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減持、套現、白送控制權 歐比特實控人為何如此著急“離場”

財聯社(廣東,記者 徐學成)訊,歐比特(300053.SZ)可能發生的控制權變更事項引起市場關注。如果此次交易成行,頂著諸多學術和技術“光環”的現任實控人顏軍,就將失去他對一手創辦的公司的話語權。而隱藏在這樁交易背後的,則是顏軍自公司上市以來堪稱“瘋狂”的減持以及超過4億元的套現。截至目前,其解禁的限售股份幾乎已被拋售殆盡,而通過出讓表決權的方式將公司控制權拱手相讓,也不免讓人產生懷疑:顏軍如此著急“離場”,究竟是因為什麽?

解禁股份已被減持殆盡

根據歐比特方面披露的信息,格力金投此次拿下公司的控制權,采取的是收購其他股東的股份和獲取實控人表決權的方式。根據目前的股權分布情況,格力金投在收購其他三名股東的股份後,其持股比例最大可能超過14%。而目前,公司實控人顏軍的持股比例為12.72%,稍低於格力金投。鑒於顏軍是歐比特的創始人且自身是技術出身,格力金投僅僅高出2個點的持股比例,或許並不足以讓其拿下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但如果顏軍主動出讓表決權呢?那形勢就不同了。換句話說,格力金投能順利“入主”歐比特,靠的是公司現實控人“送禮”。而事實上,當顏軍在11月14“默契”地減持股份後,其手上可供流通的無限售條件的股份僅剩下281.333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只有0.40%。這就意味著,就算顏軍把這僅剩的一點流通股轉讓給格力金投,也不足以讓其坐上公司實控人的位置。於是,顏軍再次奉上自己的表決權,讓格力金投得以在低位吃進公司7個點的股權後,以一種幾乎“零成本”的方式將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徹底收入囊中。

但如果投資者們去翻閱一下顏軍在公司上市以來的持股比例變化,或許會對他以上的舉動表示“理解”。

根據歐比特招股書披露的信息,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顏軍持有的公司股份數量為3493.35萬股,持股比例46.58%。上市後,雖持股數不變,但持股比例被攤薄至34.93%。根據顏軍的承諾,在公司上市後36個月內,不轉讓所持有的發行前的公司股份。2011年,歐比特轉增股份10000萬股,顏軍持股數增至6986.70萬股,但持股比例依然是34.93%。2013年3月18日,顏軍所持有的1746.675萬股股份解禁,也正是在這一年,顏軍“迫不及待”地進行了3輪減持,持股比例也因此下降至27.93%。按照當時披露的價格計算,顏軍3輪減持合計套現7934.1萬元。

根據歐比特歷次公告披露的信息,在此後的2014年,顏軍亦進行了兩輪減持,合計套現近1.2億元。到2014年末,顏軍的持股比例下降至22.94%。2015年,歐比特增發後,顏軍的持股比例繼續被攤薄至20.72%。2016年開始,因為員工持股計劃以及公司其他管理層的增持,及至2018年末,顏軍的持股比例只有16.31%。而2019年7月和11月,顏軍又進行了兩輪減持,合計套現2.45億元,從而將其持股比例“成功”地降至12.72,%,為格力金投“入主”鋪平了道路。

顏軍持股比例變化(數據來源於歐比特歷年年報)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財聯社記者的梳理和測算,歐比特上市9年以來,顏軍通過頻繁減持套現的金額超過4億元。在此期間的2016年1月,或許是為“配合”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從而避免因頻繁減持給股價造成壓力,顏軍花了1500萬參與了計劃。而這,可能是作為公司創始人、實控人的顏軍,在公司上市以來唯一的一次增持行為。

而通過這樣“鍥而不捨”的減持,到公司控制權即將被“送”至珠海市國資委的前夕,歷年來陸續解禁的限售股幾乎已被顏軍拋售殆盡。

為何如此著急“離場”

顏軍,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畢業,計算機智能控制專業博士,曾於2009 年 4 月入選中共中央組織部“千人計劃”創業人才。2000年,顏軍回國創業,歐比特即告誕生。2010年歐比特登陸資本市場,成為第一家登陸創業板的IC設計公司。“技術派”出身的顏軍對自己一手創辦的企業如此沒有“牽掛”?以至於冷漠到要將控制權拱手相讓?

投資者之所以有這樣的疑惑,主要是因為市場對歐比特即將要展開的故事是抱有期待的。作為一家主要從事宇航電子、衛星大數據、人工智能業務的公司,顏軍為其選取的“賽道”精準地對標了近年來市場上最為搶眼的概念。而從歐比特對自己的定位來看,因其主營業務相對較高的技術壁壘,以及與國家戰略的契合度,公司大有要成為行業“獨角獸”的趨勢。

而對於這樣的疑問,一位分析人士認為,最合理的解釋只有:顏軍對歐比特的發展前景並不看好——他是創始人、實控人,真實的情況只有他最了解。而一位接近歐比特的珠海當地人士則對記者表示,歐比特的業務雖然有概念有故事,但由於宇航電子、衛星大數據等業務涉及到國家核心利益,其合作部門和客戶也多為保密機構,且在市場上還要與眾多“國字號”的科研機構、企業展開競爭,其實際產生的收益十分有限。

記者則注意到,在公開披露的財務報表中,歐比特並未對上述業務板塊的業績數據進行具體的披露,但從主營業務結構中,卻能找到一些依據。例如2018年,歐比特實現營業收入9.06億元,但SoC 芯片類產品、SIP 芯片類產品、系統集成類產品和衛星大數據產品合計貢獻的營業收入隻佔18.16%,還不及鉑亞安防業務(佔比42.09%)的一半。此外,無論是宇航電子還是衛星大數據業務,都具有前期投入大、回報期長的特點。數據顯示,上市以來,歐比特的研發支出已由2010年的1024.60萬元增加至2018年的6209.48萬元,營業成本和財務費用也是大幅上升,但公司歷年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基本都為負。

另一組數據則顯示,上市第一年,歐比特的基本每股收益為0.3130元,到2018年則只有0.1390元。相比之下,歐比特超過90倍的市盈率,或許已經讓顏軍有些“望而生畏”了。而上述接近歐比特的人士則指出,估值太高了,風險太大,作為實控人來說,找個“接盤俠”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只不過,此番出讓表決權和公司控制權,顏軍換來的難道僅僅是“脫身”?其中還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財聯社記者將繼續保持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