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西湖大學正式獲批設立 施一公擬應聘首任校長

秉承“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辦學定位

西湖大學正式獲批設立

本報杭州4月1日訊 (記者 馬悅 嚴粒粒) 4月1日,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教育部正式批複同意我省設立西湖大學。根據複函,西湖大學系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高等學校,為非營利法人,由我省統籌管理和指導。

創辦西湖大學是我省貫徹落實國家“雙一流”戰略決策部署,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高等教育強省戰略的重大舉措,有利於進一步優化我省高等教育資源的布局、結構,吸引和培養世界一流人才,提升創新引領能力。同時,設立西湖大學也是創新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機制的一項新舉措,對於我國探索政府支持下調動社會力量集聚一流學術人才、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西湖大學定位於研究型高等學校,主要開展基礎性、前沿科學技術研究,著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秉承“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聚焦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等方向設立一級學科,並注重學科交叉,力求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方面有所突破。學校從舉辦博士研究生教育起步,適時開展大學生教育,全日製在校生規模不超過5000人。目前,西湖大學首批19名博士研究生已入學,2018年計劃招收博士研究生130名。

西湖大學實行董事會長官下的校長負責製,學校同步設立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學校辦學治校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實把好學校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工作。

據了解,西湖大學採用基金會籌資的辦學模式,既有效地保證學校辦學的非營利性,又能發動社會力量更好地支持高校發展。學校辦學經費來源主要為舉辦者出資、辦學收入、競爭性科研項目經費及人才政策支持經費和政府扶持資金等,日常運行經費主要由西湖教育基金會承擔。

當前,西湖大學面向全球招聘領軍人才和青年科學家,前期已經開展了五輪面向全球的優秀人才招聘,簽約37名高水準學術人才,預計教師規模到2021年達到210人,到2026年達到300人。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解讀西湖大學——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加快“雙一流”建設

日前,教育部正式批複同意我省設立西湖大學。西湖大學將為年輕人創造一個盡情發揮才智的大舞台,也對我省的創新驅動發展和高等教育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省為何要建西湖大學?西湖大學目前進展情況如何?有哪些專業設定?招生要求有哪些?記者第一時間獨家採訪了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逐一解答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

記者:“高峰”數量不足、“高原”海拔不高,這是我省高等教育短板的集中反映,西湖大學的設立對浙江意味著什麽?

負責人:作為我省的突出短板之一,高等教育製約了我省創新驅動發展,與浙江在全國的地位不匹配,與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不匹配,與浙江人民期待在家門口上好大學的願望不匹配。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中用較長篇幅闡述了高等教育在創新驅動中的作用,首次提出要全面實施高等教育強省戰略。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有3個字詮釋了浙江高等教育發展的緊迫度——“超常規”,明確提出要超常規發展高等教育。

創辦西湖大學是我省貫徹落實國家“雙一流”戰略的決策部署,是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高等教育強省戰略的重要抓手,有利於進一步優化我省高等教育資源結構布局,吸引和培養世界一流人才,提升創新引領能力,可視為浙江高等教育實現彎道超車、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一步。同時,西湖大學的設立也是創新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機制的一項新舉措,對於我國探索政府支持下調動社會力量集聚一流學術人才、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記者:設立西湖大學的初衷是什麽?在前期籌備中,醞釀的過程是怎樣的?

負責人: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加快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充分利用和發揮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高層次人才在創新辦學、助力地方經濟發展中的優勢和作用,2015年3月,施一公、陳十一、潘建偉、饒毅、錢穎一、張輝和王堅7位學術知名人士向國家提出,希望申辦一所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機制的國際化高水準研究型大學。

2015年6月25日,杭州市政府與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簽訂《籌建西湖大學(籌)戰略合作框架協定》,標誌著西湖大學籌建工作正式啟動。2015年7月,7位倡議人組成了西湖大學籌辦委員會,並注冊成立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作為西湖大學的舉辦方。2016年12月10日,正式成立了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作為西湖大學辦學的依托主體和前身。2017年9月1日,浙江省政府正式向教育部行文商請設立西湖大學。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西湖大學建設工作,在各方面予以全力支持。省、市、區各級政府充分支持西湖大學建設,在校區建設等辦學條件方面予以保障,同時在科研平台、人才引進和辦學經費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省教育廳、杭州市及西湖區政府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班子,協同推進西湖大學的建設發展。

記者:作為浙江百姓家門口的一所高水準大學,西湖大學的辦學定位和目標是什麽?有哪些特點?

