表會議在上海南成都路輔德裡625號召開,這個地方當時是李達和王會悟的家,代表們開會時,王會悟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大女兒在會場門口放哨。

當年的李達王會悟寓所,1959年被確定為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上海市文物保護部門。

2016年,當段欣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內漫步時,仿佛看到王會悟坐在弄堂裡影影綽綽的背影。

是的,自1921年出現在嘉興南湖遊船上之後,王會悟身影逐漸模糊,“李達妻子”成了她最顯著標簽。即便是主編黨內最早一份婦女報刊——《婦女聲》,即便參與創辦黨內第一個女子幹部學校——上海平民女學,她都以李達妻子名義出現。

更不用說,1932年以“王嘯鷗”名義創辦筆耕堂書店,在白色恐怖下出版發行一系列有影響的哲學和社會科學著作。

其中1937年5月李達的哲學著作《社會學大綱》出版後,她還想辦法將書寄往延安,毛澤東如獲至寶,反覆閱讀,並做了詳細的讀書筆記,稱這本書是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部馬列主義哲學教科書,在回信中稱讚李達王會悟“是真正的人”。

這些重大事件記錄在冊時,大都隻寫李達,王會悟只是協助李達的那個妻子。

段欣踏上尋找王會悟的漫漫長路。“嘉興的紅船精神,多少年來,有那艘船作為載體,但是說到具體的人,似乎還是很模糊。王會悟作為嘉興優秀兒女,為南湖遊船上那一天會議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可以說,她是歷史參與者,也是見證者,但是她後來的經歷和貢獻被人忽視了。作為紅船旁的電視人,我覺得有責任去發掘她,記錄她。”這是段欣的史學觀。

還有一個驅使這位女編導挖掘王會悟的原因是,她覺得王會悟的身影被李達的光芒遮蔽了。

中共一大召開時,王會悟年僅23歲,如此年輕的女性,在歷史重大時刻,能迅速判斷局勢,並果敢承擔轉移會址的任務。

從帶領與會代表們前往嘉興,到安排他們住宿,再至南湖租船,並借麻將掩人耳目,一系列行動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是有相當膽識和智慧的。

但這樣一個熠熠生輝的女性,此後面目都是以別人的妻子出現,這讓段欣不平:“那個時代的知識女性應該有獨立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光芒。”

段欣想方設法找到當年的《婦女聲》報,發現王會悟在上面發表了多篇文章,觀點分明,文筆流暢,邏輯清晰。尤其令人驚訝的是,她不但經常撰稿,還是該報主編,負責組稿、編輯。

“過去人們之所以認為《婦女聲》是李達、陳獨秀等男性領導創辦,可能因為流傳較廣的第六期平民女校特刊號裡,王會悟只是以女校學員身份發表了一篇感言文章,而大部分文章都是陳獨秀、李達、邵力子等早期共產黨員撰稿。

殊不知,除此之外其他幾期報紙,所有文章都是女性撰稿,而王會悟都以主編身份在報紙上跟讀者交流。”

段欣說,“越深入了解王會悟,越覺得她是有深度有厚度的人,也越堅定我要繼續往前走的信心”。

但前進路上困難重重,早在立項之初,段欣躊躇滿志去王會悟家鄉桐鄉做初調時,就發現人們對這個歷史人物關注度並不大,不僅因為她不是黨員,也未曾任職高官,還因為她在“一大”召開後人生經歷鮮為人知,尤其全國抗戰時期在貴陽國統區長達六年的經歷幾乎無人知曉……似乎每一條理由都羈絆段欣往前走。

有人勸她,桐鄉出去的歷史文化名人、高官很多啊,比如王會悟的親戚、著名作家茅盾,是新中國第一任文化部長;比如茅盾的弟媳婦張琴秋,是走過長征的女將軍、新中國第一任紡織部副部長;比如……人們列出一堆名人,似乎各個都比王會悟名聲響、影響力大。

家鄉人為什麽對王會悟這樣陌生?知道她的人又為什麽會對她有諸多質疑?這激起段欣的探索欲。

早年做過法治、調查節目的段欣並不迷信專家權威,只相信自己調查的真相。王會悟到底什麽地方被人誤解了?

