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獨家述評丨補貼大戰,受傷的豈止的哥

近來,隨著美團攜巨資殺入網約車市場,行業巨頭滴滴一看來者不善,也奮起反擊。雙方祭出乘客“零元起步價”打專車的撒手鐧,並以每天數百元的標準補貼專車司機,一場看不見硝煙的商戰就此開啟。“神仙”打架,卻把上海客運市場攪得天翻地覆。在“免費計程車”刺激下,人們紛紛拿起手機叫專車,幾乎成了上海街頭一景。

這場補貼大戰中,幾家歡喜幾家愁。與乘客樂見其成、專車司機歡呼雀躍形成對比的,是上海眾多的哥的慘淡經營。由於本輪優惠只針對專車,不論線上線下,這些天,計程車司機的生意可謂慘不忍睹,平台大戰目標雖不是他們,卻成了被“誤傷”的最大人群。

的哥宋司機,入行六年,這回是真的感到職業恐慌,因為路上沒人揚招了。他說,以前看路邊有人貌似有叫車需求,只要放慢車速投去一個眼神,對方馬上心領神會,伸手揚招。而現在,卻變成“我本將心向乘客,怎奈乘客看手機(等專車)”,而叫車平台的需求也縮水了,無奈之下,只能去機場排個幾小時的隊接客。

宋司機展示了自己的账本,2月份是過年空城季,他還能保持每天近千元的營收。到了3月旺季,卻碰上平台補貼大戰,日營收降到四五百元,最慘的一天才376元,這意味著,扣去320元的單班車指標,他當天的收入只有56元,連油錢都不夠。在上海的哥中,收入縮水現象十分普遍,特別是專車密集的市區,短途生意全被專車碾壓。“免起步費計程車誘惑太大,換成我,若不是開計程車,肯定也會選專車,這對我們太不公平了。”

相比的哥的淒風苦雨,網約車司機卻是另一番精神面貌。記者通過滴滴平台呼叫一輛專車,顯示是上海牌照,結果來的是外牌“馬甲車”,安徽籍專車司機說起補貼大戰,難掩興奮之情。他說,到上海開專車沒多久,就遇到這波“利好行情”,兩大平台不僅不提成,還用高額補貼爭搶專車司機,上周五,光平台補貼就賺了900元。在日賺千元的驅動下,這位專車小哥全家上陣,連他的“本本族”妻子也注冊為專車司機。小哥說,這幾天趁著高補貼,他們是沒日沒夜地開,生意好到做不過來,照此趨勢,月入兩三萬基本沒問題。

一邊是入行不久、月入三萬的“馬甲車”小哥,一邊是日入56元的資深的哥,補貼大戰對行業的衝擊可見一斑。計程車行業曾是上海的“城市名片”,計程車司機在上世紀90年代也曾是高薪群體,如今他們卻生活困頓,滿腹牢騷,服務品質大幅滑坡,如今資本鏖戰,傷及無辜,的哥的生存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有人認為,專車興起是大勢所趨,競爭不利是因為計程車行業不思進取,不值得同情。但事實上,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計程車行業承擔著社會公共服務屬性,無論入行門檻、調度監管,還是運營成本,都遠高於網約車,雙方不是在同一規則下開展競爭。這輪資本介入下的專車補貼大戰,更是打破原有的脆弱平衡,破壞行業規則,單靠某一家計程車公司無力抗衡,這不是公平的比賽。

隨著互聯網經濟興起,新生事物不斷湧現,網約車平台也是其中之一。客觀而言,它對解決市民計程車難,緩解上海公共交通資源不足,起到積極作用,對的哥來說,也是方便運營提升效率的好工具。但現狀是,平台在“滬牌戶籍”規則的執行,行業準入的審核上存在極大漏洞,如今在資本挾持下掀起補貼大戰,更是將行業規則、社會責任視若無物,看似廣撒福利,實則貽害無窮,規則崩壞,必定是害人害己。

對於享受免費計程車福利的“吃瓜群眾”,大家也別先急著拍手叫好。這波燒錢大戰究竟會走向何處,大可回顧2014年滴滴、快的價格大戰,惡戰的結果就是一家獨大,計程車行業損失慘重,之後別說補貼,市民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如今,似曾相識的一幕再度上演,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放任資本惡性競爭,受傷的遠不止是的哥、乘客、專車司機,連平台自身都將是輸家,將加倍為今天免費的暢快買單。(本報記者 李一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