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擁有高技術,為何沒有高增長?

(2019年3月18日,日本機器人公司Tmsuk在東京進行新型輪椅機器人Rodem的現場展示及測試。圖/IC)

文 | 李海燕 徐啟元 陳卓

2018年又有一名日本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2000年以後,先後有18個日本人獲獎。最近幾年,媒體中介紹日本科技實力和工匠精神以及國民高素質的文章,驚呼我們過低評價日本實力的文章非常多。日本的科技水準趕上歐美發達國家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左右的事。1998年以後,日本的專利收支一直是收取的專利費高於支付給外國企業的專利費。但90年代以後,日本經濟長期低迷。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麽日本強大的科技實力並沒有帶來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本文從以下三個視點來解釋這個矛盾:1.科學技術和產業本身的特性;2.企業體制不適應和企業家精神的消退;3.日本國內環境和國際環境的根本變化。

視點一:科學技術本身的特性

並不是所有的高科技都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歷史上,科學技術的重大發現和突破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變化,催生新的產業和富豪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並不是所有科學技術的突破都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這裡舉兩個例子。田中耕一是日本精密儀器製造公司島根製作所的研發人員,由於1985年的研究成果,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成果的原創性和影響力可見一斑,但是這個研究成果本身並沒有給公司帶來太多的經濟效益。主要原因是該種儀器設備的市場需求太少,只有一些科研機構和大型企業的研發實驗室需要。日本有一家全世界知名的光學設備公司叫濱松光學,該公司被稱為催生了三個諾貝爾獎的高科技企業。三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開展研究時使用的實驗設備和裝置中都有該公司的產品,而且是關鍵設備。2002年獲得物理學獎的小柴昌俊(1987年的成果)和2015年獲得物理學獎的梶田隆章、201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Francois Englert和Peter Ware Higgs。但是目前該公司的員工人數為4000多人,每年的營業額為1000多億日元。在日本類似濱松光學的企業還有不少。產品屬於高科技,在一些領域不可或缺。但是由於總體的需求量少,雖然產品的利潤率高,但是對經濟和雇傭的貢獻和拉動作用相對比較小。

應該說日本有一些基礎研究是有可能催生一個巨大的產業的。比如,山中伸彌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其獲獎成果是iPS細胞。iPS細胞是具有成長為人體各種器官的細胞。目前日本各個領域都在繼續研究,將來日本的再生醫療領域有可能成長為全世界領先的龐大產業。另外,日本在LED領域的產品一直領先世界。其背後有三位諾貝爾獎的巨大貢獻,分別是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

真正對日本產業競爭實力造成削弱的原因在於技術的commodity化和技術的裝置化。1991年之後的日本經濟低迷和周邊國家(地區)的高速增長是不無關係的。這裡周邊國家(地區)主要是指韓國、中國台灣、中國大陸。日本的一些傳統優勢行業比如家電、半導體、太陽能電池、液晶顯示屏等節節敗退。日本經濟的低迷和美國信息革命的興起,韓國、中國台灣(地區)、中國大陸的產業進步是同步發生的,這裡面不無關係。

技術的裝置化比起技術的commodity化更容易理解。某一個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製造設備。隨著產品和技術的升級換代,生產設備也不斷地升級換代。發達國家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斷反饋給設備製造公司,設備製造公司不斷改良生產設備,也急速把生產技術和knowhow不斷地濃縮到了設備裡面。製造商品的設備性能越來越穩定,價格越來越低。不發達國家可以通過購買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製造設備,相對比較快地製造出好的產品來。80年代以後,採用計算機控制的設備越來越多,只需要操作鍵盤就可以正常操作生產。而且,由於發展中國家有成本的優勢,產品的價格會很便宜。從價格優勢上擊敗日本企業。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製造業比中國大陸要發達。但是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製造業直到今天也需要大量從日本等發達國家進口設備和高端零組件。中國大陸目前也是這個狀況。

