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位治沙造林人的綠色夢

劉家村西樹林屯那片沙丘上的森林裡,草木蔥蘢,地上偶爾跳過幾隻野雞,林海深處不時傳來幾聲鳥鳴。20年前,這裡還是寸草不生的流動沙丘,每到冬季,頭上飛沙,腳底刮沙,村民們連出門都感到困難。如今,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這變化來自於一位普普通通的人——侯貴。

知道侯貴,源於遼寧省彰武縣委書記劉江義。彰武縣是國家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重點縣,三北工程實施40年來,彰武縣取得了顯著成效。在這次調研中,劉江義給我們講了關於這位治沙造林人的故事。

第二天,當我在彰武縣四合城鎮劉家村西樹林屯西坨子見到這位個頭不高,身體瘦弱的造林人時,怎麽也不敢相信,西樹林屯上那一片片風景如畫的綠色風景,就是這位小老頭用他那雙瘦弱的手,一棵樹一棵樹地造出來,固下來的。那時候我有點好奇,一雙瘦弱的手怎麽能迸發出那麽大的力量?

一位治沙造林人的綠色夢

西樹林屯地處科爾沁沙地南緣,連綿起伏的沙丘,一眼望不到頭,狂風一刮,沙塵遮天蔽日,撲面飛來,毀了莊稼,毀了農田,村民深受其害。1951年7月,出生於劉家村西樹林屯的侯貴,從小目睹了沙塵的暴戾,便暗暗立下巨集願,長大要當一位治沙人。侯貴初中畢業後被四合城公社黨委抽調到廣正村農業學大寨工作隊工作,1975年入黨後,回到西樹林屯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後來撤鄉並鎮,西樹林屯與老窩堡村合並,侯貴擔任村主任。1999年春季的一天,看到村民們剛栽下去的一片秧苗田一夜之間就被狂沙吞噬,侯貴忽然想起了兒時的心願,萌生了造就一片林海,治住沙塵,為村裡人帶來幸福的念頭。

要造林,先找地。在這長期受沙丘侵害的地方,寸土寸金,土地十分珍貴。侯貴找了很多地方,都因種種原因沒有談成。苦思冥想,侯貴找到彰武縣四合城國有林場,提出在林場難以治理的沙荒地帶,與林場合作造林,林場出地,侯貴出資出力,造出的林子成材後三七分成。爽快的場長答應下來,並開班子會說服其他班子成員。2001年,侯貴和四合城國有林場達成3年造林試驗協定。2004年,四合城國有林場檢查侯貴的林子達標後,正式與他簽訂合約,這合約一簽就是2073畝。為了專心造林,侯貴辭掉了村主任一職,從此深居山林,專心植樹,一乾就是17年。

造林的土地解決了,還得有住的地方。和林場達成協定後,侯貴以8000元的價格,買下山中的一處簡易房。房子破舊,屋頂漏水,冬季很冷,但侯貴要求不高,有個住的地方就行。

開始造林的時候,一連串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資金哪裡來?樹苗何處找?人從哪裡雇?問題再多,也難不倒侯貴造林的決心。沒有錢,去貸款,可信用社一評估他的家產,只能貸給他1.1萬元。這點錢遠遠不夠,那就把家裡僅有的存款拿出來,把家裡能夠變賣的東西都變賣成錢。沒有樹苗,侯貴想出了一個“笨鳥先飛”的土辦法,把泥土和農家肥放在盆裡,買回樹種籽,自己一小盆一小盆地育,育好後再移植出去。在侯貴住宿的簡易棚裡,除了炕頭、廚房和一些生活用具,到處擺滿小盆,而那盆裡,就是一株株正在培育的小樹苗。雇人植樹要錢,剛開始20元錢一天,現在漲到80元錢一天,中午還得管飯,但侯貴覺得市場經濟的時代,讓人出力,就該付錢。工錢不夠支付,就給人家打欠條。家裡人看不下去了,抱怨“這麽大歲數了還勞神費力去栽樹,能得到什麽回報?”侯貴回答:“林子造出來了,風沙治住了,那就是回報。”

人有志,沙無情。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準備,侯貴終於栽出了第一批樹苗。然而,他第一天才把樹苗栽下去,第二天就被風沙吞噬個精光。望著那片白茫茫的沙丘,這位飽經風霜的漢子仿佛一夜間蒼老了許多,眼裡的淚水禁不住撲簌簌掉了下來,那可是他的心血和汗水啊!如果此時回頭,他還能過上安穩的日子,但那不是侯貴所為。樹苗吹沒了,再栽,栽下去吹沒,再來……經過了無數次折騰,經過不斷的挫折和失敗,侯貴漸漸地摸索出了一些因地製宜的治沙造林經驗。老天不負有心人,當白茫茫的沙丘中終於出現了點點綠色時,侯貴激動萬分,捧著小樹苗親了又親,吻了又吻。此後樹苗一株一株地增加,林地一片一片地延伸。肆虐無情的風沙,終於在這位東北漢子的面前停下了繼續進犯的腳步。

