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希望你能假裝勤奮,做一個偽勤奮的人

文/晉良編輯/MBA智庫琉琉

朋友小李最近跟好友鬧掰了。原因是他讀到一些談論“偽勤奮”的文章,感覺裡面說的內容,跟好友很像。

因為文章裡面渲染的都是,被偽勤奮毀掉的XXX,小李生怕好友被毀掉,就想著趕緊去告訴對方。

結果當小李拿著這篇文章,去告訴這位朋友時,對方非但不承認,還憤怒的噴了小李一頓,友誼的小船就這樣翻了。

後來小李在跟我分享這件事時,充滿了無奈。這種好心辦壞事的情況,真的挺令人尷尬的。

如今提到“偽勤奮”這個詞,在各種文章信息的渲染下,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

而偽勤奮的人,就如同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

心理學中,每個人都存在著“逆反心理”。指人們彼此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另一方要求采取相反的態度。

就像小李這件事一樣,當他告訴對方偽勤奮不好需要改正時,對方為了保護自尊非但不聽還采取了反擊措施。

由此可見,當下我們對於偽勤奮抨擊唾棄的處理方式,除了情緒宣泄與指責,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那麽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麽?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1.偽勤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還在無端指責。

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現在網絡環境中充斥著各種被XXX毀掉的XXX這種文體。除了始作俑者能夠販賣焦慮,收割流量,對讀者來講無疑是加深了負面影響。

作家桌子對此就曾說過:

“真正能夠毀掉我們的,不是新事物,而是我們矯枉過正的思想觀念,還有不自律的自己。”

由此可見,事在人為。

我們不否認偽勤奮的負面之處,但如果定義偽勤奮能毀掉所有人,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在《假裝心理學》書中,曾提到這樣一次實驗:

學者請幾名男性吃漢堡,並告訴他們:“請一直吃到吃不下,難以下咽為止。”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將得到獎品。

學者預先設定了兩種進食情況:第一種,只有男性在場觀看;其二,只有女性在場觀看。

實驗結果表明,當只有男性在場時,被測試男性們所吃掉的漢堡數量最多。而只有女性在場時,被測試男性們吃掉的漢堡數量非常少。

心理專家對此指出,假裝是一種很普遍的心理狀態,體現了人類個體向現實進程邁進中的成長狀態。一般來說,假裝者根據腦海中構建的情景,是有意識採用模仿的形式進行智力行為。

法國思想家拉羅什富科也曾說過:

“任何場合中的任何人都想給別人留下自認為較為合適的印象,於是人人都偽裝自己面貌和外表。”

這就就解釋了,為什麽如此多的人都在假裝勤奮。

說白了偽勤奮的人,就是一些想勤奮而又不能完全獨立勤奮,只能是先學別人而已。雖然是假裝,但這卻是習慣安逸的人想突破自己成長的第一步。

人在學會跑步之前,總要經歷一段學走路的過程,對於成長也是如此。

我們不可能指望一位習慣安逸的人一下子就變得勤奮,這不現實。當他們想嘗試突破去假裝勤奮時,我們更沒資格去蠻橫指責。

偽勤奮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那些唾棄攻擊偽勤奮的人。 這種行為很可能就會斷送對方想改變成長的念想,從而讓人徹底的沉淪下去。

2.真正勤奮的人,都懂得暗示自己。

心理學中,暗示效應對人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暗示效應能夠在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

英國著名女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正是依靠這種心理暗示從而獲得成功。

阿加莎從最開始,就假裝自己是一名成功作家。

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她一共寫了80部小說、19部劇本,著作成就僅次於莎士比亞。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法國總統戴高樂都是她的粉絲。

在那些為她舉行的大型聚會上,她還會暗示自己,要表現得像個大人物,發表一個她做不了的演講,做一些她不擅長的事情。每次她暗示過自己的表現,都能超出預期。

依靠暗示獲得成功,不僅阿加莎一人。

哈佛大學教授艾米·卡迪(Dr. Amy Cuddy)在19歲時發生了一場嚴重的車禍,導致頭部受傷,智商下降了2個標準差,醫生認為她無法完成本科學業。

車禍後她不僅智商受損,還失去了作為“聰明孩子”的自我認知。

但她仍舊用8年時間完成本科學業,最後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最終還成為了哈佛大學教授。

