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相比較醫療為什麽霍金更依賴科技?原因在這裡

據外媒報導,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於 3 月 14 日去世,享年 76 歲。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擁有著傳奇的一生,他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他在1979至2009年擔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並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印象中的霍金,一直與輪椅相伴,腦袋歪向一邊。但是,一動不動的霍金,生活卻過得比誰都精彩。擁有這麽坎坷經歷的霍金,又是什麽外部因素支撐著他做出了偉大的物理科學成就呢?英特爾為他研製的輪椅和語言系統當然功不可沒。霍金最初的輪椅,只是個代步工具,當時的霍金還非常的有閑情逸致,經常“飆輪椅”。但由於病情的不斷惡化,如何能使霍金與人溝通,成了一個難題。

1997年,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在一次大會上見到了霍金,並將他的電腦更新成了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個人電腦。自此以後,英特爾就開始為霍金提供定製電腦和技術支持,而且每兩年會更換一次霍金的電腦。後來,工程師大衛·梅森還對霍金的輪椅進行改造,添加了機器發音引擎。

霍金是在 1985 年的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委員會參加會議時罹患了肺炎,也因此不可挽回的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一開始霍金選擇用拚字板與人交流,他通過眼神鎖定字板區域和顏色,逐個的確定字母,再拚成單詞和句子,但是這樣非常低效,有時一個單詞就要拚上數分鐘。

然後,他的家人找到了美國加州“Words+”公司的CEO瓦特·沃托茨,他曾為同患漸凍症的嶽母開發過一個程式,叫做“Equalizer ”,它最開始運行在一台 Apple II 電腦上,這台電腦連接著由 Speech Plus 公司開發的語音合成器。隨後,一位工程師將這一系統移植到了一個可以加載在輪椅扶手上的便攜式系統中。這個程式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只需要一兩個按鍵,游標會一行一行掃過螢幕上顯示的字母表,霍金只需要在游標經過想表達的字母時,給電腦一個確認指令便能實現輸入。在這一新系統的幫助下,霍金可以以每分鐘 15 個單詞的速度與人交流。

但到了2008年,由於控制手指運動的神經也在不斷惡化,霍金的手指已經虛弱到按不下開關了,輪椅需要更高的科技更新來支持霍金的生活和工作。他的助理開發了一個叫做“Cheek Switch”的裝置安裝在霍金的眼鏡框上,這個裝置用紅外線檢測霍金右臉頰上的一塊肌肉活動,通過面部肌肉的收縮運動向傳感器發送信號,然後反饋給電腦,從而選中目標字母,就這樣,霍金開始了“用臉打字”。

但遺憾的是,霍金的交流能力仍然在不斷下降。到 2011 年時,他一分鐘只能說出一到兩個單詞,於是他向英特爾求助是否有可以幫助到他的技術。

摩爾讓任英特爾首席技術官的賈斯汀·拉特納負責解決這個問題,他從英特爾實驗室抽調了一組人機互動專家。最初,技術人員嘗試用當時最新的眼球追蹤技術來替代舊系統,即用眼深當游標,這項技術還是非常給力的,它比我們如今用滑鼠控制螢幕游標還要精準,快捷和方便。但霍金的病情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眼瞼下垂,眼球追蹤技術無法準確的鎖定他的目光,此方案只能被迫放棄。

隨後經過商議,霍金和英特爾技術團隊開始研發ACAT(Assistive Context Aware Toolkit,輔助情境感知工具包)。這個系統通過分析和收集霍金以往的文字大數據,建立了一個“霍金專屬”的語料庫。這和現在的智能輸入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當霍金輸入第一個單詞後,系統就會自動補足下一個可能出現的單詞,比如選擇“the”就會自動預測出“black”,選擇“black”就會自動預測出“hole” 。更重要的是,這個系統還能通過對面部運動的高精度識別,幫助霍金進行視窗瀏覽、檔案管理和多任務切換等操作。

至此霍金的打字速度由此提升了數倍,他的寫作和社交也因此更加的活躍。他曾表示:“有英特爾20年的技術支持,每天我都可以把精力用來做我熱愛的事情。”

除此之外,霍金的輪椅上還安裝了萬能遙控器,這用來操控霍金的辦公室和家裡的一切智能設備,比如電視機、音響設備、冷氣機設備、房門開關、燈光等等,一切都能進行遠程一鍵控制,等同於現在的智能家居。另外還有多功能感應系統,時刻監控他和輪椅的安危,這套系統能夠時刻監控霍金的各項生理指標,評測他的健康狀況。

霍金的一生,陪他大半輩子的輪椅功不可沒,也正如他自己說的:“醫藥沒能治愈我的疾病,所以我更依賴於科技。”現如今科學界的一顆巨星隕落,我們致敬霍金,同時也致敬科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