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咖啡劫:連咖啡大量關店 互聯網咖啡注定一場行銷秀?

靠補貼肯定走不遠。

在互聯網咖啡火熱一年之後,危機突然顯現。

近日,連咖啡關店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2月27日,連咖啡被爆出在春節前後關閉了北京、上海多家門市,且因拖欠咖啡豆供應商貨款出現資金鏈困難。北京多名連咖啡店員向媒體表示,連咖啡高峰期時在北京有60多家店,目前只剩下20多家。經濟參考報稱,連咖啡在全國的關店比例達到了30%-40%。

關於關店的原因,連咖啡店員稱主要是銷量不好導致虧損太多,有些門市每天銷量甚至不到100杯。連咖啡官方回應稱,針對不盈利和早期不符合品牌要求的店面,在春節前後完成了一輪店面調整,這些門市多數是處於負毛利狀態和品牌形象欠佳狀態,且以同商圈的重合店為主。

經濟參考報稱,連咖啡2019年的發展戰略被定位為“品牌瘦身”,減少實體店投入,增加網絡行銷和外送。由於前期發展太快,選址盲目,後期開的門市不僅沒有增加營業額,反而拖累了老店的業績,再加上人力成本的增加,前期的融資也已經基本消耗殆盡。公開資料顯示,自2018年3月B+輪融到1.58億人民幣之後,連咖啡再未獲得新的投資。

作為互聯網咖啡的典型代表,連咖啡的大規模關店,是否會成為互聯網咖啡泡沫破裂的前兆?

連咖啡怎麽了?

連咖啡成立於2012年,早期是名副其實的咖啡外送平台,服務星巴克、COSTA等品牌咖啡。2015年8月,連咖啡開始轉型,出售自有品牌咖啡。據連咖啡相關人員介紹,目前連咖啡9成單量來自線上。

關於連咖啡銷量變差的原因,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認為,連咖啡2017年的業績主要依賴一款用以代餐的黃油咖啡,主打減肥功能的產品“防彈咖啡”,但之後再無沒有爆款新品推出。再加上2018年下半年開始過度補貼市場,推出的咖啡錢包等業務大量透支了後續的業績。

連咖啡店員稱,去年年底連咖啡一直在做各類團購、拚團、買贈促銷的活動,但消費者並不如想象中忠誠,優惠力度變低,訂單就會下滑。再加上競爭對手瑞幸咖啡也處於瘋狂擴張和瘋狂補貼之下,搶走了一部分線上客流。

另外,市場競爭加劇是導致連咖啡銷量變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統計,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國信證券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咖啡消費年增長率在15%左右,預計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銷量規模將達到3000億人民幣。從國際情況來看,中國咖啡人均消費量僅 0.003杯/人/日,與美國(0.931杯/人/日)差距懸殊,但同處亞洲的韓國和日本也分別達到0.329和0.245杯/人/日,相比之下,我國咖啡消費仍有巨大提升空間。

再加上瑞幸咖啡2018年瘋狂開店,以瑞幸為主新增品牌的門市數量遠超行業增速,導致存量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2018年8月,星巴克和餓了麽合作開始推出官方的“專星送”,並以每月進多城市開數十個點位的速度發散。連咖啡的星巴克咖啡外送業務走到盡頭。

從2017年起,魚眼咖啡就完成品牌升級,採用互聯網模式,近年先後在上海和北京開出十多家直營門市。全新的魚眼咖啡門市均為主打“自提、外送”的小而精店面,在模式上與瑞幸咖啡相近。

全家、麥當勞等餐飲便利店也紛紛加大自己的咖啡產品投入,湃客咖啡、麥咖啡加大了市場傳播聲量並開打價格戰。與此同時,國際咖啡巨頭也紛紛湧入中國市場。7個月前,日本國民咖啡品牌Doutor也剛在上海開出中國首店。

互聯網咖啡泡沫將破?

在連咖啡關店的同時,競爭對手瑞幸咖啡卻正在準備上市。

2月28日,路透報導稱,瑞幸咖啡接觸3家投行,欲今年赴美國IPO。IPO最早預計是在5月或6月進行,還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則正在為瑞幸咖啡的IPO做準備工作。

瑞幸咖啡隻用一年時間就取得了消費用戶1254萬、開店數量2073家、售出8968萬杯咖啡的驕人業績,在北京、上海的城市核心區實現了500米範圍內100%覆蓋。由於瘋狂擴張和補貼,在瑞幸咖啡開業的前三個季度也出現了8.57億元的虧損。

不過,看似發展順利的瑞幸咖啡,其實可能存在一定的融資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此前是神州優車集團COO。瑞幸咖啡主要投資方大鉦資本的創始合夥人黎輝,此前是神州優車副董事長和戰略委員會主席,曾助力神州租車在香港上市。投資方愉悅資本,其創始及執行合夥人劉二海,曾主導神州租車、神州專車投資。投資方君聯資本,是神州租車、神州專車投資方。

這意味著,截至目前,瑞幸咖啡的主要投資機構,基本都是神州的投資方或者與之有緊密關聯的機構。一般來說,B輪之後是投資方關注模式驗證、收入、盈利的階段,資金消耗速度會加快,對瑞幸咖啡這種典型的2VC的創業項目來說尤其如此。綜合以上信息,瑞幸咖啡隻到B輪就頻頻傳出準備IPO的消息,是一個值得深思的信號。

或存在兩種可能,一是神州投資方或關聯機構不願意讓瑞幸咖啡在上市之前,再引入其他投資人;二是除了神州投資方或關聯機構,其他投資人現在已經不願意投資瑞幸咖啡。

對此,朗然資本創始合夥人潘育新對時間財經表示,神州、愉悅都不差錢,更大的可能是愉悅資本等看好瑞幸咖啡,不願意給其他機構投資機會。至於何時IPO,更多的是在挑選風投利益能最大化時間。

不過,Star VC總裁韋魏持相反觀點。他對時間財經表示,瑞幸咖啡如今的估值已經很高,本身燒錢速度驚人,而從市場、產品、競爭對手等角度看,瑞幸的模式存在較多值得探討的問題,投資人應該會偏謹慎。

韋魏認為,很多喝咖啡的人都是基於場景的,純粹為了喝咖啡而點外賣的人數量有限。瑞幸目前的品牌忠誠度,主要還是因為低價、補貼等,這種優勢是非常脆弱的,持續性存疑。如果取消補貼,瑞幸會失去不少用戶。

既然咖啡外賣市場有限,那麽瑞幸是否有拓展其他品類產品市場的能力?

目前,瑞幸已經逐步推出了果汁、酒水、沙拉、三明治、蛋糕等產品。但這些品類在原料品質、成本、生產、口感等方面,能否達到瑞幸所宣稱的咖啡的品質標準?用戶是否能夠擺脫咖啡的標簽,對這些新產品產生購買欲望?另外,如果這些品類不是自研,而是來自於第三方,不可避免要和美團、餓了麽競爭,難度更大。

星巴克也大規模啟動了外賣,長期來看,從模式和規模上來說,星巴克的成本應該會低於瑞幸。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真要逼星巴克打價格戰,其實星巴克的戰鬥力更強。

如果真如韋魏所說,目前投資人已經對瑞幸咖啡持謹慎態度,加上連咖啡的融資遲遲未能續上,是否意味著互聯網咖啡泡沫可能破裂?(台灣時間財經 喬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