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宋朝時的福建泉州,為什麽能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口?

1292年春天,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馬可·波羅護送一位蒙古公主闊闊真到波斯成婚時,曾經從福建泉州出海。他們來到泉州刺桐港,馬可·波羅看著眼前檣桅如林、千帆競泊的盛況,不禁發出感歎:“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大批商人雲集這裡,遍地都是黃金,貨物堆積如山,的確難以想象……”

馬可·波羅所言非虛。在宋朝和元朝,泉州不但是世界第一大港口,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聯合國唯一認定)。

泉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隸屬於福建省。泉州人文歷史悠久,在上古時期屬於百越地區,在夏、商兩朝屬於天下九州之一的揚州(非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揚州),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閩越國。秦朝統一中原後,泉州與整個福建一起,成為秦朝的一塊屬地。

在古代,地少人多、土地貧瘠的泉州,何以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首先,得歸功於一個叫王延彬的人。

王延彬的祖籍是河南光州固始,生於福建泉州,是武肅王王審邽的長子。王延彬在五代十國時期,長期擔任泉州刺史,執掌泉州軍政大權共計十六年。

期間,王延彬幹了不少好事,比如吸納了李賢、韓偓、崔道融等一大批從中原流亡過來的知識分子,使得泉州人才濟濟,文教事業十分發達。比如發展農業生產,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最重要的是,王延彬極力利用泉州港口優勢,發展海外貿易,制定了許多有利於海外貿易的政策,帶動了泉州航運業、手工業、商業和農業的迅猛發展。

海外貿易的活躍,為泉州帶來了滾滾財源,王延彬因此被稱為“招寶侍郎”。

如果說王延彬為泉州奠定了世界第一大港口的堅實基礎,那麽宋朝就讓泉州獲得了世界第一大港口的美譽。

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創建了宋朝。眾所周知,宋朝搞經濟很有一套,特別是海外貿易。宋朝時期,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遠超以前,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商船的遠航能力,為發展海外貿易掃除了技術障礙。在政策方面,宋朝在港口城市設立20多個港口,並設置市舶司作為管理和服務機構,積極發展海外貿易,常年進出口貨物多達410多種,與東南沿海國家保持著良好的貿易往來關係。

海外貿易利潤豐厚,刺激了國內工商業的發展,連普通老百姓都受益匪淺。宋高宗趙構曾經說過:“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當,所得動以百萬計,豈不勝取之於民?”這是說,朝廷既然能通過市舶司獲得動輒百萬計的利潤,豈不遠勝從老百姓那裡強取豪奪?

在宋朝,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三個起點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廣州和寧波)。泉州擁有優良的海港,港口設施設備齊全,到南洋、東洋、西洋的航路暢通無阻。那時候,泉州港與7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貿易關係。從泉州港出發的中國商船,滿載瓷器、絲綢、茶葉等大宗商品,運送到各國,再運回香料、藥物等商品。

泉州市舶司和地方官員非常支持海外貿易。每有商船出港或者入港,他們都會在媽祖廟等地,為中外客商舉行“祭海”的儀式,祈求一路風平浪靜,平安抵達終點。

泉州港在宋朝發展迅速。到南宋晚期,泉州港已經反超廣州港和寧波港,得了世界第一大港口的美譽。

南宋末年,元朝南侵,不管是地處江南的浙江,還是地處華南的廣東,都深受其害。寧波港和廣州港的海外貿易受到很大影響。而在福建,由於福建、閩廣招撫使兼泉州市舶司蒲壽庚主動投降元朝,泉州港得以保全。

在元朝,寧波港和廣州港的地位大幅度下降,泉州港則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與泉州港保持貿易關係的國家和地區,增加到近100個。泉州港“世界第一大港口”的地位,得到了加強,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更是碩果僅存。當時,從泉州港出口的瓷器、絲綢、茶葉、雜貨等各種貨物,多達近200個品種,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從國外進口的香料、紡織品、珍寶、金屬等貨物,多達100多種。泉州港由此成為中外各種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遺憾的是,到了明朝、清朝時期,由於朝廷經常實行“海禁”政策,海外貿易受到嚴重打擊,幾乎陷於停滯狀態。特別是明朝和清朝實行的“一口通商”政策,只允許廣州一地與國外通商,使得泉州港的海外貿易地位大幅度下降,昔日馬可·波羅所看到“檣桅如林、千帆競泊”的盛況如煙消雲散,一去不複還了。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下,泉州港得以重建,並恢復了當年欣欣向榮的港口景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