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髖部骨折術前是否需常規皮膚牽引?

股骨頸骨折後最容易出現的2大併發症分別是股骨頸骨折不癒合和股骨頭的缺血性壞死,這2種不良事件的發生分別可以高達14%及20%-40%,對於移位型股骨頸骨折而言這些併發症的發生率會更高。外傷後導致供應股骨頭的血運破壞可能是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

往往,我們會對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術前常規皮膚牽引治療,因為通過牽引可以暫時穩定骨折斷端從而緩解患者的疼痛、便於臨床護理且可以避免骨折斷端血運的進一步破壞。

但是這種做法真的正確麽?國內學者發表在J OrthopTrauma 研究表明結果並非如此。

作者通過對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9位進行研究(患者均同意參加該實驗),其中男性3名,女性6名,左腿4例,右腿5例;年齡為38-58歲(平均44.6歲)且所有患者均為單側股骨頸骨折,其中7例患者為頭下型股骨頸骨折,2例為經頸型股骨頸骨折,所有患者給予3KG、5KG不同重量牽引。對這9例患者在骨折後2-23天(平均10.4天)內進行患肢的DSA檢查(放射線檢查前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受試者在進行皮膚牽引及DSA血管造影前均行同樣的常規準備,採用GE Advantx DLX/LCV 血管造影系統進行檢查,其中7例患者通過同側肢體經股動脈插入導管,另外2例通過對側路線進行。

DSA血管造影檢查順序如下:1.在沒有牽引的狀態下9例患者行患側DSA檢查;2. 7名患者在牽引3KG重量下行DSA、6名患者在牽引5KG重量下進行DSA(其中4名患者先行3KG牽引狀態下檢查隨後更改牽引重量為5KG再次行DSA檢查)。選取其中8名患者同時行進行健側無牽引狀態下DSA檢查,其中要求對於同一患者檢查均在當天完成檢查(皮膚牽引10min後進行檢查操作,需進行2次操作的中間間隔時間不少於15min)。

圖一、1例44歲女性患者在右側股骨頸骨折後13天的DSA檢查結果

圖二、同一患者在3KG皮膚牽引狀態下的DSA結果

圖三、同一患者在5KG皮膚牽引狀態下的DSA結果

作者總結認為患者股骨頸骨折後給予皮膚牽引治療可引起股骨頭血運進一步破壞,導致股骨頭局部動脈血流灌注減低、靜脈充盈不足。作者認為股骨頸骨折以後行術前皮膚牽引治療可能是股骨頸骨折以後出現股骨頭壞死的主要原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