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區塊鏈能做什麽?

區塊鏈101是一份重新系統性正確認識區塊鏈技術的入門指引

身份、記錄保存與智能合約等

過去 30 年,金融機構為無數行業的創新提供資金,他們了解革命性科技對停滯不前的既有企業會有什麽影響。

(來源:Pixabay)

因此,為了保有領先地位,銀行持續積極建立研發實驗室、建立測試中心並與區塊鏈開發者建立合作關係,以便能了解這個具有革命性、潛力的科技。

金融機構是最早開始投入的,但學術界、政府部門與顧問公司現在也開始研究這一技術。

當然,這些研究工作,包含那些創業者與開發者所做的在內,都是為了找出比特幣或以太坊區塊鏈的新的使用方法,或者是創建其它全新的區塊鏈。

這些工作至今已持續三年多的時間,並且開始逐漸產生成果。

雖然有些部分仍不清楚,但我們已知區塊鏈可以有以下用途:

建立數字身份

區塊鏈技術的身份認證是通過加密密鑰(cryptographic keys)的使用。公鑰(public key)與私鑰(private key)的組合創建了基於所有權的強大數字身分參照根據。

公鑰用以在人群中識別身份(如電子郵箱地址),私鑰則是在數字互動中表達同意的一種方式。密碼學是區塊鏈革命的重要力量。

作為一個記錄系統

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在於信息登錄和分配。他們適用於靜態(static)數據(登錄)或動態(dynamic)數據(交易),這是記錄系統的一次革命。

在登錄時,數據能以三種方式的任意組合儲存在區塊鏈上:

未加密數據(Unencrypted data)——可以讓區塊鏈中每個參與者讀取,並且是完全透明的。

加密數據(Encrypted data)——能被有解密密鑰的參與者讀取。密鑰提供在區塊鏈上訪問數據的權限,並也能證明數據是被誰添加與何時被添加的。

散列數據(Hashed data)——能與創建它的函數一同呈現,以顯示數據並未被竄改。

區塊鏈哈希值通常與鏈下(off-chain)存儲的原始數據結合使用。舉例來說,當信息主體能被線下存儲時,數字“指紋”(fingerprints)通常會被劃分進區塊鏈。

這種共享記錄系統能改變不同組織間一同工作的模式。

目前,由於數據通常存儲在私人伺服器中,因此在交易過程中,涉及流程、程序和交叉檢查記錄時,將產生巨大的成本。

證明不可變性(immutability)

區塊鏈數據庫的特色是它擁有屬於自己的歷史。因此,它常常被稱為是不可變的。換句話說,更改數據庫中的條目是一項巨大的工作,因為這會需要在每個節點上同時更改後續的所有數據。從這個角度來講,它更像是一個記錄系統而非數據庫。

作為一個平台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ies)是第一個使用區塊鏈技術開發的平台。過去人們認為這是交易加密貨幣的平台,現在則更將其視為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s)的平台。

“智能合約”這個詞語現在已經變得相當意義多元,但其概念可以被分為幾種類別:

智能合約可以是(Nick Szabo 尼克·薩伯)在 1990 年代創造的“自動銷售機”(vending machine)智能合約。這是指機器在接受到外部輸入(加密貨幣)或其它發出信號觸發區塊鏈活動後會做出回應。

也有一些智能法律合約(mart legal contracts)或李嘉圖合約(Ricardian contracts)。這類應用多數是基於一個概念,那就是合約是不同想法的結合,是參與者承諾同意這份合約的一個結果。因此,合約可以是口頭協議或書面協議,現在也可以是區塊鏈裡的實用功能,像是時間戳(timestamps)、代幣(tokens)、審計(auditing)、文件協同或業務邏輯等。

最後,還有以太坊智能合約(ethereum smart contracts)。這是一個通過程序來控制區塊鏈資產,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執行交易的方式。以太坊本身就是一個智能合約代碼的平台。

區塊鏈技術不是由新技術建構的。它們是將三種既有技術通過獨特的組合方式而成。

(CoinDesk 中文注:請期待後續推出的《區塊鏈的應用程序和應用是什麽?》(What are the Applications and Use Cases of Blockchains?)一文,將可進一步閱讀更多內容。)

譯者:吳姿瑩

責編:林佳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