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連續三年漲幅超20%,最高40%!預計荒野白茶將成白茶收藏界的一顆明珠

近年來,各大茶類都相繼出現了荒野茶的身影,且價格不菲。尤其是在白茶市場上,身價可謂歷年上漲,甚至成為衡量白茶玩家是否夠老資格的標準之一。

回想多年以前,大家對荒野白茶的概念都還一直保持在「不起眼」的印象上,更別談風格滋味上的甄別與研究、對後期陳化效果的價值預期。現在突然的「火爆」,難免令人疑惑。

隨著5月1日白茶新國標的公布,有業內人士預見「荒野白茶或將迎來又一輪追逐熱潮」;也有人質疑「荒野熱」是跟風,畢竟目前國家對於荒野白茶並沒有一個權威的標準。面對相左的各家說法,消費者們更是一頭霧水,今天我們就來理一理其中的謎雲。

採摘成本大、價格高,

成品茶價格差50%左右

荒野白茶,屬於小菜茶概念範疇,是用本地野放小菜種製作的白茶。

那麼,荒野白茶與同等級的其他白茶到底有著多大的價格差?福鼎白茶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吳健說道:「以市場上常見的主力產品壽眉為例,基本上原料的差價就在20%~30%左右,更別說人工成本,幾乎要差到50%~60%,比如一般的茶樹一天能采10斤,小菜茶又高大、又分散,一天最多採得到1~2斤。」

「一般來說常規原料可以4斤半做一斤,小菜茶的話需要5斤才能做到一斤,成品茶上的價格基本上會差到50%左右。」吳健繼續說道。同樣的觀點,我們在白茶另一個核心產地——福建政和,也得到了證實。

「小菜茶採摘困難,整理難度大,關鍵是人工這一塊的成本,而且這兩年荒野茶熱賣,大家都去搶本來量就少的小菜茶,造成其價格水漲船高。」政和白茶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許益燦如此說道。

成茶售價隨行就市、歷年上漲,

年漲幅最高40%

小菜茶生長周期較長,一年也就能搶在春季採摘一次,製作成本已然有了如此大的差距,成茶的售賣價格可想而知也非常規價。

「根據現有的數據來看,荒野白茶每年價格的平均漲幅大概在30%左右。」吳健說道。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價格隨行就市,也有特例,具體的還要根據當年的市場情況來看。

「我們的政和小野白一般是從每年的4月10號做到當月25號,就沒法再做了。」許益燦說道,「這兩年荒野茶熱賣造成價格水漲船高,每年都在上漲,按正常來講漲幅在20%左右,但也有特例,比如我們去年的牡丹王,今年幾乎漲了40%。」

並非胡亂跟風,荒野白茶貴得有理有據

不難看出,無論是原料還是成茶,荒野白茶與常規白茶都有著很大的價格差距。

許益燦介紹道:「小菜茶產量低、枝條長而高,且分布不成規模,採摘很困難,原料價格一直很貴,人工更貴。」以前市場不好,近幾年隨著白茶資深品飲者、高端品飲者的增加,這類產品才會有人懂得品飲。

但也正因為如此,甚少受到人工乾預、與高山密林生態系統長期共生的小菜茶,在千百年來的生長中更是延伸出無限的可能。

自然生長、優勝劣汰,保留了荒野小菜茶極其獨特的野韻山場特徵。同時因為有性繁殖,在同一片區域類,小菜茶還會自然雜交,致使群體內混雜多樣,個體之間的形態特徵特性又各不相同,帶著彼此的個性資訊和口味差別,既有統一之處又存在複雜性。

這也就意味著,每一株小菜茶樹都有可能是一個新驚喜。再加上現如今白茶、老白茶高居不下的熱度,荒野白茶對於那些挑剔於口感滋味、對陳化價值有著更高預期、追求更有品質感品飲體驗的玩家們來說,簡直是一場刺激的探秘尋寶遊戲。

不少白茶玩家品飲後表示:「荒野白茶一定會成為白茶收藏的一顆明珠。茶形雖然不算美,但是香氣、滋味、後期轉化對比有明確優勢,可惜採摘成本太高,量又小,隻期望山頭價格別沖得太猛。」

小菜茶所製之茶大多味濃、湯厚、香氣豐富而飽滿,且十分耐泡,口感滋味逐級變化,即使行至尾水仍能保持原有品質。

現在茶語找到了三四十年左右的老白樣本,如果是小菜種佔原料主導,在香氣表現上藥香、棗香濃鬱程度較高,耐泡度也更好。只是這樣的樣本的量極為少,很多大廠、生產者手上都幾乎沒有,僅流傳於部分玩家、收藏者之間。

原本就為珍稀物,目前還只是小範圍的追逐

從儲存的角度來講,稀缺並且具有高辨識度、後效應可期的種類和區域,本身就會受到市場的追逐。這就好比普洱茶裡的古樹產品一樣,量少質優,後期轉化更是有著超出預期的驚喜,怎能不讓人著迷?

「喜歡荒野白茶的人,都是老資格的白茶愛好者,大多更追求口感差異化大、特性表現更明顯的產品,而且沒點資歷還不一定喝得懂,目前還屬於小範圍的追逐階段。」許益燦說道。

對此,吳健也表示同意:「荒野白茶現在的確火了,但它本身數量有限,每年都是大家提前預訂的,比如今年沒打算做荒野白茶的,但是很多老茶客一直要求做,這才做了一些。市場沒辦法開很大,要買到得靠本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