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網紅堅果被指黴菌超標16倍,專家:是否致病得看是哪種菌

近日有媒體選了5款人氣頗高的“網紅”堅果,分別檢測二氧化硫、亞硝酸鹽、甜蜜素、黃曲霉毒素B1和黴菌含量,結果發現都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硫,部分樣品黴菌含量,整整超標了16倍!二氧化硫和黴菌超標,對健康有哪些隱患?

黴菌超標不一定致病?

中國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解釋,二氧化硫是“正經”添加劑,在食品工業中發揮著護色、防腐、漂白和抗氧化的作用,在食物中檢測出來並不奇怪。只要不超標,那便沒有問題。

媒體報導中,5款堅果檢測出的二氧化硫全都是微量,最高的一款也沒有超過國家標準400mg/kg。

至於黴菌超標16倍,聽著著實嚇人。阮光鋒指出,黴菌超標肯定說明衛生狀況存在問題。但是,超標16倍是否真的會致病,還不好說。

黴菌是微生物指示菌,微生物的數量太龐大,種類還不同。不能籠統地認為黴菌超標就會致病,得看是哪種黴菌,是不是致病菌。常見的有害黴菌毒素有黃曲霉毒素以及幾種真菌毒素。

媒體披露的稿件中顯示不含黃曲霉毒素,至於是否還有其他真菌毒素則未提及,16倍這個數字的確能讓消費者嚇一跳,但沒有具體的分析,實際意義並不大。

黴菌食物也有好壞

為何一提黴菌,就能觸動大眾的神經?畢竟在大眾的印象裡,有黴菌就相當於“發霉了”,發霉的東西吃了怎麽能不生病?更何況,黴菌還被認為能致癌,怎能讓人不害怕。

對此,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營養科主任凌軼群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黴菌在大自然中無處不在,有好有壞。“壞黴菌”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在食品上繁殖會產生黴菌毒素,通過食物影響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凌軼群主任提醒,吃發霉變質的食物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即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或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物攝入後,出現的非傳染性急性或亞急性疾病,屬於食源性疾病的範疇。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症狀是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

人們食用了被黴菌汙染的花生、堅果、大米、食用油醬、麵粉、玉米等,往往會引起體內重要髒器的損害。

“少量黴菌食物被誤食並無大礙,但食用多了會有致癌風險。”凌軼群主任說。

但是,大眾也不要一棍子將黴菌打死。黴菌並不都是壞的,很多黴菌對人類來說其實是有益的。例如食品加工中黴菌有很多妙用,醬油、豆瓣、豆豉等需要米麹菌發酵,曲黴菌則是釀造食醋的關鍵菌種。

“黴菌指示菌超出相關標準限量,雖然不能直接反映產品可能導致人群健康問題的風險程度,但可以間接反映食品生產、加工、經營環節衛生狀況的優劣。”凌軼群主任指出,抽檢中發現黴菌超標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黴菌汙染,或者是由於產品存儲、運輸條件控制不當引起黴菌滋生,導致流通環節抽取的樣品不合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