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世界杯

  ▲圖:東方IC

  

  你可能在四年一度的狂歡(通常是深夜)中度過了自己的小學、中學、大學生涯;這期間,你可能經歷了初戀、結婚、生子,甚至父母的離開、自己的老去……

  

  

  冰川思想庫研究員 |陳季冰

  

  我曾經在黑白或影像模糊的紀錄片裡見識過貝利、克魯伊夫、貝肯鮑爾這些老一代球王的英姿,我也曾在現今的電視採訪中看到過他們滔滔不絕地發表對足球與這個世界的見解。但對於我來說,大概只有馬拉多納才是真正的球王,因為他的綠茵生涯與我的生命旅程是一體的。

  這些年來,國際足壇上不斷湧現出來一茬又一茬的超級球星。套用一句老話,“江山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然而,也許是因為年齡的緣故,當我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本屆世界杯揭幕戰——乏善可陳的俄羅斯對沙特的比賽——時,我的精神完全沒法集中在當下。過去30多年裡那一幕幕精彩瞬間魚貫而來,填滿了我的心緒。

  

  ▲圖:東方IC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世界杯,曾經承載了我這一代人的青春旅途,如今又豐滿了我們的記憶。

  1982年,西班牙

  關鍵詞:羅西,帽子戲法

  1982年在西班牙舉行的那屆世界杯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中央電視台第一次直播了其中的幾場比賽。那也是我第一次看世界杯直播,那年我念初中二年級。那時黑白電視機還剛剛進入中國城市家庭,電視衛星信號也很不穩定,比賽中途經常因各種原因中斷。有許多場次,遇到90分鐘不能分出勝負的淘汰賽,央視總是會因為沒有購買延長賽的衛星轉播信號而戛然中止直播……

  我至今仍然認為,那一屆的巴西隊堪稱史上最豪華的“夢之隊”——濟科、蘇格拉底和法爾考組成了它的“夢幻中場”。被稱為“白貝利”的濟科在小組賽中射入紐西蘭隊的那粒倒鉤球,是我在世界杯上看到過的最漂亮的教科書般的倒鉤射門。

  當然,那一屆的世界杯屬於意大利人羅西,他憑借著個人出色的表現(門將佐夫也功不可沒),帶領意大利隊連克巴西、阿根廷、西德等勁旅,一舉奪冠。自那以後,意大利足球隊便在中國擁有了廣大的忠實球迷。據我個人的觀察了解,中國球迷中,喜歡德國隊的應該是最多的,喜歡意大利隊的大概可以排第二,但意大利隊粉絲的忠誠度比德國隊粉絲更高。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意大利隊隊長佐夫從西班牙國王胡安·卡羅斯手裡接過獎杯(圖:東方IC)

  在那一屆世界杯中,第二階段分組賽意大利隊3:2力克奪冠熱門巴西隊的比賽(羅西在那場比賽中連進三球,完成“帽子戲法”,後來很少有人再能夠在世界杯賽場上在一場比賽中連進三球),以及淘汰賽中西德隊通過延長賽和點球擊敗普拉蒂尼領銜的法國隊的比賽,大概可以列入世界杯歷史上最經典賽事。

  1986年,墨西哥

  關鍵詞:馬拉多納,“上帝之手”

  那一屆的墨西哥世界杯應該是中國人投入巨大的熱情全面關注世界杯足球賽的頭一回。非常可惜的是,那年我正好遇上高考,世界杯比賽的時候又是我複習衝刺的最後階段。所以我一場直播都沒有看,都是高考結束後看的錄播回放,效果自然大大遜色。

  但即便如此,我依然認為,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是這一“世界第一賽事”舉辦以來最精彩絕倫的一屆,今後也不可能被超越。原因只有一個:天降一代球王馬拉多納。

  在對英格蘭隊的淘汰賽中,個子只有一米六幾的馬拉多納先是在大漢如雲的英格蘭隊禁區中打入一粒明顯是手球的“頭球”。事後,他死乞白賴地將它說成是“上帝之手”幫他打入的。然而,到了那場比賽的下半場,世界足球史上最令人銘記的巔峰時刻出現了:馬拉多納從本隊禁區前不遠處帶球長途奔襲數六、七十米,連過六位英格蘭球員,打入致勝的第二球。這是世界杯史上排第一的最佳進球,這是所有人的共識,這粒入球也幫助馬拉多納奠定了不可動搖的球王地位。

