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購買筆電後想用得爽還可以買哪些配件?

買回自己心愛的筆電後大家最迫不及待的事情肯定是立刻開機上手使用,新本本能夠帶來完全不同的體驗,一些小驚喜也會在初次使用時被發掘。新本本的性能與設計雖說可能有較大的變化,但輸入外設與內部結構設計等方面卻很難有明顯的提升,既然已經換了新本本,為什麽不為它購置一整套設備盡可能提高體驗呢?

如果想要獲得最好的操作體驗,一個趁手的滑鼠與一把舒服的鍵盤是必不可少的設備,雖然筆電帶有鍵盤與觸控板等輸入設備,但實際的體驗顯然是無法與外接輸入設備相比的。

在目前輕薄本全面取消標準USBType-A接口的大環境下,想要找到一台能夠直接接駁滑鼠+鍵盤的輕薄本是不容易的,即使通過Type-C接口連接擴展塢,同時連接多個設備時需要擴展塢充分兼容,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過多個設備接駁後無法全部生效的問題。

定位較低的擴展塢

如果需要選購擴展塢,那麽我建議大家不要貪便宜去選擇接口眾多價格又便宜的型號。目前擴展塢是屬於一分錢一分貨的,雖然高端產品動輒三四百元,可為了保證在使用時不出現插上新設備認不出來的尷尬,這個錢是不能省的。

如果想要盡量不使用擴展塢,那麽我建議輕薄本用戶選購一款支持藍牙連接的滑鼠以及鍵盤,雖然品質稍好的產品價格會明顯高於有線鍵鼠,但是使用的便捷性卻有很大的提升。

大品牌的中高端無線滑鼠可靠性會更理想

可能許多消費者並不會考慮選購價格較高的無線滑鼠、無線滑鼠,那麽為了保證操作的流暢性,我建議不要選購幾十元的廉價產品,還是選擇有線更加靠譜,因為這些低端產品的信號強度與抗干擾能力都比較弱,數據延遲較高,時不時的出現斷連和卡頓絕對很惱人。

標準鍵盤的設計更為符合人體工程學,舒適度優於平面設計的筆電鍵盤

而遊戲本玩家外接鍵盤玩遊戲是比較有必要的,即使現在一些遊戲本採用了特殊結構的機械鍵盤,但實際的操作體驗仍然不能和標準尺寸鍵帽的鍵盤相比。並且由於筆電鍵盤往往處在內部CPU、顯卡的正上方,廠商在設計鍵盤時往往在鍵盤底部加入金屬板,利用鍵盤區的面積來進行輔助散熱,玩家在玩遊戲的時候會發現鍵盤會存在一定熱量,並且玩家的手也會影響到鍵盤散熱的效率,因此外接鍵盤玩遊戲是更為合理的。

除了輸入外設,目前許多消費者也會選購各類底座來托起筆電。筆電底座的作用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用來加強筆電散熱效率,使用時用戶需要外接鍵盤操作;另一類是用來托起筆電,使筆電的螢幕正對著用戶,達到觀看的舒適高度;而第三類是讓筆電尾部抬起,提高鍵盤操作的手感。

散熱底座風扇多≠散熱好,簡單的支架式底座效果往往更好

在這三類之中,選購散熱類底座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雖然市面上這類產品非常多,但真正有用的好產品非常少見。根據個人的測試與使用經驗,絕大部分散熱底座的風扇風量都很弱,並且噪音控制也不好,玩遊戲的時候底座風扇打開和關閉的溫度基本是沒有區別的,也就是說散熱底座其實只是將機身抬起提高了進風效率,風扇的微弱風量收效是微乎其微的。

抽風式散熱器

除了底座外,筆電加強散熱的辦法還有很多,其中有許多玩家都會傾向於買一個抽風式散熱器來提高散熱效率。這種通過抽風直接將熱量從機身內帶出的方式確實行之有效,因為散熱器的吸力會直接帶動筆電內部的風道運作,效果要比筆電內部小尺寸風扇明顯得多。

不過這種散熱器也有明顯的缺點,因為風扇尺寸大轉速高,所以噪音會極為嚴重,對於一些音響效果不好的筆電來說不戴著耳機玩遊戲的話可能會聽不清遊戲中的音效。而且因為外置的散熱器風扇轉速與筆電內部風扇不匹配,長時間使用後筆電內部風扇可能會出現一定問題,到那時這台筆電就離不開外置抽風散熱器了。

其實筆電可以選配的附件還有很多,比如遊戲耳麥、音箱、防窺膜等等,甚至外接的顯示器也可以當作筆電配件的一員。那麽大家在買回筆電後都買了哪些種類和品牌的配件?這些配件又有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不好用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或許可以幫助其他人避開深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