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拜見公主大人2》足夠“沙雕”,但距“出圈”還有一段距離

本文作者:ACGx

  3月14日,搜狐視頻的自製網劇《拜見宮主大人2》上線,這個系列的第一季在豆瓣上得到7.2分,屬於搜狐視頻出品自製劇中口碑中上的作品。在網生內容呈現多樣性以及圈層用戶越來越明顯的網絡大環境中,如《拜見宮主大人》這類遊戲改編影視劇也能在網劇市場中佔一席之地,獲得固定觀眾群體的認可。

遊民星空

  不過,第二季上線至今過去了2周,由於打分人數較少,豆瓣評分還未顯示出來。即使有第一季的口碑加持,第二季的開播並未像搜狐視頻其他自製網劇那樣,獲得更大體量的觀眾關注,顯然這樣的作品很難成為遊戲改編真人影視作品的主流類型。

“沙雕”風格成口碑之作

  2017年播出的《拜見宮主大人》,講述的是男主魂穿到遊戲中成為武林大反派,感受到了久違的熱血與拚搏,同時收獲友情與愛情的故事。作為《新天龍八部》10周年的定製同人網劇,劇中和遊戲相關的各種設定比比皆是,熱門的網絡梗被製作方靈活穿插運用,加上不斷反轉的劇情,在當時是一部比較有新意的遊戲改編網劇。

  另外,啟用演技到位的新人演員以及在線的特效,保證了這部網劇的質量。所以,儘管開場劇情涉嫌抄襲《OverLoad》,但是《拜見宮主大人》劇還是折服了一大波《新天龍八部》網遊玩家。

遊民星空

  而今,《拜見宮主大人2》上線。第二季在保持第一季主演以及特效水準的前提下,加入了包括鼇拜、黑白無常、李靖、渣渣輝等若乾網遊IP中的遊戲角色或形象,甚至搜狗輸入法的吉祥物小狗也被植入到劇中,變成了男女主生出來的孩子。在故事風格上,第二季依舊延續上一季的無腦逗比搞笑,也就是時下所稱的“沙雕”風格。

  就豆瓣上不超過300條的觀眾短評來看,對這部劇延續“沙雕”風格滿意居多,但是也有不少觀眾提出第二季沒有填上第一部結局留下的“坑”,而且搞笑賣梗的情節相比第一季強硬不少,看下來有些審美疲勞。

  和其他自製劇、自製綜藝一樣,《拜見宮主大人》也是搜狐視頻自製圈層內容的體現。針對表現不錯的劇,搜狐視頻會持續下去,做第二季甚至第三季,讓自製內容成為用戶在平台上進行內容消費的主體。《拜見宮主大人》正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中誕生並且延續下來的網劇系列。

  從第二季中加入的大量網遊IP角色可以看出,出品方並不只是想把觀眾圈定在《新天龍八部》的玩家中,“出圈”去影響其他遊戲玩家,甚至讓知道“渣渣輝”這個梗的網友追劇,可能才是第二季期望達成的最終目的。只不過現在看來,《拜見宮主大人2》在“出圈”方面還有所欠缺。

遊戲改編真人劇,遵循的還是影視劇的表達方式

  遊戲改編真人劇的歷史已經有30多年,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成功的影視作品不是沒有,不過這些成功作品仍難逃遊戲粉絲的口誅筆伐。

  比如,如今在國內被奉為遊戲改編電視劇“神作”的《仙劍奇俠傳》,相較於遊戲內容,電視劇的“魔改”情節相當多,在播出後的那幾年被遊戲玩家摁在地上反覆摩擦。但是,從影視內容的敘事節奏、情感把握、人物塑造方面來看,這部電視劇其實是相當成功的。儘管如今還有遊戲粉絲噴劇情的不合理以及角色亂改,但是電視觀眾給出8.7分的豆瓣分數,也足以證明遊戲改編電視劇並不一定要完全遵循遊戲情節。

遊民星空

  這一結論在《惡靈古堡》系列電影的改編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編劇&導演保羅·安德森把對抗病毒打喪屍的遊戲劇情改編為驚悚+科幻的主線,在砍砍殺殺之餘還能引發觀眾對人性思考,賦予了傳統意義上的喪屍片新的亮點。最後儘管《惡靈古堡》電影失了遊戲粉絲口碑,卻贏了電影票房,還連拍6部。

遊民星空

  以遊戲為藍本進行的影視改編,如果直接以遊戲劇情按部就班,是很難獲得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原因在於,絕大部分遊戲劇情太複雜,不僅有龐大的世界觀,而且還有冗長的主線任務以及一大堆支線任務,玩家可以通過各類型任務體驗遊戲的各種玩法,獲得裝備、升級,如果將這些循序漸進的故事發展過程直接改編為電視劇,簡直就是一部流水账。

  所以,在打怪升級故事中加一些角色衝突,加一些家長裡短,優秀的編劇還能再加入一些情節升華主題,引發觀眾的思考與感觸。總的來說,遊戲改編影視劇,還是要以影視劇本身的表達方式為出發點,才能獲得觀眾認可。

