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格蘭仕:拆開日本機器人

(圖片來源:蘇小張/攝)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蘇小張 實習記者 王彤月進了格蘭仕的車間,才能感受到中國家電製造業對於將成本的追求,嚴苛到了何種程度;看到格蘭仕的磁控管、變壓器、電腦板等核心零組件產業鏈,才能感受到中國正在踏上的智能製造之路,有多殘酷、多有力量。

在佛山市順德區容桂大道上,坐落著格蘭仕一個有40多年歷史的廠區,這裡是格蘭仕總部所在地,格蘭仕電器配件製造公司所在地,也是格蘭仕最早的生產基地。廠區臨江而建,最早是政府批的一塊河邊灘塗地,以前經常水汛時,廠裡就很緊張,因為經常發水。

格蘭仕電器配件製造公司其實是格蘭仕家電自主核心配套產業鏈的之一。這裡生產各種格蘭仕電器的核心零組件,生產完後輸送到微波爐等整機制造公司,進行總裝。此外格蘭仕公司自主研發生產機器人。他們最先進的機器人和設備,隻供格蘭仕自己用,不外賣。

黃釗華,格蘭仕電器配件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質量工程師。加入格蘭仕已經20多年了,一直做跟自動化有關的研發工作。

他說,現在智能製造、物聯網、IOT的概念很火,但是他覺得,還是要從一點一點的基礎做起,要從最基礎的環節逐步改善。

這是他20多年工作積累的經驗,也是格蘭仕電器配件自2005年開始至今的智能製造之路的總結。

格蘭仕的智能化升級,最開始是純進口,購買國外機器人巨頭的整機產品。後來,開始購買元器件,自己組裝。現在進入到自主開發階段。

他們曾購買了一台日本的工業機器人,花了2000多萬,產品確實好,很可靠。但用了幾年後,發現除了產品貴,定期維修也很貴。一般從日本派人過來,兩天時間,就要支付幾萬塊。

但是後來發現生產對機器人的需求越來越大,機器人越買越貴,買不起。而且買過來吧,發現有些技術也不是他們想要的,不一定跟他們的需求完全匹配。

黃釗華說,“這個成本壓力很大。因為格蘭仕所在的家電行業,在全球範圍內競爭,其實利潤很薄,競爭很慘烈。”

價格戰以及殘酷的市場競爭,逼迫著企業時時刻刻不放過任何一個哪怕能降低幾分錢成本的方法。這已經成為黃釗華和他的團隊身上一種不自覺的“職業病”。

2014年,黃釗華向格蘭仕集團立下軍令狀,一定要自己研發生產出來自己的機器人,而且要操作便捷,成本低,可靠,效率高。“因為我們很了解我們生產的需求。”

黃釗華立下軍令狀後,把格蘭仕花了2000多萬買來的日本機器人拆開了,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擺開,然後再組裝起來。後來,開始根據自己的需求改造這個進口貨。他們改了日本機器人的動力裝置,讓機器人的動作頻率更快,從1萬多件的生產能力提高到了2萬多件。成本就這樣降下來了,效率就這樣提高了。而且還替代了更多的熟練工。

黃釗華說,“這一弄就發現,其實也沒那麽神秘,我們自己也能搞。佛山周邊製造業非常發達,只要我們找到客戶,告訴他們我們需要的零組件,基本上都能做出來。這是佛山的優勢。”

多麽熟悉的一幕回來了。整機買,買來拆,重回新組裝,買國產的零組件再複製,最後到自主研發。對於這種獨特的中國式創新方式,無論外界有多少爭議,都得承認,它卻是行之有效,並且夠快。

最先進的、最尖端的技術和專利買不來怎麽辦?

黃釗華說,“技術是要逐步積累的。”“我們用機器人換人,投入精力自己研發機器人,核心還是成本,降成本、提效率。如果不劃算,我們當然更願意用熟練工。現在,中國的勞動力還沒有貴到很貴的地步。”

格蘭仕電器配件製造有限公司車間內,自動化程度已經比較高了,AGV自動駕駛搬運車隨處可見,現代化的機械臂林立,但有些生產線還需要大量的熟練工配合機械人工作,這依然主要是基於成本的考慮。

2019年4月24日下午,公司車間內,好幾個機械臂組成的生產線上,熟練工在一旁快速協作,每一個動作時間精確到秒級。一個簡單的動作,有些需要一個熟練工每天重複3萬次。

這些年輕、或不再年輕的來自各地的男女熟練工,每天都在和機器人賽跑,他們現在爭取趕上機械臂的擺動頻率,未來則隨時可能被企業片刻不停的智能製造研發成果所替代。

“我們為什麽要自己研發機器人?因為你沒辦法跟機器人公司深度合作。太深了,你所有的生產、工藝就太依賴他們了,你的成本其實是被他們鎖定了,而且你沒有秘密了。此外,機器人企業可以賣給你機器人就可以也賣給別人,大家都一樣了,你還有什麽核心競爭力?”

每每這種時候,中國製造全產業鏈的優勢這時又體現了出來,儘管有時它看起來看起來不那麽高端。黃釗華說,“當然一些核心零組件可能需要購買,不過市場上一般都能買得到。佛山是只要你提需求,基本上都有人做,只是價錢的問題。我們在基礎零組件上有優勢。並不是只有機器人、機械臂才是機器人,才是智能製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