“走到這一步,我的使命感又多了一層,為她正名的使命感。這已不是為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而是為了給黨的誕生地做一個扎實注腳。”

《最後的特科》中李雲老人的遺憾,段欣不想再感受第二次。於是,快馬加鞭,段欣加緊做搶救性挖掘,只想盡快把王會悟人生脈絡厘清楚,沒去想過程會多麽艱辛,也沒想過這條路能不能走得通。

有的事,如果前瞻後顧太多,反而做不了。幸好,與段欣有共識的人不少。桐鄉市委宣傳部了解段欣創作初衷後,當即決定參與這個項目,並很快給攝製組提供第一筆啟動資金30萬。

嘉興市委黨校領導聽說嘉興廣電集團要拍攝王會悟紀錄片,主動約見段欣,表示願意全力支持。

南湖革命紀念館向她提供有關王會悟的全部館藏資料,退休多年的老館長於金良專程給她送來當年兩次去北京採訪王會悟的回憶材料……

有這些鼓勵和信任,段欣信心和勇氣更足了。她再去桐鄉尋找線索,這一次,尋遍所有跟王會悟有接觸有關聯的人。

一輪又一輪訪談、調研後,她發現,與王會悟有過直接接觸的人,對她評價都非常高,樸素熱情、思維敏捷、平易近人。

對於她一生未曾入黨的問題,晚年王會悟有過解釋,她在上海建黨初期就曾提出入黨申請,但被陳獨秀拒絕,理由是暫時不考慮女性入黨。

1923年,李達因為在國共合作問題上與陳獨秀意見不合,又對陳獨秀家長製作風不滿而脫黨,這以後,夫妻二人歷經磨難顛沛,但始終堅持傳播馬列主義,並與黨組織保持著聯繫。

1949年12月,經劉少奇介紹,毛澤東、李維漢等人證明,李達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王會悟則一直以黨外人士身份做著對革命有益的事情。

在桐鄉檔案館,段欣找到王會悟1948年發表在《桐鄉民報》、《青鎮婦女》專刊上兩篇文章,其中一篇懷念逝去女兒的散文《哭點兒》,或許也是造成家鄉人誤解的一個因素。

不少人知道,抗戰期間,王會悟的大女兒在一家人西遷途中病逝,年僅十七歲,可王會悟在文章裡卻寫,女兒入伍以後沒有回來。有人據此認為王會悟不實事求是,但段欣不這麽看。

“這篇文章署名是‘一個母親’,並不是她本名,王會悟在文章中抒發的不僅僅是她個人對女兒的惋惜,還是抗戰中千千萬萬母親對逝去兒女的懷念。

藝術作品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她在文章中為女兒寫出一條更為光明的路,以此抒發心緒,寄托哀思與期望,並不能說這是謊言。”

憑著一個母親對另一個母親最深切的共情,段欣流著淚讀完文章,在字裡行間感受到王會悟對兒女的深愛、對祖國的深情,也看到一個母親的堅強和偉大。

但段欣深知,她要拍攝《王會悟》文獻紀錄片,不是劇情片。她讀懂王會悟,還需要找到更扎實的依據來證明王會悟,讓更多的人理解王會悟。

2016年9月,紀錄片《王會悟》攝製組在烏鎮拍攝

經過一年多前期調研,尋訪四十多位與王會悟有關的親歷人後代和黨史研究人員,查詢二十多家檔案館、圖書館,王會悟整個一生的脈絡基本清晰。

唯一卡點是王會悟在貴州花溪的六年。這六年,她與李達分開兩地,獨自一人培養一雙兒女,記錄幾乎是空白。

如果不把這六年經歷弄清楚,片子就難以貫通,人物也可能立不住。因為人物紀錄片,尤其是涉及黨史的歷史人物,精神要貫穿始終。

萬一這一段王會悟人生軌跡出現偏差,很可能就前功盡棄。段欣說,“那我們也只有尊重歷史,必須堅持把真相調查清楚”。

貴 州 調 研 艱苦,比段欣想象的還困難。

她找來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所有圖書館、檔案館、史志辦、政協文史委、婦聯等部門聯繫電話,挨個撥打詢問,期盼能找到一點蛛絲馬跡。

