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離老司機只差一步,兩分鐘教你讀懂推頭和甩尾

“推頭、甩尾”一直是很多駕駛員們十分頭疼的兩種情況,因為不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會給駕車帶來難度,操作稍有不慎還會造成交通事故。所以,關於“推頭、甩尾”的具體情形以及應對方法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讓大家分分鐘秒變老司機。那麽大家的筆電準備好了嗎?

“推頭”,很多車主都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小編的一位朋友還以為這是在說“理發”。實際上,“推頭”又叫“轉向不足”,指車輛在通過彎道極限時會出現這種現象,形容車子失控。表現為汽車在轉彎的時候實際轉向角度比前輪的轉動角度小,使得前輪出現了向外側的滑動,用白話來說就是該轉的彎比車實際轉的彎要大要急。轉向不足的後果輕的話會使車滑向對向車道,嚴重會使車滑出路面發生撞擊。應對辦法是降低車速,略收油門,不能猛踩製動或是認為轉向盤沒轉夠而繼續轉動方向盤。當車速降低後,車身的重量就會比較平均地分配到四個輪子上,重新產生足夠的側向摩擦力,以消除側滑現象。

相對來說,“甩尾”會有更多的車主能明白,“甩尾”就是俗稱的轉向過度,或者說“漂移”大家會更親切,表現為車輛在轉彎時的實際轉彎角度比前輪的轉動角度大,也就是後輪出現了向外側的滑動。出現轉向過度時,車輛很容易發生打轉甚至滑出路面發生碰撞,這是後驅車的通病,所以會常常造發生各種交通事故。應對方法是通過反打方向盤來處理,如果速度較快時可以通過加大油門來通過,但是這對駕駛者技術要求極高,可以算是漂移的相關技巧了,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有些困難的。

那麽哪些車容易出現“推頭”問題,哪些車輛容易出現“甩尾”問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快速過彎時,前驅車由於車頭位置更重,容易出現“推頭”現象,也就是傳說中的轉向不足。後驅車容易出現“甩尾”現象,也就是轉向過度,所以能玩漂移的都是後驅車,當然,掌握好角度和力度非常重要。

但是問題又來了,我們普通人開車,有幾個會在過彎的時候達到“推頭”或“甩尾”的速度呢?再者,現在快成為標配的ESP,在很大程度上是改善“推頭”或“甩尾”現象的。用簡單點的話說,上坡時前輪抓地力減弱,所以前驅車的驅動力會相應減弱,可能會造成打滑。反之,後輪抓地力更強,此時後驅車在坡上起步會更從容。具體原理跟輪胎的摩擦極限理論有關,比較複雜,在此不再贅述。結論就是在摩擦力很小、容易打滑的路面,後驅車比前驅車更難控制。

由於後驅車型可以將車重更均勻的分配於前後輪,所以車輛重心相比前驅車更靠近中間位置,所以在日常駕駛過程中,穩定性與操控性更好。也就是說,以上幾種相對極端的情況下,前驅後驅的結構設計會讓其各有優勢,而現在的各種電子系統會適當彌補不足,而在日常駕駛過程中,電子系統還未起作用的情況下,後驅的操控性總體來說是優於前驅的,只是,差別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大。

相信說到這裡,大家對於“推頭”和“甩尾”現象有了初步了解,但就像一位因車輛失控撞車同事所說,其實理論都懂,但實際遇到時,還是會驚慌失措,為什麽呢?因為平時很少體驗過,也很少練習過,如果能有機會實際練習,才有可能從容應對。況且這類解救操作不僅需要把握合適的“度”,而且有的操作還和普通新手駕駛習慣是相反的。所以,所謂捷徑就是學習。

每當冬季來臨,相信愛車一族都會關注各種冰雪試駕活動,這類活動一方面,都有著更好玩的漂移(附著力不足)、甩尾(轉向過度)的體驗;另一方面,駕駛員朋友們經歷了這些平常難遇到的“失控”體驗,對安全駕駛又會有新的認識與技能。但是小編溫馨提示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下,駕駛員朋友們不可以貿然去冰雪地裡自行試駕,如果有興趣可以去專業的冰雪試車場體驗。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推頭”和“甩尾”的介紹,所以一些緊急的處理可以可以自救,但是駕駛員朋友們,在轉彎的時候放慢速度一般也就不會出現以上的情況,所以大家在轉彎的時候一定不可以較快的速度轉彎,一定要記住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