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20平方米祠堂還可以這樣用!南山這波操作太棒了

“一村之中,聚族而居,必有家廟,亦祠也。”歷史上,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必定有祠堂;有客家祠堂,必定會傳承客家文化。位於三水區南山鎮六和秧地村的黃氏宗祠也不例外。

黃氏宗祠始建於清朝。它不僅見證黃氏族人從江西遷居到南山的歷史,更是將客家人的傳統文化和“耕讀傳家”的理念,注入每一個黃氏族人的血液當中。如今,乘著鄉村振興之東風,黃氏宗祠正煥發新活力,祠堂功能得到進一步豐富和拓展,逐漸成為新農村文化傳播新陣地。

祠堂傳承客家文化

在南山鎮六和秧地村,黃氏宗祠就位於村子最前端。祠堂背倚屋舍,面向田野,視野開闊,環境優美。

黃氏宗祠始建於清朝,佔地面積約120平方米,坐西向東,二進二廊一天井布局,磚石木結構,簡瓦覆面,泥土石牆身,硬山頂,博古脊,人字行封火山牆。祠堂如今不僅保留傳統宗祠功能,還是村民喜慶事、祭祀及議事地方。

“我們先祖是江西客家人,曾經以耍猴為生,後來才來到秧地村。”六和秧地村黨支部書記黃志安介紹,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間,清政府以新開發區開荒造田享受減免政策、將丁銀攤入田賦計征(即取消人頭稅)等鼓勵政策,於是黃氏先祖向粵西、粵中的廣(州府)、肇(慶府)廣大山區流動。

黃志安說,由於黃氏先祖來得較遲,平原沃地早已有人開墾,於是便選擇地勢較高的秧地村定居。幸運的是,秧地村雖地處高崗丘陵,但是上山打柴、燒炭取之不盡,下水有大量魚類資源,加上礦產豐富,石灰石尤多,謀生覓食反而容易。在黃氏先祖的努力下,黃氏一族逐漸在秧地村立下根基。

多年來,雖然受到本土文化影響,黃氏族人仍然保留客家方言和客家習俗。在春節或者嫁娶等喜慶日子,村民喜歡做油糍和艾餅等傳統食物。村中的女子出嫁前,家家戶戶都要請她吃一頓飯,俗稱“請飯餐”。女子出嫁後的第一年,要送禮給娘家的親人,端午節送粽子,中秋節送月餅,春節送油糍(煎堆、油角),充滿了客家人獨特的味道。

秧地村傳統的客家食物油糍。/南山鎮供圖

在祠堂文化的影響下,黃氏族人更是保留了“耕讀傳家”的傳統。所謂“耕讀傳家”,就是通過耕田力作奠定發家基業,進而督課子孫勤奮苦讀,獲取功名。“耕”為生存之本,是讀的基礎;“讀”是遷升之路,是耕讀的最終目的和追求,體現了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統一。

黃志安坦言,雖然黃氏族人並沒有考中科舉的記載,但在殘存的族譜中卻有著耕讀傳家的印記:“梅江江上舊華堂,發源久傳江夏黃。百裡風花留俊跡,千年翰院獻文章。綿綿世澤遺子孫,赫赫家聲自漢唐。一見譜圖應起敬,令人遠仰昔高揚。駿馬登程出異鄉,任從異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應存祖宗香。萬望蒼天垂庇佑,三七孩兒總熾昌。”

宗祠成文化新陣地

曾經,黃氏宗祠如同一個長者,維系著族人,向後人述說先祖的榮光與教誨。如今,乘著鄉村文化振興之風,黃氏宗祠被注入新血液,變得越發年輕,功能更加豐富。

走進祠堂可以見到,大廳和房間的牆壁已被粉刷一新。在黃氏宗祠旁邊還修有村史館,一樓四周牆面掛著圖文結合的彩色展板,詳細介紹了秧地村黃氏歷史淵源。每有遊人到此參觀,便能在最短時間內了解該村歷史。

除此之外,老宗祠還搖身一變,成了農村文化俱樂部。閑暇時候,村民們相約在此跳舞、唱歌、看書,每天好不熱鬧。

去年11月,三水名人、星腔第三代傳人李月友粵劇團專門來到秧地村表演經典的粵劇名曲和教授星腔的演唱技巧,吸引80餘名的“老友記”前來一同品賞傳統粵曲的藝術盛宴。逢節假日,祠堂外還變身“露天影院”,輪番為村民們播放電影,豐富村民們的文化生活。

南山鎮六和秧地村黃氏宗祠外圍(效果圖)。/南山鎮供圖

南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南山鎮將以“敬祖思源,耕讀傳家”作為黃氏宗祠的文化品牌,祠堂周邊配套文體活動廣場、健身路徑、籃球場,與新建的村史館及現有的文化場室、圖書閱覽區域匯集成秧地村的綜合文化服務區域,並在祠堂周邊選取牆體繪製一批以客家文化、農耕文化的手繪,延伸黃氏宗祠的文化職能。

同時,南山鎮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在建設點設置了志願服務點,建立志願服務隊伍,發揮好村(居)幹部、村民群眾等人才隊伍展現祠堂文化蘊含的優秀人文精神、道德規範、鄉賢文化等方面,講好南山故事,充分發揮祠堂的教育和傳承作用。

文 | 佛山日報記者鄭澤聰

編輯 | 呂小潔

好文!必須在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