有兩個多月毫無進展突破,她曾沮喪懷疑,這條路到底能 不能 走通?最迷茫階段,她嘗試把自己帶入王會悟那個年代,她當年身處白色恐怖,遭遇的挫折、經受的苦難,要比自己深重很多吧?然後再把視線轉回到自己,現在這點困難,又算得了什麽?

“王會悟給予我很多力量。”段欣說,最苦悶時,她從王會悟身上汲取能量,南湖會議果敢擔當、創辦女報女校敢為人先、痛失愛女后堅強隱忍,都讓段欣覺得這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憑直覺,她認為王會悟在貴州花溪國統區六年一定不會寂寂無聞。

功夫不負有心人,打了上百通電話後,段欣在花溪找到突破口。花溪區黨史辦副主任黃依莉整理名人檔案時,看到過王會悟的名字,但當時只知道王會悟是中共創始人之一李達的妻子,對她過往經歷知之甚少。

聽了段欣介紹,她十分興奮,當即答應去檔案館做進一步查尋,終於在花溪檔案館民國檔案中,找到有關王會悟的原始檔案,順著其中線索,又找到王會悟兒子李心天在花溪清華中學就讀的相關資料。王會悟六年花溪生活漸漸浮現。

在花溪,王會悟遭遇人生重大變故,李達堅持去桂林廣西大學教書,長女夭折促使王會悟決心在戰亂中給另外兩個孩子一份安寧生活,讓孩子們有良好的讀書環境,堅持帶著子女留在花溪,患難夫妻就此分開。

彼時王會悟,四十出頭,成熟幹練,熱情知性。在白色恐怖籠罩的後方,幾乎沒有人知道她當年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和中共早期婦女運動所做的貢獻。

住在花溪的日子裡,王會悟沒有穩定收入來源,兒子李心天、女兒李心怡上學,母子三人生活十分拮據,一度靠典當度日,偶爾接受兄長資助。

儘管日子窘迫,王會悟卻沒有耽誤孩子們學業。兒子李心天以貴州學區第一名成績被搬遷至貴陽的湘雅醫學院錄取,女兒李心怡在抗戰勝利後考入金陵女子大學。

抗戰時期,花溪雖然遠離前線,卻是抗日救亡的一片熱土。王會悟沒有忘記身為進步人士的責任與擔當。

她擔任貴州婦女工作指導委員會委員兼花溪分會生活指導組及出征軍人家屬慰勞組主任,籌備建立貴築縣婦女會,舉辦婦女識字班,發動全縣婦女參加抗日救亡行動,開展募捐、慰問出征軍人家屬等活動,還暗中向進步學生傳播馬列主義,想盡辦法營救被國民黨當局逮捕的進步教師……

“這些有史料做證,不光有歷史檔案,花溪清華中學教師回憶錄中也有王會悟的身影,王會悟六年人生空白總算填補,她的人生拚圖完整了,她的信仰和追求從未改變,作為承載紅船精神的人物,可以立起來了。”段欣說。

2016年6月30日,掌握王會悟在花溪基本材料半個月後,嘉興廣電集團為紀錄片舉行莊重的開機儀式。

時任嘉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躍強現場宣布開機,副市長柴永強在開機儀式上對前期調研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希望攝製組繼續克服困難,“力爭把這部紀錄片拍成黨史大片、文化精品,成為宣傳我們黨的誕生地的一面旗幟,為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豎立新的豐碑”!

