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董明珠魏銀倉反目:銀隆上演局中局 裂痕早有預見

原標題:董明珠魏銀倉反目

銀隆成為黑洞,風波再度更新。

文 | 謝芸子

編輯 | 徐曇

2018年11月13日,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隆新能源)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致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各股東的函》,稱銀隆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關聯交易侵佔公司利益,涉及金額超過10億元,目前公司已經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並向珠海市警察局經偵支隊報案,相關機構已經受理。

隨後,有媒體報導顯示,魏銀倉稱已經起訴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至此,魏銀倉與董明珠已完全撕破臉皮。

隔空掐架?銀隆上演局中局

銀隆新能源對《中國企業家》雜誌表示:“正全力對公司的沉屙痼疾進行徹底整頓,公司治理結構已經逐步理順。”

此外,銀隆新能源還透露:自從2018年7月底,公司委託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對魏銀倉及其關聯方涉嫌對公司巨額侵佔進行專項調查起,魏銀倉未與公司取得聯繫,並缺席公司股東會。銀隆從知情人士得知,魏銀倉已滯留香港3個月。

以下為銀隆新能源回應全內容:

在公司官方發布《致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各股東的函》聲明後,引起了媒體朋友的廣泛關注。

一、關於民事訴訟:三起案件訴訟金額7.8億元,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已按照法定程式立案,現處於正常的民事訴訟程式中;

二、關於刑事責任:涉嫌侵佔公司2.7億元事項,珠海市警察局已經按照法定程式受理;

三、關於公司經營情況:上述案件涉嫌對公司侵佔超過10億元,嚴重損害了公司利益。但這些侵佔已在公司以前年度账面體現,侵害事實已經發生。我公司對上述侵佔進行追索,不影響公司目前經營性現金流,也不會影響與金融機構、供應商的合作。

四、自從2018年7月底,公司委託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對魏銀倉及其關聯方涉嫌對公司巨額侵佔進行專項調查起,魏銀倉未與公司取得聯繫,並缺席公司股東會。據知情人士透露,魏銀倉已滯留香港3個月。

2018年,新管理層在股東會和董事會的長官、監事會的監督下,正全力對公司的沉屙痼疾進行徹底整頓,公司治理結構已經逐步理順。

而在銀隆新能源做出回應後,鳳凰網財經截獲了一份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致珠海銀隆新能源的股東函。

其中提到大股東(魏銀倉)為公司負債經營是全體股東明知並接受的事實,個別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明珠為個人私利,利用公司對大股東發難,實在用心惡毒,手段惡劣,大股東對此非常憤慨。

雙方矛盾不斷更新。

董明珠的造車夢

公開資料顯示,格力與銀隆的故事應該起源於2010年“珠海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30件大事30位人物”評選,在該評選中,董明珠與魏銀倉分別入圍“十大創業人物”與“十大創新人物”,在媒體的報導中,這是二人的第一次“同框”。

而後到2016年1月,同為珠海市人大代表的董明珠與魏銀倉再次相遇,經過接觸,董明珠迅速做出決策:希望開啟收購銀隆的談判。

2016年2月23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收購事項,公司股票於2月22日開市起停牌。

同年3月7日,格力電器再度發布公告,稱在籌劃重大的購買資產事項,交易標的為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8月23日,董明珠又與魏銀倉召開媒體見面會,董明珠公開表示“以後銀隆汽車就是格力汽車,本次收購最看重的是銀隆的新能源電池及儲能技術”。

然而董明珠對收購銀隆的熱情並沒有感染到格力的其它股東,募資議案遭到否決後,2016年11月16日,格力電器宣布終止收購珠海銀隆。據媒體報導,因為格力收購銀隆的失敗,董明珠曾公開發飆,但這更加堅定了董明珠的造車夢。

2016年12月15日,董明珠個人聯合萬達、京東、中集集團、北京燕趙匯金等4家部門共同增資30億元,獲得銀隆22.388%的股權。其中董明珠一人便投資了10億元,一舉成為銀隆新能源的第二大股東。工商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3月29日,董明珠認購1.9億股,持股比例達17.46%,僅次於銀隆創始人魏銀倉的25.99%的股份。

董明珠的確把銀隆新能源看作“金子”。

2017年4月,董明珠曾到訪深圳巴士集團,其身份不是格力的掌門人,而是銀隆新能源的名譽董事。當時,《中國企業家》記者曾問過董明珠這個問題,“如今雙重身份,是不是需要避嫌?”董明珠的回答是:“有什麽嫌不嫌,不要乾偷雞摸狗的事情,不要替個人牟利就行了是吧?”