  有觀眾認可、缺粉絲捧場的《仙劍奇俠傳》《惡靈古堡》其實已經和遊戲本身沒有太大關係,這對於遊戲IP借影視內容進行衍開發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在中國,泛娛樂生態下的自製劇熱潮中,不輸於網絡文學影響力的網遊IP進行影視方面的二次開發是遲早的事情。在衍生開發過程中,遊戲公司也深度參與到內容製作中,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是影視公司買了版權大家各玩各。畢竟對遊戲IP方和影視劇出品方而言,遊戲IP改編為影視內容看上去上是一件雙贏的事情:知名遊戲IP可以為影視內容導流,而遊戲IP也能通過影視內容提升IP影響力,甚至實現拉新。

遊民星空

  如《新天龍八部》網遊這樣以遊戲世界為框架拍攝同人劇的做法,在中國其實是比較少見的。實際上,暢遊的《新天龍八部》遊戲是改編自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小說,因此在涉及真人劇的改編時放棄主線劇情,轉為全新的原創劇情可能是最合理的方法。這種做法,不僅把網劇中流行的穿越題材糅合進去,“沙雕”的搞笑劇情也迎合遊戲用戶的口味。在如今的網劇時代,《拜見宮主大人》的內容題材和故事設定其實是一種最容易討好潛在閱聽人的做法。

  但是,一味沙雕賣梗,觀眾也總有乏味的一天。從《拜見宮主大人2》的實際表現來看,這部劇仍然停留在粉絲自嗨階段。要做長線IP,對遊戲改編真人劇來說,如何通過玩家的口碑發酵實現“出圈”才是應該考慮的。

改編的本質,其實是尋找情感共鳴點

  實際上,“沙雕”遊戲改編真人劇是有優秀作品的。

  基於日本RPG遊戲《勇者鬥惡龍》的世界觀,而創作的深夜劇《勇者闖魔城》也是充斥著“沙雕”。各種5毛特效和粗糙道具毫不掩飾這部劇的超低成本,每一集滿滿的遊戲梗令人忍俊不禁,觀眾在大笑之餘不僅能感受到製作團隊對遊戲的深沉熱愛,更為劇中角色對人生、夢想的感悟而感動。這部深夜劇不僅獲得極高收視率,第三季更是得到《勇者鬥惡龍》版權方SE的讚助,可以說是口碑賺錢兩開花了。

遊民星空

  由此可見,儘管遊戲改編真人劇的基礎是遊戲,而基於影視內容的表現形式,則需要靠劇情和角色去打動觀眾。在此框架下,遊戲改編影視的最佳方式是在不丟失遊戲情節的基礎上,用劇情獲得觀眾的共鳴,這在日本另外一部遊戲改編電視劇上得到了深刻體現。

  由SE讚助拍攝、改編自玩家遊戲日記的《太空戰士14:光之父親》,向觀眾展現了網遊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絕佳方式,父子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中的感情變化也是本劇的一大看點。由於劇中感情刻畫到位,即使是沒有玩過遊戲的觀眾也很容易被劇情所打動。作為一部網遊廣告片來說,《太空戰士14:光之父親》其實是成功的。

遊民星空

  虛擬的遊戲世界之所以吸引人,在沉浸感和代入感之外,對玩家來說最大的特點是參與感,玩家跳脫出監視者的限制,真正融入到作品中,而這種參與感是影視內容無法給予的。也因此,當遊戲改編為影視內容時,製作方不止要盡可能規避玩家用遊戲參與感來考量影視內容,更需要關注如何讓路人觀眾被故事所吸引從而關注到遊戲。《太空戰士14:光之父親》的敘事方式就相當成功。

  2016年,在國內播出的劇版《微微一笑很傾城》中植入的網遊《倩女幽魂》也是一個成功案例。劇版《微微一笑很傾城》同網遊《倩女幽魂》的合作也是讓遊戲劇情推動角色在真實世界中的感情發展。在故事中遊戲只是一個配角,男女主的感情發展才成為吸引女性觀眾的重點。同時,深受故事打動的女性觀眾也期望能夠進入遊戲體驗,為此《倩女幽魂》端遊和手遊也根據劇版的播出規劃了一系列聯動內容,二者在故事內容上的深度合作成為同年中國影遊聯動的一個突出範本。

遊民星空

  更早的時候,巨人《征途2》出品過一部40分鐘微電影《玩大的》,第九城市也找過寧浩、黃渤等人為3D網遊《奇跡世界》拍攝過30分鐘的同名短片。在這兩部真人影視內容力,遊戲是許多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玩伴,它更有可能成為危急時刻中向隊友發送求救信號的重要道具。

遊民星空

  結合當下各種熱門影視題材中的元素,將遊戲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嵌入到玩家的日常中,通過遊戲來展現玩家作為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學習、友情、愛情、親情等各個方面的故事,引發玩家與普通觀眾的共鳴,從而將遊戲異塵餘生到更加廣闊的人群中去,這可能是當下遊戲改編真人影視最容易成功的做法。實際上遊戲改編真人大有可為,而感動玩家和普通觀眾,尋找這兩類人群情感共鳴點,遊戲改編真人影視內容才能實現真正意義的“出圈”,遊戲和影視才能獲得雙贏。

本文僅代表訂閱平台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遊民星空僅提供發布平台。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