  在足球領域,馬拉多納是一個幾百年才能出一個的天才,是被上帝選中的人。其他再出色的球星,與馬拉多納之間都橫亙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只有馬拉多納能夠單憑一己之力創造歷史,這就是才華與天才之間的本質區別。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阿根廷與英格蘭的1/4決賽中,馬拉多納用手將球攻入了英格蘭隊的球門(圖:東方IC)

  那屆世界杯上還有兩場蕩氣回腸的比賽:一是法國隊通過延長賽和點球擊敗巴西隊的那場淘汰賽,那是一代巨星普拉蒂尼對濟科的勝利;另一場是阿根廷隊3:2力克魯梅尼格的西德隊的那場最後決賽,這是我所看到過的最高水準的世界杯決賽。

  1990年,意大利

  關鍵詞:(空缺)

  

  從那一屆開始,逢世界杯我幾乎每場必看,儘管我算不上什麽狂熱球迷。

  那一年正好我從同濟大學畢業,而且世界杯開賽的那會兒,我已經拿到了複旦大學新聞學院的第二學位錄取通知書,所以心情很輕鬆,看了所有比賽。

  很遺憾,那是一屆總體水準很低的世界杯。正是從那屆開始,功利的防守反擊戰術一統天下,場均進球數急劇下降,足球比賽變得難看、甚至醜陋。衛冕冠軍阿根廷隊的拙劣表現就是一面鏡子,它靠的只有鐵桶陣加抓對手漏洞投機反擊這一招。

  然而運氣就是這麽眷顧阿根廷隊,它竟然一路跌跌撞撞闖進了最後決賽!可能是裁判都看不過去了,在那場可以說是“最差水準決賽”中,他判給了馬特烏斯率領的聯邦德國隊一粒點球,將後者送上了冠軍寶座。或許冥冥之中那的確是屬於德國人的時刻吧?此前一年,柏林牆被推倒;此後幾個月,兩德統一。歐洲進入了新時代。

  但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終究沒有給我留下什麽難忘的印象。我覺得唯一的亮點是斯托伊科維奇帶領的南斯拉夫隊,在淘汰賽中,它在開賽不久便被罰下一人的情況下圍著衛冕冠軍阿根廷隊猛攻不止,把馬拉多納的球隊打得狼狽不堪,只可惜最終一球惜敗。

  1994年,美國

  關鍵詞:巴喬,羅瑪利歐

  1994年世界杯時,我已經工作了,在文匯報當記者。那屆世界杯在美國舉行,許多比賽我都是一大早爬起來看的。

  那屆賽事雖然整體水準比1990年的世界杯有所提高,但總的來說也只能用平庸來形容。巴西隊在時隔20多年後第四次捧得大力神杯,靠的只是穩健的防守。你想,一次冠亞軍決賽都是靠互罰點球來分勝負的世界杯,能好看嗎?

  除了巴西隊3:2戰勝荷蘭隊的那場淘汰賽還算扣人心弦,我覺得那屆賽事幾乎沒有什麽值得回味的地方。有人或許會說,在預選賽中淘汰了老牌勁旅法國隊的保加利亞隊,是一個意外的驚喜。這支名不見經傳的東歐球隊最終竟然打入了四強!而且還淘汰了衛冕冠軍德國隊!

  在那個星光黯淡的時代,英俊的意大利隊頭號球星羅伯特·巴喬以及巴西隊的“獨狼”羅瑪利歐是那屆美國世界杯上的耀眼明星。不過我始終覺得,與其說他們倆球踢得有多好,倒不如說他們倆都具有某種很能吸引人的獨特氣質。

  

  ▲1994年美國世界杯,羅伯特·巴喬罰失點球,屈居亞軍(圖:東方IC)

  

  1998年,法國

  關鍵詞:齊達內

  1998年世界杯的時候,我剛結婚不久。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自己的小家庭裡看球,可以呼朋喚友熬夜狂歡,完全用不著考慮父母家人。那是一段快樂的年輕時光,相信許多人都有與我相同的經歷感受。

