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唐帝國為何以“唐”為國號?襲承晉國地理概念

很多人覺得奇怪,像唐朝這樣的大帝國,為何起了一個小國“唐”做國號?曾有過這麽一個誤解:隋朝、唐朝這兩個大帝國,國號都源於春秋時的小國。隋朝的國號確實源於小國——隨(湖北隨州),但唐朝的國號卻不是源於小國——唐(湖北隨州、棗陽附近)。恰相反,唐朝的國號,源自於江湖上響當當的大國——晉。

唐朝和晉國有關係?太有關係了。“唐”,最早指的是一位歷史上地位非常崇高的人物——堯。堯是三皇五帝之一,古人尊稱某個賢明的統治者,必稱之曰“堯舜”或“唐堯虞舜”。由於時間過於遙遠,關於堯帝於“唐”,“唐”在哪,在山西境內有兩種說法。一、“唐”位於山西太原,後來遷都於平陽,也就是現在的山西臨汾。二、“唐”一開始就位於平陽,並沒有在其他地方定過都。另外,還有河北唐縣。

堯的都城,不論是太原還是臨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二城東邊都是太行山,西邊都是呂梁山,汾河從兩山之間穿行,形成了太原盆地與臨汾盆地。這樣雄偉闊大的地勢,稱為“唐”,是沒有爭議的。 何為“唐”?“唐”的本意是在道德上堪稱偉大人物的言談,有豪放、大氣、浩蕩之意。

堯的後人劉累世居於唐(學術界一般認為“唐”位於山西臨汾東南的翼城),直到周武王滅商。周武王駕崩後,周成王姬誦即位,約在公元前1035年,唐國發動針對西周的叛亂,要把周朝勢力從唐國趕出去。可唐國很弱小,根本不是西周對手,很快就被周公滅掉了。堯唐的後裔被西周強行遷到了杜(陝西麟遊附近),方便定都鎬京(陝西西安附近)的西周就近監視。

唐國位於河東的汾河谷地,這裡水美地肥,周邊有很多部落。西周雖然滅唐,但各部落對西周依然心存疑忌,各自觀望。汾河谷地是西周控制東方的重要支點,不能再出現問題,必須派一個信得過的人去鎮守。派誰去呢?周成王與周公都看中了一個人——姬虞,周成王同母弟。

著名的“剪桐戲弟(君無戲言)”的故事之後,姬虞來到了汾河谷地。姬虞成為姬姓唐國的第一任國君,就是著名的“唐叔虞”。春秋時大名鼎鼎的晉國,其實就是唐國。唐叔虞治理唐國時,境內大治,周邊部落對唐國都非常敬服。唐叔虞去世後,即位的晉侯姬燮,因為境內有晉水,於是將國號由“唐”改為“晉”。有人說《詩經》有秦風、齊風、魏風、鄭風,為何沒有晉風。其實,《詩經》中的“唐風”就是晉風。

至於湖北隨州境內的唐國,爭議不斷。一般有幾種說法:一、西周滅堯唐後,遷其後裔於南方之唐;二、西周並沒有滅唐,而是把堯唐後人以和平的方式遷到南方之唐;三、改唐為晉的姬燮子孫,有一支遷到了南方之唐,與楚為鄰。

不管南方之唐的來源如何,南方的唐國都是個實力弱小的諸侯國。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與伍子胥、孫武共滅楚,唐國就出兵幫助過吳國。不過,第二年,也就是楚昭王十一年(公元505年),復國後的楚國就把南方之唐滅掉了。

李淵、李建成、李世民建立的唐朝,從地緣上看,與曾稱為“唐”的晉國關係更深。晉國控制汾河谷地,而李淵於隋大業十三年(617年)起兵時,就出任太原留守,控制區域與晉國差不多。

李淵定國號為唐,是因為自己的祖父李虎在北周時為八柱國之一,封唐國公,李淵以祖父的封號為國號。但李虎的這個唐國公,應該不是指南方的唐,至少李淵不承認。隋煬帝楊廣任命李淵為太原留守,李淵心中狂喜,他對次子李世民說:“唐是我們的封國,今天皇帝派我們到太原,這是天意授我,不可不取。”

可見,李淵建立的唐朝,襲承的是北方“唐”的歷史與地理概念。北方唐,其實就是晉國,公認的春秋超級大國,司馬氏建立的晉朝(265--420年)曾統一天下。無論是晉國還是晉朝,氣勢都非常宏大,李氏父子志向遠大,他們渴望再建立一個偉大的“晉”。只是晉國、晉朝已出過,唐朝再用晉為國號就不合適了。另外,堯帝的唐雖被周人遷走,但“唐”的字面意義卻非常正面。再加上李淵襲封的正好是“唐”國公,萬事俱備,如果不以“唐”為國號,那簡直就是暴殄天物了。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