實際上,從第一天投資銀隆新能源開始,董明珠就已經拿出了“主人”姿態。在宣布入股消息的2016年中國製造高峰論壇上,董明珠就當仁不讓地代表銀隆喊話,“我今天在這裡代表銀隆說一句話,你用了銀隆車,十年保證不換。”同時到場的魏銀倉則呼應道,“以後聽董總的。”

但實際上,董明珠與魏銀倉的裂痕早有預見。多被媒體提及的是2017年6月,董明珠與魏銀倉共同參加的央視《對話》欄目。

在這個節目中,主持人曾問魏銀倉,從前是走路,現在要變成跑步甚至衝刺,是否能夠勝任?魏銀倉當時的回答是“盡力而為”。董明珠馬上回答道:“什麽叫盡力而為?作為公司的一把手,必須(勝任)。除非你不在其位。在其位,謀其政,必須用極致的眼光要求你的隊伍。這沒有什麽盡力而為的事情。”而此時魏銀倉的表情略顯尷尬。

但魏銀倉不能否認,董明珠的到來,給了銀隆新能源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魏銀倉也曾公開說,“在產品品質上,我們真正領略到格力的管理手段,對工業產品追求的完美性。”

“踩著爛泥,還要不斷爬坡”

銀隆的確存在沉屙痼疾。

僅從業務的情況來看,銀隆新能源也並沒有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案。2017年,銀隆新能源的目標是3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銷售額300億元;而現實卻是,在年報中2017年銀隆營收略增的同時,淨利潤下滑近七成。從實際銷量上來看,2017年僅銷售出的3355輛,僅為2016年6200輛的一半。

同時,銀隆新能源的內部管理也十分混亂,而這或許也是銀隆管理層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11月,魏銀倉辭去董事長職務;2018年3月,盧春泉擔任銀隆新能源董事長,賴信華擔任公司總裁,銀隆新能源另一創始人孫國華則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及總裁職務;4月,銀隆新能源的法定代表人也變更為賴信華,而賴信華有格力電器十年的工作背景,還曾擔任格力電器(鄭州)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務。

早前,賴信華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時也曾透露,內部的混亂超出了他的想象。“長期沒有收回的應收账較多,之前管理層盲目生產,造成的庫存壓力也很重。”賴信華甚至將自己的狀態形容為“背著包袱、踩著爛泥,還要不斷爬坡,而且要留意腳下的坑。”

2018年1月,供應商珠海思齊的員工圍堵在銀隆新能源門口要債,此後銀隆拖欠近10億貨款的傳言不斷發酵;5月,銀隆在河北邯鄲、成都的園區相繼被爆多條生產線停工、大批員工出走,同時,廣東證監局披露:銀隆在已報備擬上市公司輔導工作進度表的“輔導進度欄”顯示為“輔導終止”。7月,南京銀隆產業園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查封。

造車事業遠不及預期,董明珠在公開場合也不願再主動提起銀隆。董明珠曾坦言,“之前意識到銀隆的管理有問題,不過確實沒想到問題這麽嚴重。”

銀隆的增長奇跡是從2014年開始的,背後則是由政府補貼所引發的行業盛宴。公開數據顯示,銀隆2014年的收入10多億元,到2015年就有近40億元,2016又躍增到80多億元。然而一切也因為政策的變化而走向衰亡。

2017年,政府發布《關於開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清算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累計行駛裡程達到3萬公里才能夠申請補貼。

賴信華曾表示,2014-2016年的三年間,銀隆申報的新能源補貼分別為5550萬元、10.2億元、21.4億元。而在新規下,資金突然收緊,大潮褪去,銀隆也成為“裸泳”的一員。

目前來看,魏銀倉到底有沒有侵佔公司資產,最後還需要法院裁定。但對於董明珠入股銀隆新能源,業界一直有不同的聲音。

在《新京報》的報導中,曾有業內人員表示,董明珠可能是被魏銀倉誤導所致。產業觀察人士劉步塵也表示,魏銀倉一直鼓吹他的鈦酸鋰電池技術如何先進。但實際上,全球主流汽車企業均不使用該技術的電池。但即便如此,董明珠還是使得銀隆走上了資本運作的軌道,而在技術路線上,銀隆新能源或許要進行調整。

不容置疑的是,董明珠依舊在大力支持銀隆新能源的發展。

據相關媒體報導,11月7日,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與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董明珠還親自出席,建設銀行還為銀隆新能源提供了50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