  以我之見,那屆賽事的總體水準比前兩屆要好很多,雖然防守依然是重點。驕傲的法國人終於借助主場之力首次奪冠,還打破了世界杯冠軍一直由巴西、阿根廷、意大利和德國四支球隊輪流坐莊的老黃歷。另外,蘇克和普羅辛內基領先的東歐新貴克羅地亞隊,是這屆比賽中最大的驚喜。

  但齊達內才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他的大將風度和穩定表現讓法國隊第一次成為一支“王者之師”,這是一代巨星普拉蒂尼都沒有完成的歷史偉業。我的朋友及以前的同事、著名的新榜創始人徐達內就是這位身高馬大、技術嫻熟、視野寬廣的法國球星的狂熱粉絲,但不知道為什麽,我對齊達內總是產生不了什麽強烈的喜愛。

  兩年以後,齊達內率領的法國隊再接再厲,拿下了歐洲冠軍。

  2002年,韓國、日本

  關鍵詞:中國隊,亞洲,合辦

  2002年世界杯開賽前幾個月,我離開了已經工作了10年的文匯報。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跳槽,新的職業又充滿變數,因此那段時間心情相當複雜。

  要說這一屆世界杯,有三個顯著的特點:第一,這是世界杯首次在歐洲和美洲以外的大陸上舉辦;第二,這是史上第一次由兩個國家合辦的世界杯;第三,這還是中國國家隊史上首次打入決賽階段,對於中國球迷來說意義重大。當然,也是唯一一次。

  

  ▲2002年韓日世界杯,中國VS巴西(圖:東方IC)

  但那屆世界杯也沒什麽太多值得回味的內容,實力平平的巴西隊第五次奪冠,成為史上第一支“五星球隊”,那是因為其他球隊更弱。韓國和土耳其兩支球隊打入四強,令人相當意外,但前者是靠了裁判的一再幫忙。

  對我個人來說,擁有路易斯·菲戈、魯伊·科斯塔、保羅·索薩、費爾南多·庫托等“黃金一代”的葡萄牙隊未能取得好成績,是令人頗失望的。那時的葡萄牙隊踢法流暢華麗,然而他們躊躇滿志而來,灰頭土臉而歸,正深刻地印證了這樣一個道理:現代足球不需要藝術才華,需要的是功利。

  2006年,德國

  

  關鍵詞:(空缺)

  2006年德國世界杯是一次幾乎沒有任何冷門的賽事,除了冠亞軍決賽——素來不善點球的意大利隊居然依靠點球擊敗了被普遍認為心理素質最穩定、因而素來擅長罰點球的法國隊,成為繼巴西隊之後,又一支贏得過3屆以上冠軍的國家隊。

  但我還是堅持認為,從實力和技戰術水準來看,意大利隊能夠力壓主場作戰的老對手德國隊,是實至名歸的。在足智多謀的老帥裡皮的調教下,那一支意大利隊雖然沒有什麽出挑的球星,但它的打法平衡而全面,進攻和防守不僅組織有序,而且簡潔高效。在其他球隊也沒有什麽高人一籌的巨星的情況下,意大利隊的整體戰術就顯現出了威力。

  那年夏天,我在剛成立沒幾年的東方早報工作,對我們這一代媒體人來說,那也是傳統媒體最後的輝煌時刻。那時我們經常沒日沒夜地在報社討論選題、做版面……工作之餘,東方早報的同事們也基本分成了“意大利派”和“德國派”兩個陣營。

  我是堅定的“意大利派”,決賽前押注,贏了當時報社另一位副主編的一頓飯局。

  2010年,南非

  關鍵詞:非洲,西班牙時代

  2010年的世界杯誕生了兩個“史上第一”:首先,世界杯決賽階段比賽在南非舉行,這是它第一次在深愛足球的非洲大陸上舉辦;第二,如日中天的西班牙隊挾2008年新科歐洲冠軍之餘威,在眾矢之的下幾乎無可爭議地奪得冠軍,也為世界杯冠軍殿堂裡增添了一張新面孔。

  其實,西班牙足球隊歷來就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強隊,它在2008年以前也曾經奪得過歐洲冠軍,在對陣德國等老派強隊中的戰績也可算得上優異。但在此之前在中國,西班牙隊的球迷不算多。我猜想,這主要是因為崇拜強者和鬥爭的現代中國人認為西班牙隊踢得不硬朗,身上缺乏國人特別喜歡的那種“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吧?

