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麽是莫高窟?你真正懂得莫高窟嗎?

浩蕩的 1500 年

從敦煌市出發,向東南行進 25 公里,經過一片荒蕪之地,綠洲出現。這個地方,就是莫高窟。

莫高窟的存在,承載了中國 1500 多年的歷史變遷和藝術積澱,也見證了最初的東西文化融合。

公元前 336 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被波斯派出的刺客殺死在女兒的婚禮上。他的兒子,20 歲的亞歷山大繼位,彼時,這位受教於亞裡士多德的年輕人,還不曾被稱作亞歷山大大帝。

兩年後的春天,他拾起父親征服波斯的夢想,率領 35000 人的軍隊和 160 艘戰艦,踏上了遠征東方的路途。公元前 330 年,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的龐然大物——波斯帝國——轟然倒塌,亞歷山大統治下的馬其頓帝國達到極盛。

戰爭的硝煙並非暗不透光,文化和藝術被包裹其中,熏染了被征服過的每一寸土地。出生於佩拉的亞歷山大雖然統一了希臘全境,而他本人卻成為了希臘文化和藝術的俘虜。征戰數年中,他的馬其頓軍團一直向東,將古希臘的優秀基因踏印在了帕米爾高原的山腳下。

400 年後,最早的佛陀塑像出現在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羅,它頭頂上的肉髻,像是希臘雕刻中的波浪式卷發,通肩式的袈裟更是與希臘經典雕塑中的長袍如出一轍。這些以希臘造型為基礎,同時融合了波斯和印度元素的藝術形式,被稱為犍陀羅藝術。

毫無疑問,這是最大規模的一次希臘化進程,但它並不在亞歷山大的預料之中。這位領導者更無法想象的是,東西融合的種子犍陀羅藝術將跨過大漠,繼續前行,並在那裡開出一朵絢爛無比的花——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的出現,有些奇幻。

公元 366 年的一天傍晚,行遊僧人樂尊偶見一面山崖上光芒四射,如現萬佛,受到感召,他便在崖下的岩壁中鑿出一個洞窟,修行於此。最初的這個洞窟極其狹小,只能勉強容納一人。

絲綢之路,為莫高窟的繁榮提供了契機。起源於西漢的這條商路,至魏晉已經比較通暢。這個時期,無論是由東向西還是由西向東,無論是取道路途較長的北部路線還是較為難走的南線,敦煌都是必經之路。

往來於絲綢之路的商人中,有許多是傳法的佛教修行之人。由西而來的,會駐足此地傳播佛法、翻譯佛經、開窟造像;向西而行的,也會在這裡歇息。敦煌,成為了繁盛之地。

而莫高窟距敦煌的人口聚集地不遠,這裡有適合開鑿洞窟的陡直崖壁,還有一條足以養活生命的小河,具備僧人靜修的條件。從此,一項延續了千年的偉大“工程”,在這裡悄然開始。

與中國其他石窟不同,莫高窟開鑿在礫岩上,不適宜雕刻,除了建築外,這裡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泥塑和壁畫。

畫師和工匠們根據自己對佛經、佛傳故事的理解進行創作,每一個塑像、每一幅畫都不同。而無論是盤腿而坐的佛像,還是色彩豔麗、鼻梁高聳的人物壁畫,它們最初都無一例外的受到了犍陀羅藝術的影響,西域色彩濃厚。

魏晉南北朝歷經 360 多年,政權頻繁更替,直到末年,莫高窟的創作者們才從純粹使用外來藝術風格,開始向本土化過渡。

北魏年間,太武帝為鞏固中原地位,開始滅佛行動。由於敦煌地理位置偏遠,不僅沒有受到滅佛令的影響,反而成為中原僧侶和教徒的避難所。他們把信念附在一斧一鑿裡,為莫高窟帶來了最初的繁盛,也開啟了中原風格的探索。

其中,以描繪釋迦牟尼前生——九色鹿王的壁畫《鹿王本生圖》最為知名,而童年的那部動畫片《九色鹿》(上映於 1981 年)就來源於此。

公元 581 年,楊堅篡奪北周政權,建立隋朝,結束了中原幾百年的動蕩,這個僅存在了 38 年的王朝共開鑿石窟 70 余座,就數量來說,並不算多,卻使窟中的中原風貌漸漸凸顯——豔麗的西域色彩被漸漸拋棄,整體色調趨於雅致,線條流暢,神態優美——為莫高窟的全面繁榮奠定了基礎。

