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因為你的父母,你才能來到清華!」 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高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父母堂(askjane)」


「你能來到清華,不僅僅是因為你努力,更是因為你的父母。」

這是清華大學新生入學第一節社會學概論課上,老師對新生說的話。

你以為靠自己努力就能考上清華北大?不,這背後有個殘酷的真相,你能夠來到名校,不僅僅取決於自身的努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你的父母!

1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晉軍先生的《社會學概論》是每個清華社科學院大一新生的必修課。他每年開學都會做一個調查問卷,有兩個問題:

「你父母的職業是?」

「你上大學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哪裡?」

看了問卷結果,晉軍先生說,在座的各位能考上清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們的父母。2018屆畢業的學生中,入學前到過境外的學生佔43.9%,沒有出過省的學生佔0%;西部一所211大學到過境外的學生只有2.3%,沒出過省的有22.7%。

這一項「入學前活動半徑」調查數據非常穩定,往年清華學生入學前到過境外的比例也都在40%左右。家庭的背景決定了孩子能接觸到資源的多少,決定了學習環境,決定了上的小學、初中,也決定了眼界和見識,能來到名校,單單有努力是不夠的,還因為有了上述這些東西。

在我們的鄰國,韓國階層分化十分嚴重,一般的平民子弟只有通過高考來改變命運。「寒門已難出貴子,貴子都出自江南。」韓國的高考,已經不是單個學生之間的角逐,而是家庭、階層以及社會之間的戰爭。

父母的不努力,是會拖垮孩子的

具備穩定的物質條件和資源,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條件,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有很多人都說,教育其實拚的是父母的財力和資源,好的外部環境使得孩子眼界能夠更開闊,能接觸更好的教育資源;事實上,真正的教育拚的是父母的見識、態度、觀念還有學習習慣。

印度電影《起跑線》中,也講述了這個道理,面對幼稚園即招生,服裝店老闆拉吉和妻子米塔想方設法讓女兒皮雅進入常春藤名校,不能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徹夜排隊、練習談吐禮儀、參加名校面試、買學區房、學說英語、企圖進入上流社會……最終通過裝作「窮人」,換得了名校貧困生的名額。學校一開始面試的結果很扎心,因為學校不想錄用店鋪老闆的孩子,因為他們覺得孩子的父母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

妻子米塔一開始就說:


「我們不能讓皮雅接受我們所接受的教育。」

正是因為夫妻兩人從小沒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能停留在中產階級,只有好的學校才能提供良好的英語教育,而英語在印度不僅僅是一門語言,還是階級。

父母的眼界,會是孩子的起跑線,境界高的父母,都會努力提升自己的格局,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肩上看到他們想要的東西,這樣能給孩子帶來的不止是眼界視野上與別人的差距,加以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在自己行為裡完成自我完善。

播放GIF

2

有見識的父母,並不等同於有錢的父母,家庭環境會給孩子帶來視野、見識、資源上的限制,很多時候家長害怕自己的局限會限制了孩子未來的發展,而我們都還有機會去改變。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深遠,不僅在對世界的視野見識上,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也影響著孩子自我人格的修養。

「高考狀元的父母是做什麼職業的?」這是個大家一直都很感興趣的話題,為什麼他們可以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

(圖片數據來自於互聯網)

從圖中數據可以發現,教師和公務員家庭盛產高考狀元,父母文化素質較高,並且平時還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子女,是使他們成功的重要基石。

父母的身教大於言傳

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會有父母影子的投射,父母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卻苛責孩子一定要完成,這樣怎麼能有說服力呢?

? 北京理科狀元施沁汝從小就喜歡問為什麼,每次父母都會耐心解答,當有父母答不上來的問題,也都是和女兒一起查資料。女兒在耳目渲染之間,就能體會到父母對知識的尊重。

? 廣東狀元張恆的父親是個比他還愛學習的人,曾經父親考中級繪圖員的時候,比班裡其他學員都大很多歲,父親的行為是張恆最好的榜樣,深刻展示了什麼是「活到老,學到老。」

當我們責怪自己孩子不爭氣,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好,也應該想下,我們是不是也像「別人家的父母」?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來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去召喚另一個靈魂。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又會是父母的鏡子,看到孩子的種種表現,那都是你平時的縮影。Ta的未來如何,跟背後的家庭息息相關,父母的言行、態度,將對孩子一生產生影響,營造了什麼樣的氛圍,孩子未來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3

有人曾在網上提問:「我今天21歲了,開始學畫畫晚了嗎?」有一個回答吸引了眾人目光:「晚了,你父母已經打不過你了。」

與孩子堅持一樣重要的

是父母對孩子的堅持

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在一節目中邀請劉憲華Henry共同演奏金曲《梁祝》,大家都深深被劉憲華的才藝所迷住,他又當場彈奏了一首鋼琴曲,再一次迷倒了大家。眾人都認為,他是因為從小熱愛音樂,才會有今天的成就,但是他告訴大家,並非如此。


他說:「我小時候也很不願意學音樂,但父母一直逼著我學習,一直到十一二歲時還是不喜歡想要放棄。但我媽就是不同意,一直逼著我,後來慢慢學會了,我參加了第一個比賽,就愛上了。」

在場的王迅,小時候也有學小提琴的經歷,當時母親花了2個月的工資41塊錢買了一把小提琴,可是學了一段時間後,他便失去了興趣選擇了放棄,看到今日的劉憲華,王迅感到非常遺憾。

89年出生的加拿大華裔劉憲華從5歲開始學習古典小提琴,6歲開始學鋼琴,11歲開始學芭蕾,高中時拿過街舞冠軍,橫掃加拿大各類古典音樂比賽;16歲時在加拿大皇家音樂小提琴學院10級考試中獲得銀質獎章表彰;2010年以全額獎學金考上了著名的伯克利音樂學院。現在的劉憲華非常感謝父母,因為他們不逼著讓他去做,他永遠不可能成為「行走的樂器庫」。

播放GIF

真正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在教育這條路上,變得優秀總要吃很多苦。父母的鞭策下堅持學習的孩子,和半途而廢的孩子相比,長大後一定會有不同的人生。做家長的現在逼孩子吃學習的苦,長大後他們才不會吃生活的苦。我們經常會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台前的光彩奪目,卻沒有看見「別人家的父母」背後的嘔心瀝血。

很多優秀的孩子都不是天生的,長大後擁有成功的人,一定都經歷過一個吃苦無數的學生時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在他背後舉起「皮鞭」。

每個孩子都會有長成人的那一天,在ta需要人來引導的那一段時光,父母將會是ta的指路人,用自己的身影,引出一條路線。如果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怎麼讓你孩子擁有「詩和遠方」?

本文來源:父母堂(askjane)聚中外百位專家解育兒難題,提供線上父母微課堂,每天播送寶寶原創故事。

往期精選

1.痛心!孩子將叉子插進同學眼睛,媽媽竟是幕後「幫凶」

2.網上瘋傳的兒童睡眠時間表,你家娃睡對了麽

3.令人髮指!10歲女孩反覆暴打1歲半男嬰,並從25樓拋出...

4.孕婦吃的葉酸也造假,藥品真偽該如何辨別?

5.誰再這樣逗我的孩子,即使親姐妹也要斷絕關係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