技術的commodity化。首先需要對技術和商品的commodity化做一個定義。目前日本的研究人員做如下的定義:如果可以用市面上已經公開的技術製造出可以滿足大部分客戶需求的產品,那麽這個商品已經commodity化。

一般來說,專利的有效期是20年。從專利生效到產品面世一般需要3年-10年的時間。這是因為,一個高科技產品,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非常多的,一個產品的面世背後往往有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專利。

如果使用專利保護期已經結束的專利能夠製造的產品的質量水準等於市場大部分顧客需要的質量水準,這個時候,稱之為高科技產品的commodity化(普遍商品化)。日本很多優勢領域,迅速被周邊國家地區所趕超正是這個原因。日本企業的專利過期以後,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就可以無償使用這些專利技術,且不構成侵權。東亞其他國家的人工費、土地等成本遠遠低於日本企業,製造這些產品的裝置和設備已經非常成熟,通過大批量引進日本的機器設備,不需要太多技術積累便可以生產出物美價廉的產品。這時即使日本企業可以生產出質量更高的產品,但是市場大部分的顧客是可以接受東亞其他國家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其結果就是日本企業在這些領域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

如何預測高科技產品普遍商品化的時間點是非常重要的,日本專家給出的答案是:一個產品的commodity化的時間大約為,該商品相關的第一個專利出現的年份和該商品的專利申請最多的一個年份正中間的年份加上20年。

一個產品領域一般連續10年-20年都有專利申請,這些專利的每年的數量分布往往是山字形,初期比較少,數年後到達頂峰,之後逐年下降。以日本數位相機領域為例,從1983年開始有第1件專利申請,一直增長到2002年的申請最高峰1807件專利,之後逐年減少。1983年到2002年之間的年份是1992年。1992年加上20年為2022年。也就是其他國家在2022年左右都可以使用已經過期的專利生產物美價廉的數位相機產品。上述公式,在DRAM、液晶面板、太陽能面板、鋰電池、汽車導航儀、釹磁鐵等領域證明是基本正確的。

技術的裝置化和commodity化讓日本的高科技企業不能長期保持領先地位。20世紀90年代以後,在許多領域,迅速被其他國家所追趕,這是技術方面的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下面要闡述的企業體制和市場戰略的原因。

視點二:日本企業體制的弊病和企業家精神的消退

擁有高科技的日本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在許多領域市場份額不斷下降。除了上述的技術的裝置化和commodity化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日本的企業體制和企業家精神的消退。

1945年以前的日本經濟由大大小小的幾十家財閥所把持。代表性的有三井財閥、三菱財閥、住友財閥、安田財閥等。戰後美國對日本財閥進行大規模的改造。戰後日本的大企業形成了六大企業系列(或者說企業集團),分別為三井系列、三菱系列、住友系列、一勸系列、芙蓉系列、三和系列。戰後大部分的日本傳統大型企業都分別屬於這六大企業系列。這些大型企業下面存在眾多的子公司和為其提供配套裝務的中小型公司。不同於英美的市場經濟結構,戰後的日本經濟社會是一個有序競爭的半封閉的結構。政府和這些企業系列團結一致,追趕歐美發達國家,其效率是非常高的。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曾經說過日本企業沒有競爭戰略。其實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日本企業也不需要企業戰略。日本企業趕超的目標就是歐美企業,同樣的產品只需要想辦法做得更好更便宜就可以,就可以不斷地佔領全世界的市場。另外,日本在戰後,形成了終身雇傭制度。一個人高中畢業或者大學畢業之後,往往在一個公司工作一輩子。日本女性結婚以後往往辭掉工作,在家裡相夫教子。一個家庭只有丈夫一個人的收入。這種社會體制下,每一個人在公司都是小心翼翼,不願意去創業或者在部門做創新的工作。因為創業或者創新意味著有很大的失敗的可能性,意味著自己全家人可能要露宿街頭。

