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精神衛生專家何紅波:居家隔離也要有社交,有助緩解焦慮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副院長何紅波。受訪者供圖

對於目前暫時居家隔離的市民,出現像焦慮等情緒應該怎麽辦?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副院長何紅波教授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建議,即使目前部分市民居家隔離,也要通過各種社交網絡把自己置身於社交圈,這有助緩解自己居家隔離中出現的負面情緒。

另外,何紅波還表示,自“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谘詢熱線”開通後,其幫助致電尋求幫助的市民緩解了抑鬱、焦慮等情緒。

心理熱線幫助市民緩解抑鬱、焦慮等情緒

南方都市報記者(下文簡稱南都):在開通“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谘詢熱線”後,團隊每天遇到谘詢者哪些方面的問題?

何紅波:主要還是各種各樣的焦慮、擔心、恐慌及害怕等情緒比較多,例如健康碼變黃碼、查不到核酸檢測、對居家隔離的擔心等等。

實際上,這些負面情緒的產生與發展,基本與疫情相關的,在這種負面環境因素下,這種情緒被無限地放大。當下特定環境下,有些人性格方面等原因,容易出現和放大這類擔心、焦慮和無助的情況。

簡而言之,這類負面情緒屬於“過度焦慮症”的表現,不過這種焦慮也是有一些現實基礎,是可以理解的。

南都:請問這條熱線是否算是心理危機提前乾預的方式?對於撥打熱線的市民來說,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何紅波:是的,心理熱線其實就是提前乾預的措施,但它和臨床看病是不一樣的,並不是說,只有患者才需要打這個熱線,任何人群只要有一些擔心、困惑甚至不理解,都可以打電話來谘詢。

比如一些對某些事物處於未知懵懂,而從而產生擔心及焦慮等情緒,在專業的乾預和解讀下,這種焦慮情緒以及所帶來的身體上反應,有可能會得到緩解。總體來看,這屬於一種提前乾預的方式,屬於心理疏導,跟臨床上的看病診療還是有點區別。

南都:對於有抑鬱等方面困擾的患者來說,這條熱線能對他們有幫助嗎?

何紅波:作用是有的,但要看具體問題。

首先對於抑鬱患者來說,我們熱線有個很重要的作用是預防自殺,在臨床上,抑鬱患者忽然情緒低落等因素,產生輕生念頭的情況時有發生(部分可能會轉化為實際行為),而心理熱線對患者的幫助,就是患者發現自己出現了極端想法,打這個熱線可以尋求幫助。我們接電話的治療師都是經過相應的培訓,且有比較多相應的知識,能傾聽患者的想法和訴求,且建立信任關係,這樣對抑鬱患者的極端情緒緩解,是起到很大的幫助。

其次對於一些像有精神分裂、雙相情感障礙等,他們在居家隔離的時候,遇到最大的問題可能是沒有藥物或者缺少藥物所產生的焦慮,這時候,我們熱線也會指引患者,通過怎樣的方式拿到相應的治療藥物,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暫時封閉的環境下,要把自己置身於“社交網絡”

南都:暫時封閉隔離的環境,對於人的情緒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何紅波:其實在這種封閉隔離的狀態下,環境與心理相互作用是比較明顯。即使正常的人,遇到負面情緒困擾方面的問題概率都有所增加,特別是抑鬱、焦慮和失眠等,這些情況還是很常見的。

例如焦慮的人,遇到壓抑的環境容易更焦慮;抑鬱的人本來堅持運動和社交改善症狀的,現在這些事情都做不了,可能負面情緒會有所增加;另外,暫時居家隔離後,很多事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家庭矛盾更多。

南都:對於居家隔離的市民來說,您有什麽建議?

何紅波:對於正在高風險區居家隔離的市民,我建議:

第一、要有好的睡眠,我發現很多人在隔離後,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睡眠問題,作息容易亂,不守時,尤其對於有焦慮、抑鬱等患者來說,睡眠是有很重要的調節病情作用。因此,我建議一家人相互監督,按時睡覺。另外,我還建議上床睡覺時間不要超過晚上11點,如果超過這個時間覺,睡眠效率和質量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應該堅持運動,即使室內的話,我建議可以進行一些中等強度和時長相對較長的有氧運動等。

第三、正在隔離的人應該保持社交習慣,不要因為隔離而變成心理方面的隔離,變成一種與世隔絕的孤獨狀態。同樣的,這對那些有焦慮、躁鬱等疾病的患者來說,也是控制不好病情的。我認為,隔離居家的市民應該要通過各種網絡社交平台,把自己置身於社交網絡中。另外一家人也要營造一些開心娛樂的氛圍,做一些小遊戲等,如果能有半小時開懷大笑是有幫助的。

第四、吃飯時間很重要,我建議不要暴飲暴食,或者飲食不規律等,還有不要吃垃圾食品,只要維持以前的飲食量和習慣就好,還有不要做一些“很特別的創新”。

南都:對於居家隔離且需要服藥的抑鬱、焦慮等人群,我們是如何幫助他們維持藥物治療的?

何紅波:第一,我們開通了線上互聯網醫院,患者或家屬可以在線上買藥,並且會有配送,據我了解,部分中高風險區,是有專門的機構對藥物進行配送的。第二,如果一些患者遇到買藥困難等,可以向社區三人小組提出需求,然後三人小組一般會幫助他們買到藥物,並送到他們家。

另外,在芳村這邊暫時封閉區域中,即使患者因為各種原因病情複發,我們醫院現在有幾十名專業精神醫學的醫生在社區中開展如核酸檢測等工作,如果患者有需要醫生幫助,我們醫生會在街道的幫助協調下,上門為患者進行會診等工作。

南都:對於目前廣州其他區域的一些需要服藥的抑鬱、焦慮等患者,您建議他們如何備藥?

何紅波:如果患者發現家中的藥物不多了,可以去醫院開藥的量可以開大一些。因為慢性精神病患者如果突然停藥,複發的風險比較高。原則上說,如果患者如果能開一個月的藥量,我覺得會相對穩妥一點。

人物卡片

何紅波,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副院長,廣州醫科大學精神心理研究所副所長,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州市醫學重點人才

出品 南都健康聯盟

采寫 南都記者 貝貝 通訊員 劉靖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