正是依靠“假裝成功”,讓她得以從自我質疑中走出來。

她在TED一期名為《肢體語言塑造你自己》的演講中,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先假裝成功,直到成功為止。”

在《刻意練習》這本書中也曾提到:

“大量科學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學習方式並非獨自練習,而是在情境中學習。”

那麽這種情境無疑就是對自己的心裡暗示。對於勤奮,既是如此。

真正勤奮的人,不是天生就這樣。而是經歷過這種暗示,從假裝很勤奮,逐漸養成真正勤奮的習慣。

而這種偽勤奮的經歷,就是自己成長中最好的鋪墊。

當你還沒具備勤奮的特質,不妨先暗示自己假裝勤奮。從偽勤奮開始,直到去掉那個“偽”字就能成為真正勤奮的人。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3.偽勤奮原本只是過程,可卻很多人將它當成了終點。

在成長中,當自己從安逸過渡到偽勤奮,在這個階段停留的時間絕對不能拖的太久,否則對自己將會是災難性的影響。

在年底裁員潮中,朋友A沒能幸免,年終獎也沒得到,就被公司裁員走人。

A平時特別勤奮,每天早五點就起床讀書曬感悟,在朋友圈總能看見他分享學習課件,私下溝通中A也總是滿滿的正能量,面對這份工作加班熬夜從不抱怨。

當時聽到這個消息,我一時難以置信。

後來是通過其他人得知,A雖然看上去特別努力,可一直都是偽勤奮,在公司業績平平淡淡。工作兩年多除了公司要求以外,自己從來不會主動學習,一直是得過且過。

當身邊同事都獲得了晉升與新的機會開始奔跑時,只有A還在悠閑的散步。

那家公司每年都會有末尾淘汰機制,KPI考核倒數10%裁掉。A原本不在這10%中,可當老闆臨時決定將裁員擴大到20%時,A就遭了秧。

偽勤奮原本只是一個過程,可A卻將它當成了終點。在這兩年中A錯過了數次機會,沒有向真正勤奮去努力的結果,就是被虛偽的能量腐蝕掉了自己的內心。

長時間沉迷於偽勤奮中,不僅會令自己深陷泥潭,也會破壞自己與周圍人之間建立的信任聯繫。

朋友B在去年研究生考試中,成績一塌糊塗。B平時就是各種買課,囤課,朋友圈展示,天天泡圖書館,各種學,各種背,各種模仿,可卻收效甚微。

原因就是B的偽勤奮,只是做給父母看的把戲。買的那些課聽幾次就扔在一邊,刷朋友圈展示完就開始打遊戲,到了圖書館除了喝咖啡聊天就是打瞌睡。

B即便花了大價錢報考研學習班,結果也沒能救得了他。

在這當中身邊同學朋友不止一次勸過B,可B卻因為偽勤奮持續的太久而變得極度敏感,聽不得一點真話,只相信那些虛偽的語言。

這就導致曾經人緣特別好的B,逐漸被身邊人所孤立,沒有人在願意自討無趣與他來往。

這讓我想起了《圍城》中的一句話:

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

將偽勤奮當做終點,最終就是這樣的結果。

4.偽勤奮的你,距離真勤奮只有一字的距離。

在如今這個注重結果的時代,即便是真正勤奮的人,也不敢保證每次做事都會有結果。但是如果你想要結果,那自己就必須要真正勤奮。

記得蔡康永曾說過:

如果羨慕成功者的富貴,別一味模仿他們富貴後的事。要模仿,就模仿他們富貴前的事。他們那些鷹般的探索、蛇般的專注、蟻般的辛勞、蛹般的耐心,這些才是值得學習的!”

偽勤奮的人也是如此,不要隻模仿那些勤奮人的樣子。

要模仿,就模仿那些勤奮人實際的努力,包括對待事情的認真,對待責任的堅守,對待結果的重視,對待自己的負責。

這些才是偽勤奮的你,當下最應該學習的!

偽勤奮距離真正勤奮的距離,其實並不遠,只有一字之差。但這一字之差的距離,取決於你自己如何丈量。

你可以假裝很努力,但我希望在假裝過後,你能讀懂自己,做一位真正勤奮的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