在隋代的造像和壁畫中,有許多“黑臉”人物,這與當時所用顏料——鉛有關。

在中國,鉛的運用比較早,它通常以多種形態存在,其中橙色的鉛丹和白色的鉛白在壁畫中使用最多,而被氧化變色最為嚴重的就是鉛丹(其他朝代也存在顏料被氧化的情況)。

隋朝雖短暫,卻為唐的強盛積蓄了力量。公元 618 年,年僅 13 歲的隋恭帝楊侑禪讓皇位於李淵,自此,“大唐”的名號蔓延開來。

從中原而來的畫師和工匠們帶著唐朝的榮光,展現出了絕對自信的中國風格,其中,開鑿於盛唐年間的第 130 窟最為震撼,裡面有一尊耗時近 30 年才完成的通頂大佛,它高 26 米,雙眼微合下視,略含笑意,神情端莊慈祥,被稱為“南大像”。

有意思的是,為了解決觀者仰視“南大像”時所造成的視覺差,當時的工匠們有意將它的頭部做了放大處理,所以當我們站在這尊大佛腳下時,仍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面容。

“南大像”頂端的藻井,色彩淡雅,四邊圖案對稱,為北宋時期的畫師所做,用以襯托佛像的莊嚴神聖。

較小的泥塑中,當屬盛唐時期開鑿的第 45 窟最為精美。群像的正中是釋迦牟尼,他慈目低垂,面相豐圓,袈裟衣紋流暢,繪塑技法已臻完美。

分立兩側的近侍是兩大弟子。右側的迦葉老成持重,臉龐方正,眉頭蹙起,面部表情莊重肅穆,似乎正在冥思苦想。與迦葉相對的阿難則年青俊逸,他彎眉舒展,嘴角略翹,兩手自然合於腹前,神態恬淡恭順。

這兩尊塑像造型有別,情態各異,很好地突出了兩大弟子截然不同的性格,它們不但是唐代弟子像中的上品,也是莫高窟雕塑藝術中的佳作。

飛天,也極具中國特色。這個結合了印度佛教天人、中國道教羽人(古代神話中的仙人)和西域飛天的形象,在唐代完成了中國式演變,進入成熟期,藝術形象更是達到了最完美的階段。

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漸衰,公元 907 年,朱溫篡唐建立梁朝,史稱後梁。

唐朝的覆亡,帶走了莫高窟的輝煌。自此之後,中原皇室轉向內守,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從五代十國至元代,新開鑿的石窟數量不及唐代一朝。元代以後,莫高窟停止開窟,逐漸冷落荒廢。

到 14 世紀,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那條曾經繁華了幾百年的陸上黃金線及沿線遺跡大都被沙漠吞噬。幸運的是,那片小小的綠洲——莫高窟,大部分完好地保存了下來,那些如萬花筒般的壁畫,仍捕捉著東方與西方初遇時的風貌。

1900 年,藏經洞的發現,震驚了世界,莫高窟再次回到公眾視野中。

當年,居住在莫高窟的道士王圓籙為了將已被遺棄許久的部分洞窟改建為道觀,計劃進行大規模清掃。

當他為第 16 窟(現 17 窟)清除淤沙時,偶然發現了北側甬道壁上的一個小門,打開後,一個長寬各 2.6 米、高 3 米的方形密室呈現在眼前,裡面整整齊齊的疊滿了經書、絹畫和文獻——宋朝中期,新疆部分地區開始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僧侶預感到劫難發生的可能,於是把 4 世紀到 11 世紀的 5 萬多件佛教資料放在了 16 窟中——這些珍貴史料,在窟中一睡,竟是千年。

不幸的是,在清朝末年,朝廷自顧不暇,王道士多次上報均石沉大海。

幾年後,英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俄國人鄂登堡等西方所謂的探險家接踵而至,近 3 萬件文物被陸續運出國門。

令人吃驚的是,從斯坦因 1907 年進入敦煌到民國中後期的 1938 年,國內幾乎無人到過這座勝地,對於那裡發生的一切更是無人問津,難怪陳寅恪先生在後來的研究中,不斷歎息此事: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至今,莫高窟已經存在了 1500 多年,它用 735 個洞窟、4.5 萬平方米的壁畫、2415 尊彩塑,見證了歷史河流的浩蕩前行。

它的美與震撼力,無可比擬,如季羨林所說:“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再沒有第二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