  

  ▲2010年南非世界杯決賽,西班牙1∶0荷蘭,奪冠(圖:東方IC)

  但我屬於極少數堅定的西班牙球迷,我還認為,自從2008年歐洲杯以後,世界足壇就進入了“西班牙時代”,今天依然如此。

  在巴塞隆納俱樂部的引領之下,西班牙足球開創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技戰術潮流。雖說西班牙球員個人技術都細膩而精湛,但在球場上,西班牙隊踢得並不流光溢彩、也不令人讚歎。相反,它那種慢條斯理、倒來倒去的沉悶踢法讓觀眾在絕大部分時間裡昏昏欲睡。用國術的術語來作比較,看西班牙隊踢球仿佛是在看人打太極拳。

  然而,鼎盛時期的西班牙隊那種密不透風的壓迫式踢法往往能夠讓對手無時無刻不精神緊張、心情焦慮,而且總是處於被動和壓抑中,難以盡情發揮出自己的實力,最終自然也就難免不敗下陣來。這得益於西班牙人對控制球的高超悟性,你連球都拿不到,還談什麽發揮?

  球場如同賽場,從來就是有勝有負,沒有什麽常勝將軍。但作為一個也算比較資深的球迷,我認為世界足球技戰術歷史上只有兩次真正的“革命”:第一次是上世紀70年代荷蘭人發明的“全攻全守”;第二次就是新世紀以後西班牙人開創的這種風格,我稱之為“拉網式的全場控制”。荷蘭人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在足壇贏得了“無冕之王”的美譽,西班牙人比荷蘭人更幸運一些,他們奪得了歐洲和世界的雙料冠軍。

  2014年,巴西

  關鍵詞:(空缺)

  我從來就不是德國隊的球迷,但我得承認,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上,德國隊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那是世界杯比賽在時隔40多年後重回足球王國巴西,但在半決賽中,擁有主場之利的巴西人竟然被德國隊以7:1橫掃,打得潰不成軍、顏面盡失。想來這對於巴西人來說,是比一場經濟危機更令人痛不欲生的慘劇。在隨後的決賽中,德國隊繼續令人信服地戰勝了實力正在顯著回升的阿根廷隊,從而打破了世界杯歷史上的一個魔咒:歐洲球隊從來不能在美洲大陸上舉行的世界杯比賽中奪冠。

  然而,作為西班牙足球風格的擁躉,我還想堅持說,德國隊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一大半是因為它很好地學習借鑒了西班牙人發明的先進技戰術。如果不是引進了瓜迪奧拉這樣的一批西班牙教練,德國足球或許依然勇猛有余而靈巧不足。缺乏想象力的中國電視解說員們喜歡用“德意志戰車”之類古怪的名稱來形容德國足球隊,這部過去略顯笨拙的“戰車”如今配上了“伊比利亞發動機”,所以才得以所向披靡。

  在“學生”春風得意之時,作為“老師”的衛冕冠軍西班牙隊卻在小組賽中即被淘汰出局,而且還慘遭老對手荷蘭隊5:1的羞辱,真可謂“四年河東、四年河西”,令人唏噓!

  巴西世界杯也是我觀看世界杯直播的個人歷史中的一個分水嶺,從那一屆開始,除了極少幾場比賽,我基本不再熬夜看球。現在,即便是四年一次,即便是再精彩的球賽,也不會是我可以為之放棄其他任何事情的頭等大事。我想,這就是人生不同階段的故事重點。

  ......

  

  ▲圖:東方IC

  到本屆俄羅斯世界杯,我們中國球迷有機會觀看世界杯,正好是第十屆。

  對於一個真正的球迷來說,四年複四年,一屆又一屆的世界杯,總是與個體的許多難忘經歷交織在一起。你可能在四年一度的狂歡(通常是深夜)中度過了自己的小學、中學、大學生涯;這期間,你還可能經歷了初戀、結婚、生子,甚至父母的離開、自己的老去……

  親愛的讀者,此刻,當過往的一幕幕像潮水般地閃過我的心頭時,我非常渴望與素昧平生的你一起回憶那些年我們共同追過的世界杯。世界杯賽場上那一個個難忘的瞬間,連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構成了我們人生的寶貴精神財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