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趙國擁有雄視天下的騎兵,一度拓地千里,為何最終會失敗

趙國可以稱得上是後期戰國七雄中,除秦國外,最有可能統一六國的國家。他們因為通過兵製改革,擁有了一支強大的騎兵,有了當時最先進的戰術打法。而且,他們文有藺相如、趙勝,武有廉頗、李牧,可以說一時人才濟濟,別的國家很難望其項背。同時,他們在改革兵製以後,確實很快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西破樓煩、林胡,北滅中山,開拓出上千里的土地。而且,還有個此消彼長的過程,魏國、楚國相繼衰落,齊國不思進取,韓國、燕國則瀕臨滅亡。

在這樣一種大好形勢下,照理,趙國應該非常強悍地戰鬥到最後,打敗其它諸侯國,統一六國的。為什麽最終卻是為秦國做嫁衣,讓秦國實現了的統一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分成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方面來分析。

一、客觀因素。

其一,趙國國力底蘊不足。

打仗,雖然在局部戰爭上,有輸也有贏。但是,放到全國性的戰爭上,比拚的其實還是國力。國力強大的,底蘊深厚的,就更有衝擊力。如果底蘊不足,就算可以打贏一兩場仗,最終還是失敗。

趙國在國力上,明顯比不上秦國。秦國有“百二”秦川之地,又有巴蜀之地,這兩個地方,為秦國提供了豐富的物資資源。秦國雖然發動了那麽多戰爭,但是,它從來沒有被打窮過。趙國的燕趙之地,也有一定的出產,但是出產根本無法供給長時間的戰爭輸出。

長平之戰,當時趙孝成王為什麽一定要廉頗趕緊出擊。當廉頗不出擊的時候,趙孝成王不惜換上毫無經驗但願意出擊的趙括,就是趙國的物資不夠。而最後趙軍也是因為在明顯缺糧的情況下,敗給了秦軍的。

其二,趙國戰略縱深不夠。

趙國的區位對於它壯大是非常不利的。它北面是匈奴,東面是齊國,東北是燕國,南面是魏國、楚國,西面是秦國。也就是說,它處於各諸侯國的包夾之中。它雖然可以破樓煩、林胡,滅中山,但是,這些其實都是小國或者是少數民族國家,當趙國和大國抗爭的時候,它就會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擊打,不給它繼續壯大的機會。趙武靈王剛剛繼位的時候,就受到了來自五國的夾攻威脅,這就是實際的例子。

之所以趙國在趙惠文王、趙孝成王期間,魏國、楚國、齊國這些國家並沒有聯合打它,是因為它在抗擊秦國。一旦它抗擊秦國成功,把秦國打敗,周圍的國家必然聯合起來包夾它了。

秦國不一樣,它的戰略縱深非常好。它有函谷關等天險防護,同時背後有一大片廣闊的區域作為後盾,而且秦國的後方非常穩固,不會給秦國製造什麽麻煩。事實上,六國根本就沒有機會打進函谷關。其實,就算六國打進了函谷關,他們依然不可能有什麽機會。

二、主觀因素。

趙國最後沒有統一六國,除了客觀因素外,也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主觀因素。

其一,趙國沒有進行制度改革。

趙國實行“胡服騎射”,進行了軍事改革。但是他們卻沒有進行制度改革,沒有和軍事改革配套起來。

趙武靈王晚年的時候,由於繼位問題,造成了後代的爭鬥,他本人也被餓死。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本的原因,就是趙武靈王沒有進行政治改革。當時的戰國,正在從奴隸製向封建制過渡,加強皇權,是這場政治改革的核心。但是趙武靈王卻實施分權製,想把王位給兒子,讓兒子鎮守國內,自己一心一意打仗。這樣做,一下引起了兒子們對權力的爭奪。而到了最後,趙武靈王又想把失去的權力奪回來。因此,這麽一鬧騰,最後搞得一團糟。

沒有像樣的政治改革,同時也沒有其它制度改革。趙國還是老樣子,根本就無法支撐它的南征北戰。

而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是一系列的全國性改革,涉及到軍事、政治、社會各個層面。改革做得非常徹底,這是趙國無法比擬的。

其二,趙孝成王急於求成而失敗。

趙國失敗的最大節點,無疑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讓趙國損失了45萬人,以至於大傷元氣。從此失去了和秦國較量的本錢。

這場仗的失敗,有趙括“紙上談兵”的因素。不過,根本的原因,還是趙孝成王急於求成。就當時來說,他還根本就不具備和秦國爭霸的能力,當時他就應該韜光養晦。在上黨郡提出想歸附趙國的時候,他就不該貿然答應。不答應,他就不會被迫和秦國作戰,被迫押上全部的軍隊和國力來打這場仗,最後出現斷崖式的變弱。

總之,趙國無法實現全國性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是無論如果,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參考資料:《史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