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秀成眼中的翼王石達開:表面文武雙全,實則無大智慧

對於石達開之評價,歷來爭論頗多,有些說他很厲害,是戰神;有些則說他非常“漏”,是戰五渣。曾國藩評價他:“查賊渠以石為最悍,其誑煽莠民,張大聲勢,亦以石為最譎”;左宗棠評價他:“狡悍著聞,素得群賊之心,其才智諸賊之上,而觀其所為,頗以結人心,求人才為急,不甚附會邪教俚說,是賊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後人對其評價則更高:16歲受訪出山,19歲封王,24歲統帥千軍萬馬打得中興名臣曾國藩嗷嗷大叫。甚至還有人評價:石達開是太平天國運動活的靈魂,是歷代農民起義最完美之形象代表,讚美之情溢於言表。那麽,石達開真實水準究竟如何呢?他是否如人們所說的那麽厲害呢?要知道,曾國藩、左宗棠後期對他評價並不高。

對於這問題,我們不妨看看李秀成對他是如何評價的。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絕對頂梁柱,軍事上、政治上、外交上均很有一套,他看人、識人之水準還是相當高。1864年8月,李秀成應曾國藩之請,一氣呵成,洋洋灑灑寫下數萬言的《自述書》,講述自己參加革命之經過,太平天國成敗得失之經驗教訓,同時還對首義諸王做一番點評。其中,對石達開評價,李秀成如是說:“翼王石達開,亦是桂平縣白沙人氏,家富讀書,文武備足。”說他文武雙全,是個人才。那麽,李秀成是不是真的這麽認為呢?顯然不是,在《自述書》中,李秀成還有玩“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在部分細節中隱晦表達了對石達開之真實看法,即是石達開表面是文武雙全,實則目光短淺,沒有大格局,無大智慧。

01.石達開前期之表現及其立下之戰功

1849年,馮雲山再次從廣東花縣回到紫荊山區,繼續發展會員,但這次發展會員的主要對象不是普通大眾,而是大戶人家。貴縣少年英雄,16歲出頭的石達開引起了馮雲山注意。當然,馮雲山欣賞的不是石達開的勇武,而是石達開背後強大的家族背景以及他在客家人中的人脈。馮雲山是玩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手,很快便將石達開搞定,並將拜上帝教分舵主之位給他,讓石達開負責貴縣拜上帝教事務。石達開人脈果真得力,金田起義時,他聚集5000人馬入股,兵力貢獻值佔了四分之一。要知道,金田起義就2萬餘教徒參加,石達開能夠拉攏5000人馬,其人脈可見一斑。石達開能位居首義五王之一,靠的就是這5000兵馬股份。

1852年10月,石達開在橘子洲頭擊敗向榮,牢牢控制湘江西岸,為太平軍主力順利從長沙城下撤圍立下汗馬功勞,此戰,石達開嶄露頭角。1855年1月,石達開在湖口、九江逆襲成功,擊潰湘軍水陸兩師,一舉扭轉西征頹勢,太平軍乘勢反攻湖北,三克武昌。1855年11月,石達開經略江西,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湘軍連連潰敗。1856年3月,石達開在樟樹鎮擊敗周鳳山,湘軍陸師主力慘遭失敗,曾國藩被圍困南昌孤城。1856年4月,秦日綱、陳玉成作戰不力,石達開率翼殿將士東征,聯合各路將領一舉摧毀“江南大營”,欽差大臣、湖北提督向榮逃往鎮江時自縊而亡(一說吐血而死),天京之圍宣告解除。

石達開戰功赫赫,又善於處理民政,搞外交,平時有事沒事還賦詩兩首,算得上是文武全才,綜合型人才。近代著名文學家梁啟超在《飲冰室合集》中收錄有石達開遺詩五首,可見石的文學水準還是蠻可以,否則梁怎會收錄呢。

02.拖延時間回京勤王,讓韋昌輝孤軍奮戰,為事變擴大買下禍根

如果只看太平天國前期之貢獻值,石達開無疑就是戰神,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是神一樣的存在。然而,在“天京事變”中,石達開便表現出他那缺乏大格局、大智慧之一面,李秀成如是說:“東、北、翼三人不和,北、翼二人同心,一怨於東,後被北王將東王殺害。北翼兩王不服,君臣不別,東欲專尊,後北與翼計殺東王。翼與北王密議,殺東一人,殺其兄弟三人,原清輔而已,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殺。後北王殺東王之後,盡將東王統下親戚屬員文武大小男婦盡行殺盡,是以翼王怒之。”,說的是,韋、石兩人不滿楊秀清,想聯合起來乾掉他。可是呢?韋昌輝奉詔回京後,石達開卻沒有回來,而是躲在武昌,坐山觀虎鬥,想坐收漁翁之利。