有關方面領導和專家為紀錄片《王會悟》開機揭幕

段欣帶領團隊沒有辜負厚望。開機儀式舉行兩天后,紀錄片就以系列片組得分第一的成績入選浙江省首批紀錄片公益扶持項目。

三個月後,該片又成功列入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壓力特別大時,我會運動舒緩一下,另外還有一個更有效的辦法,就是做事,特別投入地做。”段欣說,

“身處一片黑暗中,停下來會被黑暗吞噬,拚盡力氣往前走,就有可能走出來。”是的,想,都是問題;做,就有答案。就在持續尋找資料持續調研過程中,她有幸得到央視黨史紀錄片導演夏蒙的肯定,並邀請他擔任該片總顧問。

在夏蒙引薦下,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教授宋少鵬給予攝製組很大支持,並成為該片黨史顧問。

在紀錄片中集海報上,段欣寫道:“夢想是一種信仰,追夢人心中自有日月,哪怕雨雪風霜。”這是王會悟的人生寄語,再回看這一路創作的艱辛,這句話又何嘗不是段欣自己的寫照?

一個巧合是,王會悟在花溪歲月與段欣尋找王會悟的年齡幾乎吻合,都是四十有加,人生半程,經歷歲月洗禮而未曾失卻激情,哪怕雨雪風霜。

重生

——苦難是一場修行,堅持走出來,就會迎來生機

紀錄片開篇,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邀李達到香山夜談,特意讓李達寫信接王會悟到北平,“毛澤東和王會悟的友情,從中共一大開始,幾乎貫穿一生”,段欣說。

王會悟參與中共一大會務和警衛工作,與毛澤東等早期共產黨員相熟。

1921年8月,毛澤東與何叔衡、易禮容等在長沙創辦湖南自修大學,1922年底特邀李達回湖南任自修大學學長。

王會悟跟隨李達帶著出生八個月的大女兒離開上海來到長沙,與毛澤東、楊開慧夫婦一起住在清水塘,兩家比鄰而居五個多月。

毛澤東當面稱讚王會悟有魄力。當時還有個笑話:王會悟不知道當地水很缺,用缸裡喝的水洗了尿布。毛澤東風趣地說:“將來會有自來水。”

1945年毛澤東前往重慶談判時,專門抽時間與王會悟單獨見面會談。

1946年,王會悟自重慶返回家鄉烏鎮,與親友劫後重逢,見古鎮婦女依舊被封建思想束縛,深感憂慮,隨即與鎮上知識女性組建青鎮婦女會,積極開展婦女活動。

她曾在《桐鄉民報》開辟《青鎮婦女》專刊,呼籲婦女解放;曾去縣民教館作講演,宣傳婦女解放的思想。

直到1949年5月,李達和眾多民主人士應毛澤東邀請去北平參加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並將王會悟母女接去北平,李達和王會悟得以重逢。

“其實單憑她和毛澤東的私交,以及她為中共建黨所作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想要一官半職,真的很容易。”段欣說,“但她沒有,在政務院從事法制工作,平時也極少給孩子們說當年的光輝事跡,連離休待遇也沒要。

胸懷坦蕩,甘於平淡,96歲安然離世。她是有大智慧的人。”越了解王會悟,段欣越為她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也就越堅定把這部片子拍好、讓更多人看到的決心。

2016年4月,在嘉興本地調研結束後,還未正式宣布開機,段欣專程赴北京拜訪王會悟兒子李心天夫婦。

夫妻倆當時一個92歲,一個89歲。考慮到二老年事已高,段欣特意帶攝影團隊,在調研同時,也對二老進行搶救性採訪和記錄。

這次拍攝非常及時。等到整個項目調研結束,這年冬天,攝製組再到北京採訪時,李老已經因為生病而失去很多記憶,之前採訪素材成為支撐紀錄片的珍貴影像。

2016年11月,在完成前期調研基礎上,攝製組正式啟動一個多月的異地拍攝。由於採訪對象和拍攝點分布在常州、武漢、長沙、永州、貴陽、花溪、六盤水、重慶、天津、北京等多個地方,為提高效率、節約成本,攝製組準備沿著設定線路一口氣把這些地方拍完。

