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華全媒+|神舟十四號飛船成功發射,這些故事值得銘記

6月6日午間,隨著天舟四號貨物艙艙門成功開啟,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為期6個月的在軌駐留也正式拉開大幕。後續,他們將開展空間站平台維護與照料、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艙段轉移等工作以及空間科學實驗、技術試驗,堪稱“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組”。

回顧此次神舟十四號飛船的成功發射,都有哪些令人感動的瞬間?又有怎樣的故事值得銘記?跟隨記者的視角,一同重溫發射背後的故事。

6月5日,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一場注定不平凡的出征

6月5日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朝陽熾烈,晴空萬裡,問天閣廣場上人頭攢動。出征通道兩側的群眾代表揮舞著手中鮮豔的國旗,等待著三位航天員的到來。

7時50分許,陳冬、劉洋、蔡旭哲緩步走出問天閣,人群立刻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三位航天員向大家揮手致意,眼眸中充滿了喜悅與堅定。

人群中,一位高呼加油的白衣男子格外引人注目,他是國家短道速滑隊運動員、冬奧冠軍武大靖。

“在冬奧會的時候,航天英雄在為我們加油。這次我代表運動員們祝福航天英雄們一切順利,平安歸來!”武大靖告訴記者。

冠軍相送英雄,征途注定不凡。航天員們乘車前往發射現場,在場所有人依然高歌著《歌唱祖國》,久久不願散去。

從1992年9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批準實施,到如今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直衝雲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走過近30載漫漫征程。

今年,中國空間站將完成在軌建造,而神舟十四號飛行任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出征前,劉洋的朋友圈更新了充滿力量的4個字:“準備,出發”;指令長陳冬也在朋友圈中盡顯鐵漢柔情:“還未離開,卻已開始想念,想念祖國,想念你……”

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廣場舉行。陳冬(中)、劉洋(右)、蔡旭哲即將開啟為期6個月的飛行任務。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最年輕乘組“有故事”

“神舟十四號乘組,年富力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黃偉芬說。

神舟十四號乘組3人均為“75後”,全部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他們也是我國載人飛行任務以來平均年齡最年輕的乘組。

其中,陳冬參加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劉洋參加過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蔡旭哲是首次飛行。這是中國載人航天飛行乘組第一次全部由第二批航天員組成。

他們進入太空之後,將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為基本構型的天宮空間站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開展“天宮課堂”太空授課及其他公益活動。

雖然有壓力,但他們身上更多的是完成任務的信心和決心。

“從年齡上看,我們乘組3人相對年輕,但我們有充分的準備、火熱的激情、十足的信心。”陳冬表示,他們3人已朝夕相處12年,並且經歷了兩年半的任務訓練,彼此越來越熟悉、配合越來越默契,做到了思想、行動、目標的統一。

作為我國首位女性航天員的劉洋,10年後再次出征,她希望自己一直心懷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國的榮耀寫滿太空。

6月5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畫面。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家國此刻共夢圓

出發前陳冬給孩子們布置了一項“作業”。

“孩子們說能不能帶我們上去,我說沒有票了,給你們留項作業。你們為什麽想上去,你們上去之後想幹什麽,回來之後我問問你。”陳冬說,王亞平回來時說“摘星星的媽媽回來了”,自己到時候就是“檢查作業的爸爸回來了”。

“在工作之餘,也會盡情領略太空美景,拍一拍美麗的地球和偉大的祖國、看一看長江和黃河、找一找親愛的家鄉。”蔡旭哲的話語間,飽含著對祖國和家鄉的深情。

“非常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們,是他們的愛與支持,讓我在向前的路上更有信心,更有勇氣,更有力量。”劉洋說。

“能把火箭送上天,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經歷過百餘次火箭發射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火箭指揮趙磊說,我對家庭的照顧比較少,主要精力都是放在了工作上,因為現在航天任務多,火箭一發接一發。咱們中國航天進步非常快,我心中無比自豪。

“之前我女兒出生時,家裡人怕影響我工作,直到後來在電視上看到任務成功,才告訴了我。”趙磊談及家人對他的支持,眼裡噙滿了幸福的淚花。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0號指揮鄧小軍在發射前告訴記者,一會兒發出“點火,起飛”的口令時,我一定要放聲去喊!因為這不是代表我個人喊的,而是代表每一位航天人和每一位默默支持我們的家人喊的。

進艙前,陳冬向左臂的國旗豎起大拇指。劉洋面向鏡頭,向親人和祖國,揮手,敬禮,比心!

家國此刻共夢圓。火箭從酒泉騰空而起,夢想向著星辰大海奔赴而去。

記者:宋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