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高產成為劫難:美洲作物究竟為非洲帶來了什麽

(圖片來源於網絡)

“高產”與“劫難,這兩個詞語初看之下扯不上半點關係:能讓人吃飽吃好,怎麽會是壞事呢? Cherniwchan和Moreno-Cruz即將刊出的研究告訴我們:在奴隸貿易盛行時期的非洲,高產作物的引入,一方面增加了人口貿易、提高了各地出賣奴隸的數量;另一方面,高產作物既沒有促進當地的經濟增長,也沒有減少衝突發生的頻率。

“哥倫布大交換”深刻改變了世界各大洲的作物類型,非洲也不例外。16世紀以降,歐洲人將玉米、木薯、甜薯等多種美洲作物攜入非洲。其中傳播最快者,是在西非登陸的玉米:17世紀時,玉米的種植範圍已深入西非海岸500公里有余;又100年後,玉米已成為了西非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其它美洲作物的傳播則沒有這麽迅捷:以甜薯為例,儘管葡萄牙人在16世紀時也將這一作物代入非洲,但直至19世紀,甜薯的種植範圍仍相當“零星”。

為何獨受鍾愛的是玉米呢?“營養產出-所需勞力”間的權衡可以解釋這一差異。一方面,如上圖所示,部門面積上玉米產出的熱量相對較高;另一方面,相比其它作物,種植玉米需要投入的勞力較少。作者引述非洲農史方面的研究文獻說明:在當時可選擇的各類糧食作物中,考慮收獲、貯藏和運輸等生產環節在內,種植玉米所需的勞力是最輕的。此外,玉米還具備耐貯藏、易運輸、未成熟時亦可食用、抗雨水及禽害等較為獨特的優勢。

鑒於玉米在各類美洲作物中的獨特作用,作者選取玉米作為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文章為此收集了多種數據:首先,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作物適種度數據的基礎上,作者構建了各國內部玉米及其它美洲作物的適種度;其次,從Nathan Nunn等學者的先行研究中,作者獲取了各國各時段的人口、衝突及奴隸貿易資訊;最後,文章還收集了各國各時段的城市化率等指標。以上構成了一套綿延近千年的面板數據。

由於玉米引入各地的具體時間已很難考證,文章轉而利用前述面板數據,估計以下互動項對經濟發展及奴隸貿易等指標的影響:“反映各國適種玉米的面積多寡的指標”乘以“是否位於1700年之後”。18世紀上半葉是玉米在整個非洲“開花結果”的主要時間段。控制初始發展水準、崎嶇程度、到海岸距離、瘧疾及昏睡病、時間及國家固定效應等諸多指標後,若互動項系數為正,則引入玉米產生的影響為正;若為負,則說明引入玉米的影響為負。

估計結果如下:首先,1600-1900年間,玉米的引種平均而言導致當地人口密度上升22%,大致可以解釋同一時期人口密度上升中的23%;其次,同一時間段,玉米引種平均而言導致當地奴隸出口數量提高24%,大致可解釋同一時期奴隸貿易擴張中的7%。值得注意的是,玉米對人口密度的正面作用隨時間推移而增強,對奴隸貿易的推動則是先增強後減弱;最後,對同時期的城市化率及衝突頻率,玉米的引入沒有帶來顯著的變化。

圖2 前述互動項系數的歷時變化。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系數大小,虛線代表95%置信區間

文章對前述結果做了多種穩健性檢驗。首先,以引入玉米之前的數據做安慰劑檢驗,結果保持一致;其次,考慮其它美洲作物的引種不會影響前述結果;再次,無論是適種度還是衝突,作者都在回歸中運用了幾類不同的指標,結果均保持一致;最後,引入“本地作物”等多種控制變量亦不會改變估計結果。

總之,在當時的特定條件下,高產作物沒有為非洲帶來我們期待中生活的安寧與富足,反而帶來了更多的奴隸。這一結果也與之前Nunn與Puga的研究遙相呼應:在奴隸與殖民貿易盛行的年代,那些崎嶇的地域反而有優勢——外來者難以在這些地方大肆攫取,伴隨沃壤的反而是禍亂。這些意味著:技術的進步並不當然帶來生活水準的提高;具體到技術能否惠澤大眾,制度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文獻來源:Cherniwchan, Jevan, and Juan Moreno-Cruz. "Maize and precolo年l Africa." Forthcoming,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量化歷史研究”公眾號由陳志武(香港大學馮氏基金講席教授、原耶魯大學教授)和龍登高(清華大學教授)及其團隊——林展(中國人民大學)、熊金武(中國政法大學)、何石軍(西南財經大學)、黃英偉(中國社會科學院)、彭雪梅(清華大學)等人負責。向學界和業界朋友,定期推送量化歷史研究經典、前沿文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