栽樹難,護林更難。隨著林地數量的增加,林地管護也成為一大難題。附近一些村民見白茫茫的沙丘中出現了一片濃蔭,立即趕著牛羊前來放牧。你不讓他放,他的理由比你還多:“這土地你買下來了嗎?興你栽樹,就不許我放牧了?”“你栽的是樹子,我的牛羊吃的是地上的草,礙著你什麽了?”然而,一不留神,剛剛成活的小樹苗就被村民的牛羊糟蹋了一片。不得已,侯貴只好對幼林嚴看死守。一有空閑就去巡山。但他也知道嚴看死守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利用農閑或晚上休息時間,走家串戶去講解保護沙區植被的重要性,和他們拉家常、建感情。得知許多村民是因為草料不夠才去林地放牧時,他又向畜牧技術部門請教了青貯飼料和羊群圈養技術,指導附近村民進行圈養。這些年來,他走遍了林地周圍五六個村屯100多個養殖戶家庭。周圍的村民從開始的熟視無睹發展到後來的熱情相待,到林地內放牧的村民一年比一年少。此事也引起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指派四合城林場護林大隊幫著管護,加之後來國家頒布了禁牧政策,侯貴護林的難度才逐漸減小,林地內的植被也恢復得一年比一年好。

侯貴造林的林地由於水位低,水分蒸發快,一些楊樹成活後得了立枯病,呈大面積死亡趨勢。侯貴從縣林業局和林場請來技術人員,通過檢查會診,認定楊樹易得病,不適合固沙,元寶楓和油松比較適合。於是侯貴及時更換樹種。今年植樹季節,侯貴單是五角楓和油松就各栽植了6000株,他不僅想造林,更想把自己的那片林帶打造成百年防風固沙的綠色屏障。

時間過得很快,從開始栽下第一棵樹苗的2001年算起,一晃歲月的長河過去了17年。

17年間,侯貴吃的是大米粥、地瓜,穿的是舊衣服、舊鞋襪,住的是全鄉最破的房,但在植樹造林上,卻投資了40萬元左右。他沒有周末和節假日,沒有回家和家人過過一個完整的春節。

17年間,侯貴有幾十元錢就想去買20斤羊糞來種樹;湊夠幾千元錢就想用這錢去栽1萬棵樹。剛開始栽樹時向農村信用社貸的1.1萬元,現在連本帶利漲到11.9萬元,房子和土地都作了抵押,他沒有還账,並不是想賴账,只是想先實現了造林夢再說。人在,林在,國家的账不會賴一分錢。

17年間,侯貴把每年林作間種承包地收入和草原補貼收入全部投入到造林、治沙中,家庭生活非常艱苦,住房極其簡陋,甚至不能防風擋雨,但他從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

17年的汗水心血,17年的艱苦奮鬥,侯貴硬是把一片片流動沙丘變成了綠洲。如今,這裡栽植樹木26萬餘株,存活21萬餘株,造林面積達2400余畝,極大地改善了村裡的生態環境。侯貴默默堅守、無私奉獻的治沙造林精神得到了彰武縣委、縣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彰武縣委把縣委機構黨員活動放在侯貴的林地舉辦,並用10萬元黨費返還款,為侯貴建了一處新房,還準備幫他解決信用社的12萬元造林貸款問題。四合城鎮黨委、政府為侯貴解決了以前雇工造林欠下的8000元人工費和今年春季造林的部分工程款。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極大地解決了侯貴的後顧之憂。

談起治沙造林,話語不多的侯貴來了精神,他謙遜地說:“栽幾畝樹誰都做得了,我只是多幹了幾年而已。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能做成的事情不多,我這一生和沙漠有緣,能做好治沙造林這一件事就知足了!”

談到未來規劃,這位67歲的老黨員還想利用5年至7年的時間來植樹造林,使這片林地上的各種樹木達到30萬株,把這塊林地打造成一流的防風固沙林。臨別,侯貴悄悄告訴筆者一個秘密,說他當初和四合城林場簽下樹木成材後三七分成是為了給家人一個交代,“其實見不見利都不要緊,只要能把沙地變成綠色,給村民帶來幸福就行。我死了,這片林子就捐給國家!”(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