負責人:西湖大學是一所國家支持下的非營利性新型研究型大學,主要開展基礎前沿科學技術研究,堅持發展有限學科,注重學科交叉融合,著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西湖大學將按照“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致力於集聚一流師資、打造一流學科、培育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努力為實施科教興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高水準研究型大學作貢獻。

西湖大學以博士研究生培養為起點,著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計劃全日製在校生規模不超過5000人。目前,校際聯合招收和培養工作已經展開。在教育部支持下,西湖大學已與浙江大學、複旦大學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2017級博士研究生已正式錄取19名;2018級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也已啟動,計劃錄取130名。今後,學校將根據實際辦學條件和師資隊伍情況,適時開展本科教育。

西湖大學採用基金會籌資的辦學模式,既能有效地保證學校辦學的非營利性,又能發動社會力量更好地支持高等教育發展。學校辦學經費來源主要為舉辦者出資、辦學收入、競爭性科研項目經費及人才政策支持經費和政府扶持資金等管道,日常運行經費主要由西湖教育基金會承擔。

記者:西湖大學以博士研究生培養為起點,具體設定了哪些學科?如何圍繞“有限學科”進行辦學?

負責人:西湖高等研究院是西湖大學的前身。以西湖高等研究院為依托,西湖大學目前優先在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3個學科門類設立一級學科,堅持“有限學科”定位,注重學科交叉,力求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方面有所突破。

未來,為更好地形成學科交叉融合的學術氛圍,西湖大學將分批規劃設定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藥學、物理學、數學、化學、基礎醫學、電腦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等12個一級學科,但主要還是集中在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3個學科門類。

這些學科都是圍繞國家需求急迫、浙江亟待破題的領域展開建設。未來,學校將主要以這些學科為基礎引進一批世界級的人才,相信一旦一定數量的教授到位,就會形成特色鮮明的學科或學科群。屆時,西湖大學會根據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科交叉,凝練和細化學科方向,從而形成自身獨有的學科特色。

記者:西湖大學在校園建設、管理團隊、師資力量等方面的進展如何?

負責人:在教學設施方面,西湖大學目前設定兩大校區——雲棲校區和雲谷校區,分別位於西湖區的雲棲小鎮和三墩雙橋區塊。

其中,已完成提升改造工程的雲棲校區佔地66畝,建築面積10.6萬平方米,可滿足前3年博士研究生培養的需求;正積極落實推進的雲谷校區一期用地面積約1495畝,首期建設用地635畝,校舍建築面積約36.8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9萬平方米。目前,雲谷校區建設工程概念性方案設計已經確定,校園規劃調整批複、建設用地預審意見、可研報告都已完成,校園首期建設工程今年開工建設,2020年底完工並交付使用。

在管理團隊方面,西湖大學是一所由一批具有教育情懷的優秀科學家提出創辦的大學。落實科學家駐地辦學機制既是西湖大學得以籌建的基礎,也是辦成高水準大學的關鍵所在。

目前,西湖大學的幾位主要發起人中,施一公院士擬應聘西湖大學首任校長,將全職投入西湖大學辦學,負責大學的總體規劃和日常管理。另外,潘建偉、陳十一、饒毅、錢穎一等4位國內知名教授將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參與到具體的辦學工作中。

在師資力量方面,目前西湖大學已通過西湖高等研究院面向全球進行了5次學術人才招聘,已簽約37名高水準學術人才,預計到2021年教師規模達到210人,到2026年達到300人。

記者:下一步,我省還將對西湖大學給予怎樣的支持與保障?

負責人:西湖大學是一所國家重點支持下的新型大學,辦好這所大學將是一個重大的探索性實踐,也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研究、不斷創新的課題。我省計劃多措並舉,確保辦好這所家門口的新型大學,同時省政府將加強協調,指導杭州市和西湖區加快校園建設,完善設施設備,確保滿足辦學所需。

除了硬體方面,省、市政府將進一步加大經費扶持力度。前期,省、市政府已經明確了科研平台建設、人才引進和博士培養等方面經費支持政策,下一步省、市政府將根據西湖大學建設發展的各個階段實際情況,研究頒布具體支持政策,切實保障學校辦學所需。同時,省、市有關部門將嚴格執行民辦教育促進法相關規定,積極創造條件,全力支持和幫助西湖教育基金會拓寬籌資管道,並加強指導、服務和監管,確保基金會良性運行,為學校發展提供持續的資金保障。

政策支持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我省還將協調人力社保、教育等部門研究制定高層次人才引進、教師職稱評聘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同時幫助更好地解決高層次人才和博士後的住房、社保繳納、子女入學等問題,為西湖大學引進高端人才和高效運行創造條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