為此,段欣帶領團隊製訂周密詳細的拍攝計劃。可出發第二天,家裡傳來丈夫因心肌炎住院的消息。

“我不能回去,沿途所有採訪對象都已經約好拍攝採訪時間,而且大部分都是我溝通聯繫的。如果我改變行程,12人攝製組準備了一個月的拍攝計劃就要泡湯。”

為保證拍攝順利進行,段欣只能把對家人的愧疚和牽掛藏在心裡。還好家人都理解她,全家動員起來,輪流到醫院照顧病人、接送孩子上學,讓她安心在外面拍攝。

問及“女性在追求事業時,工作和家庭可以平衡嗎”?段欣說,“現代女性如果單把時間用在工作和家庭兩個方面,是可以兼顧的,兩者有一個動態平衡關係。

工作不忙時,多照顧一些家庭,為家庭多儲蓄一些情感,等到工作忙時,家人自然也會理解支持”。

外出拍攝採訪,輾轉幾個城市間,段欣采集到大量一手信息,比如武漢大學歷史學教授、《李達傳記》作者宋鏡明,華中科技大學哲學教授、《李達評傳》作者王炯華,給予她很多幫助。

丁玲生前最後一任秘書王增如女士,為紀錄片提供丁玲的珍貴照片和手稿影印圖片,很多是當年丁玲被捕前托付給王會悟保管的東西。

拍攝過程中,段欣有時也會想,一生追求婦女解放的王會悟是否也曾有過工作和家庭之間的矛盾?在那樣一個顛沛流離、烽煙四起的年代,王會悟為讓孩子有一個安定的讀書環境,選擇留在花溪,內心想必有過艱難選擇,而她也為此付出巨大代價,夫妻天各一方。

然而,王會悟在巨大人生苦難面前,並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望。每每想到王會悟,段欣就多了份力量。

在拍攝中,最難解決、也最花錢的是場景再現。

為了找到與故事發生地特徵吻合的場景,段欣領著攝製人員多次輾轉於上海、無錫等地影視基地勘景,最後趁著大劇組轉場空檔,租到理想拍攝場地。

一幢房子一天場租就要一萬多,為了節省經費,劇組必須充分利用房子內外空間布置不同場景,並在盡可能短時間裡完成拍攝任務。

為此,她們提前一個月開始制定拍攝計劃、督促製片準備道具。最瘋狂一次在上海車墩影視城,攝製組從凌晨4點進場,一直拍到晚上11點半,一天之內完成8個場景拍攝。

2018年1月,在完成所有拍攝任務後,紀錄片進入後期剪輯製作。此時,段欣女兒進入高考衝刺階段。

由於片子攝製是和蘇州傳視影視合作,後期剪輯製作在蘇州進行。為了不耽誤後期進度,同時又兼顧女兒情緒,4個月時間裡,段欣幾乎每天開車往返於嘉興和蘇州之間,早上7點把女兒送到學校,驅車一百公里到蘇州上班,晚上8點半從蘇州出發,再驅車一百公里趕到學校接女兒回家。

為了讓這部文獻紀錄片能夠經受住歷史檢驗,段欣緊扣每個細節、每條證據鏈,力求每句話都能找到史料支撐。

為了找到最佳結構和敘事方式,她拿著稿子到處請專家“把脈”,四易其稿,“2017年3月完成第三稿其實已經可以成片了,但我總感覺還不走心”。

最後在原中央電視台導演沙碧紅點撥下茅塞頓開,把之前拿捏不好的兩塊重要內容——王會悟與毛澤東友情以及與李達感情做了巧妙處理,並確定以毛澤東對王會悟關懷為貫穿全片線索,最後用毛澤東評價王會悟“是真正的人”,為全片作圓滿總結。