石達開躲在武昌會造成何種後果呢?李秀成言:“北王殺東王之後,盡將東王統下親戚屬員文武大小男婦盡行殺盡,是以翼王怒之。”也就是北王韋昌輝違背之前的約定,楊秀清死後,開始濫殺無辜,擴大事態。那麽,這與石達開沒有回來又有何關係呢?人是韋昌輝殺的,又不是石達開殺,憑啥背黑鍋呢?要知道,楊秀清不是一個人,而是代表最大實力派東殿集團之利益,韋昌輝區區3000兵馬回京勤王,乾掉楊秀清後,如何擺平東殿余黨就成問題了。東殿在京兵馬三倍於“勤王軍”,而洪秀全又未及時公布詔書,承認事變合法性,東殿必定會找北王算账,就算韋昌輝想“封刀”,估計也不可能。如果石達開及時回京,那就不一樣了,北殿、翼殿聯合起來,碾壓在京東殿勢力,東殿必然不敢輕舉妄動;韋石再一起向天王施壓,強迫洪秀全發布聖旨,承認此次行動合法,天京事變將難以再擴大化。然而,石達開卻躲在武昌,讓韋昌輝孤軍奮戰,這就為事變擴大化埋下了禍根。

03.不分青紅皂白,“背信棄義”,坑了韋昌輝,錯過結束事變之最後機會

石達開沒有及時回京,洪秀全又不出來承認事實,兩位盟友著實坑了北王韋昌輝一把;從自身安全角度考慮,韋昌輝必然會先下手為強,否則豈不是被在京東殿兵馬給乾掉。韋昌輝清除在京東殿余黨後,暫時穩住了局面,可自己處境卻非常被動,成為了劊子手,本是奉詔“討賊”,如今自己卻成了“賊”,心中之委屈與無奈可想而知。此時,石達開率曾錦謙、張遂謀等三人回京勸阻,石達開的到來,給了韋昌輝希望,因為他相信石達開是明白人,會站在自己立場,震懾東王余黨之同時向天王施加壓力。若是果真能如此,天京事變也就到此為止,就如同“玄武門之變”,太子黨兵強馬壯,李世民差點被剁成肉醬,可尉遲恭強迫李淵發布詔書,承認事變合法性,李世民最終勝出。

很遺憾,石達開並沒有這麽做,而是“背信棄義”,袒護東王余黨,坑了韋昌輝一把。李秀成言:“翼王在湖北洪山,知到京城害殺許多之人,在湖北洪山營中,同曾錦謙、張遂謀狼狽趕回京都,計及免殺之事。不意北王頓起他心,又要將翼王所殺。後翼王得悉此事,吊城由小南門而出,走上安省,計議報仇。此時北王將翼王全家殺了。”其中“頓起殺心”是何意思?韋昌輝突然想殺石達開,想乾掉盟友,為何呢?石達開一回來,立刻斥責韋昌輝,公然袒護東王余黨,還將本就要乾掉的楊輔清保護起來。如此做法,韋昌輝怎麽想?石達開遲到一個多月也就算,也可以原諒,可以不追究,畢竟石達開在武昌作戰,乃是為韋俊(北王)解圍,算是自己人。但是,北王怎會容忍石達開“立場”問題呢?石達開如此做法,不是在拉攏人心,是幹啥呢?要知道,石達開此舉,天王“亦不悅”;北王“頓起殺心”也就可以理解了。如此一來,天京事變又擴大化了。

04.懷才自負,不懂進退之理,一言不合就單乾,政治上很不成熟

石達開回京後袒護東王余黨之種種舉動,韋昌輝非常惱火,於是派燕王秦日綱率兵追殺石達開,屠戮翼王府,圍攻天王府,將事變推向最高潮。石達開回到洪山大營後,立刻召集本部兵馬六萬人,打著“靖難”大旗,往天京進發,同時書信天王:“若不得韋昌輝狗頭,則興師回朝,攻滅天京”,語氣咄咄逼人,毫無君臣之禮。洪秀全也是非常惱火,但無可奈何,自己手中又沒兵權,若石達開真的率兵回朝,估計自己麻煩就大了,很可能成為漢獻帝第二,被架空。所以,洪秀全只能號召軍民起來與韋昌輝作戰,指責北王乃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乾掉北王后,石達開回京輔政,“合朝同舉提理政務,眾心歡悅”,很快便扭轉了天京事變後所面臨之軍政危機。可以說,翼王石達開此時很得人心,卓越之戰功,事變中“無辜受害者”之身份,都是他得到擁戴之資本。然而,石達開不願受洪氏牽製,於是選擇外出單乾,李秀成言:“翼王與安、福王三人結怨,被忌壓製出京”。表面看,石達開沒錯,錯在洪秀全,其實未必如此。石達開離開之後,剛到無為州就號召大夥追隨他,讓軍民“選邊站”;後則拒絕回京,在洪秀全已經妥協,朝臣又聯名“求情”之情況下,居然截留京使。更狠的是,石達開大量挖掘人才,李秀成言:“將合朝好文武將兵帶去,此誤至大。”可以說,石達開雖然受委屈,但懷才自負,不懂得進退之理,政治上相當不成熟。其實,憑借石達開之威望,洪秀全未必敢加害於他;退一步講,就算想,石達開大不了在安慶辦公,另設中央,洪氏能奈他何呢。

綜上所述,從李秀成《自述書》中可看出,石達開算得上文武雙全,是一個比較優秀之綜合性人才。但是,石達開缺少大格局、無大智慧,充其量就是集團經理級人物,而非總經理。正因為如此,石達開單乾後不斷碰壁,無可圈可點處,最終兵敗大渡河,受凌遲而死。當然,負氣外出時石達開才26歲,血氣方剛,一時衝動也是可以理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