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傅維鱗在《明書》中大力稱讚的“女中堯舜”誠孝皇后張氏

“堯舜”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典範。如果一個皇帝能被評價為“當世堯舜”,那麽,這個皇帝可以說獲得了皇帝級別中最崇高的稱號,比現在網上說的“千古一帝”這樣的稱號厲害多了。在明末清初史學家傅維鱗的《明書》裡對朱棣的兒媳婦,朱高熾的皇后誠孝皇后張氏是這麽評價的:“當時仁宗在東宮瀕危殆,非後妙於周旋,禍且不測。宣英二朝天下治平,後之力居多,人稱女中堯舜,信然。”誠孝張皇后作為一個女人,也能獲得“堯舜”的稱號,她更是非常了不起的。那麽,為什麽張氏能獲得這樣的讚譽呢?

張氏為指揮使張麒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熾被立為燕王世子,同時封張氏為燕世子妃。朱高熾生性仁孝,喜愛詩詞,可是身體肥碩,腰腹徑數圍,不善騎射,因此常使朱棣不高興。恰好朱棣的次子朱高煦身高體壯,而且在靖難內戰中,有幾次傑出的表現,於是朱棣曾經有立朱高煦為皇儲的念頭,還曾經對朱高煦說過“勉之,世子多疾”的話,這就更讓朱高煦有奪位之想。有了這個想法,朱棣對朱高熾是怎麽也看不慣。據《明朝小史》記載:“帝為皇太子時,失意於文皇,每含慍言,何以了事,仁孝每勸之。一日內苑曲宴,又對後罵之,色怒甚。既而曰:‘媳婦兒好,他日我家虧他撐持。’又曰:‘我不以媳婦故,廢之久矣。’謂誠孝也。時先在侍,忽不見,文皇令覓之,乃在爨室手製湯餅以薦,比薦文皇大喜,複至,感泣痛飲而罷。”

不止如此,張氏在結婚不到三年就替朱高熾生下了一位朱棣最寵愛的長孫朱瞻基,也就是後來的宣德皇帝;後來張氏又生了越王朱瞻墉與襄王朱瞻墡。這樣算是為朱高熾扳回來一些局面。

永樂二年(1404年)夏天,雖然朱棣立了朱高熾為東宮太子,不過朱高煦依然野心勃勃,經常在背後中傷他的長兄。因而東宮一直是處於危急狀態下,張氏在旁總是時常寬慰丈夫,夫妻二人攜手度過了危機。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8月12日,在榆木川得了重病、奄奄一息的永樂帝,召喚英國公張輔到皇帝行營帳篷,起草遺詔說:“傳位皇太子。……喪服禮儀,一遵太祖皇帝遺製。”可是朱高熾即位不到八個月,卻因體胖多病,也晏駕歸天。當了寡婦的皇后張氏依傳統當上了皇太后。

宣德元年(1426年),眼見他的父親與長兄都已駕崩,朱高煦終於公開挑戰他的侄子朱瞻基。這時皇太后張氏仰仗有德行、有才乾又老成幹練的楊士奇、楊溥、楊榮與吏部尚書蹇義,來對付漢王朱高煦。僅僅三個星期的行動之後,從宣德元年(1426年)8月28日到9月17日,朱高煦的叛變就被平定。朱高煦和他的兒子被貶為庶人,從此監禁在北京的西安門裡一直到過世。

朱高煦事件之後,海內寧泰,朱瞻基繼續推行朱允炆、朱棣和朱高熾等人的未盡事業,再次大幅削減諸王的權力,從此各藩王只能向中央政府支領俸祿,藩王對中央的威脅依然消除。在整個明朝歷史中,朱瞻基在位的十年算是天下歸心、最好的太平盛世;在很多方面,的確要歸功於這位“女中堯舜”皇太后張氏的知人善任與辨別邪正。

宣德四年(1429年)清明節,皇太后因篤念祖宗功德,要求親自到天壽山謁拜永樂皇帝與洪熙皇帝(長陵與獻陵)並掃墓。沿途中,居民夾道迎拜,皇太后隨性吃蔬食野味,並賜鈔幣。“及還,過農家,召老婦問生業,賜鈔幣。有獻蔬食酒漿者,取以賜帝,曰:‘此田家味也。’從臣英國公張輔,尚書蹇義,大學士楊士奇、楊榮、金幼孜、楊溥請見行殿。太后慰勞之,且曰:‘爾等先朝舊人,勉輔嗣君。’”回到內宮之後,皇太后還命她兒子朱瞻基作《賞春賦》,敘述她途中所看到的景物及農家作業之狀況。

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朱瞻基突然駕崩於乾清宮。在英宗登基前中外洶洶,“宣宗崩,英宗方九歲,宮中訛言將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諸大臣至乾清宮,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君臣呼萬歲,浮言乃息。大臣請太后垂簾聽政,太后曰:‘毋壞祖宗法。第悉罷一切不急務。’”但張太后還是表示,願意擔任朱祁鎮的監護人。“遵遺詔大事白皇太后行。”以後凡事委用三楊票擬,雖然如此,重要的政策及詔令仍然必先由太皇太后首肯,然後才能全部交給內閣議決。同時為了駕馭外戚,張氏正式以書信告誡她當時是彭城伯兼任都督的哥哥要循禮法、修恭儉,不能乾預政事,而且每個月只能在初一跟十五進朝問安。除此以外,太皇太后張氏還下令要求子孫認真讀書求學,日夜勤恪敬事,凡宮中一切玩好以及不急之務,全部罷禁。

雖然太皇太后要求她的子孫相當嚴厲,要他們行仁政、秉忠勤,可是朱祁鎮還是整天跟著他最寵幸的太監王振玩耍。

據《明實錄》、《明史》和《明史紀事本末》記載,正統二年(1437年)元宵節期間,“一日,太后坐便殿,帝西向立,召英國公張輔及士奇、榮、溥、尚書胡濙入。諭曰:‘卿等老臣,嗣君幼,幸同心共安社稷。’又召溥前曰:‘仁宗皇帝念卿忠,屢加歎息,不意今尚見卿。’溥感泣,太后亦泣,左右皆悲愴。始仁宗為太子,被讒,宮僚多死詔獄,溥及黃淮一系十年,瀕死者數矣。仁宗時時於宮中念諸臣,太后亦久憐之,故為溥言之如此。太后複顧帝曰:‘此五臣,三朝簡任,俾輔後人。皇帝萬幾,宜與五臣共計。’”過了一會好戲上演了,“有頃,宣太監王振。振至,俯伏,太皇太后顏色頓異,曰:‘汝侍皇帝起居多不律,今當賜汝死。’女官遂加刃振頸。英宗跪為之請,諸大臣皆跪。太皇太后曰:‘皇帝年少,豈知此輩禍人家國。我聽皇帝暨諸大臣貸振,此後不可令乾國事也。’”“每數日,太后必遣中官入閣,問施行何事,具以聞。或王振自斷不付閣議者,必立召振責之。”“以故王振雖寵於帝,終太后世不敢專大政。”

正統七年(1442年)十月,太皇太后張氏崩逝,跟她的丈夫朱高熾合葬於獻陵。不久被尊諡為“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啟聖昭皇后”。張太后雖然去世,但他留下了三楊及一些前朝重臣,他們在世時,王振一直不敢攬權。

因此,這樣的奇女子,最終被史官稱為“女中堯舜”。顯然,這個評價是非常得當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