精益求精的追求,貫穿紀錄片始終,體現在拍攝製作方方面面。一部好的紀錄片除了要有思想,還要聲畫優美、賞心悅目。

段欣(左一)與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專家合影

當年創作《最後的特科》時因為經費不足、經驗也缺乏,所以沒有採用原創音樂配樂,這成了段欣心裡揮之不去的遺憾。這次用三年時間精心拍攝《王會悟》,不能再留下這樣的遺憾。

為了增強影片藝術感染力,段欣四處托人聯繫心儀作曲家,最後找到上海電影製片廠資深作曲家徐景新擔綱影片全部配樂作曲。她又煞費苦心找到國家一級演員宋春麗為片中王會悟的獨白配音。

創作路上真是越努力越幸運,眼看後期製作預算隨著標準提升越來越高,劇組的努力引起越來越多關注。省市兩級婦聯決定出資20萬協助這部反映浙江傑出女性的紀錄片,嘉興黨員電教中心和烏鎮鎮政府出資加盟協辦。在社會各界支持下,紀錄片後期製作得到充分保障。

2018年11月,段欣按國家廣電總局要求,赴北京參加廣電總局重大題材辦組織的專家審片。那一天,她發朋友圈:進京趕考。

三年多努力獲得專家組一致認可,又經過三個月打磨和完善,最終通過審查,拿到重大理論文獻片播出許可證。

苦難就是一場修行,堅持走出來,就會迎來生機。這句話,適用於王會悟,也適用於段欣。

2019年5月,三集文獻紀錄片《王會悟》榮獲浙江省第三屆紀錄片“丹桂獎”最佳系列片,6月入選國家廣電總局一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

緊接著嘉興電視台播出,在嘉興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電視收視率甚至超過同期播放的諜戰片,達4.4%,網絡推文點擊量達47萬。2020年七一前後,又在央視、浙江衛視先後播出,廣受讚譽。

對於段欣而言,讓更多人認識王會悟、了解王會悟,意義更為重大。

“王會悟也詮釋著紅船精神。開天辟地、敢為人先,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立黨為公、忠誠為民,這些詞放在王會悟身上高度契合。”

段欣說,“能夠拍攝完成這部紀錄片,讓王會悟模糊的身影在歷史中清晰,我很榮幸。而她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一部紀錄片,還有她面對歷史選擇的果敢擔當、面對磨難的堅韌豁達、面對人生的坦蕩淡然,以及始終忠於自己、忠於信仰的執著,這是我永遠的精神財富。”

茨威格在《人類的恆星戰役閃耀時》中有這樣一段話: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一旦出現,就決定了後世的進程。就像避雷針的頂端匯聚了整個電場,大量的事件總是集中在短時間內爆發。它們平日優哉遊哉按部就班地行進,卻在一個決定一切的時刻,一個決絕的肯定或否定的時刻,一個對眾生來說,無法逆轉的或早或晚的時刻,聚集在一起。

這一時刻決定了個人的生死,民族的存亡,乃至整個人類的命運。這句話似乎是王會悟的注腳。

偉大的瞬間降臨,王會悟恰好把握接住,偶然中又有必然,堅定的信仰、瞬間的判斷和意志力的堅韌,一個決定就能造就歷史長河中的閃光點,一段歷史佳話便得以成就。

段欣走近王會悟,走進她的精神世界。王會悟之後又走進段欣的生活,融入她的生命。兩代女性,相隔近百年,在《王會悟》這部紀錄片中相遇,交融。

她讀懂她,理解她,兩代女性的心靈圖譜在這一刻交相輝映,段欣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一個使命也找到了它所需要的人。

[本文刊於《中華兒女》雜誌2020年第13期]

持續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