經過戰後40多年的發展,日本的企業規模逐步變大。20世紀80年代後期,進入財富500強的日本企業高達120多家,僅次於美國。規模的增大不僅僅意味著公司的強大,大部分時候也意味著公司組織的官僚化及公司決策和運營的低效率。而且進入90年代,日本大部分企業的第一代創業人都去世或者退出了公司領導層。接班的大部分是戰後在公司中一步一步升遷起來的大學畢業生,在企業家精神方面不如第一代創業者。日本90年代以後經濟長期低迷,和日本公司的大企業病及企業家精神的消退有不可分的關係。日本的製造業在80年代實現了趕超歐美的國家目標。但是戰後誕生的大型製造企業只有索尼和本田兩家企業。其他企業都是戰前就存在的企業。企業第二代接班人把企業發展壯大為世界性企業的例子只有任天堂和優衣庫等幾個為數不多的例子。

20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有不少專家分析日本製造業競爭力下降的原因。不少專家認為是日本製造業過分拘泥於工匠精神,給產品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功能,增加了無謂的成本。另外一個主要的觀點是,日本企業不如韓國等企業市場戰略成功。作者認為這些分析都是對的,但是其根源是日本的大企業病和企業家精神的消退。90年代以後,日本除了數位相機和遊戲機(任天堂和索尼)之外,沒有能夠推出風靡全世界的工業產品。事實上,數位相機和遊戲機也是最先在美國誕生的技術和概念。在國內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大部分的日本企業依然拘泥於過去的成功經驗。作為日本企業內部的員工,他們采取保守的工作方式對他們自身保住工作是非常正確的選擇。作為整體的結果,就是員工看起來都很努力,卻只能延續過去的老路。日本家電行業的敗落主要原因就在這裡。90年代以後,有兩個重大的變化影響了全世界的經濟格局,促進了國際化大分工和產業的重新洗牌。第一個是冷戰的結束,第二是信息革命的興起。日本90年代以後喪失競爭力的行業,主要是不能適應這個巨大的環境變化。

20世紀80年代以後,日本最具有影響力的兩個行業是汽車業和家電行業。日本汽車行業直到今天也保持著一個全球領先的影響力。但是家電行業的頹勢卻非常明顯。應該說直到今天日本家電行業的整體技術水準也是全世界領先的,但是技術的領先並沒有給日本企業帶來競爭力。家電產品都不是日本發明或者率先提出概念的。但是日本公司的產品的質量提升、故障率的下降、功能的多樣化、產品的耐久性等方面迅速超過了歐美公司,佔領了全世界的市場。90年代以後,日本的所謂綜合電機公司依然延續了過去的道路。

蘋果公司的iPhone和日本手機行業的敗落是很好的對比。日本的手機行業一致保持著全世界領先的製造能力,但是日本企業並沒有誕生出iPhone手機,事實上,在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手機市場,日本企業在iPhone誕生之前,就沒有能夠佔領中國手機市場。其主要原因還是日本企業的決策慢,市場戰略不適合中國市場原因造成的。

視點三:日本國內外環境和條件的根本性變化

20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的國際和國內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1991年左右,日本國內外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89年-1991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發布,中國正式宣布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開放不斷加深。1945年戰敗以後,日本集中發展經濟是冷戰體制的最大受益者。進入90年代,信息革命在美國開始風起雲湧。冷戰的結束,讓全世界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市場,讓更加廣泛的全球分工成為可能。而信息革命開始慢慢滲透和改變所有的領域和人們的生活。美國的資本市場和信息革命相得益彰,加速了產業發展和國際分工的步伐。

日本國內,也發生了戰後最大的變化。日本的經濟和科技實力趕上了歐美國家,有一些技術領域甚至超過了歐美國家。日本完成了從明治維新以來的“趕超歐美”這個國家目標。事實上,這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次國家實力達到全世界先進水準。日本社會開始慢慢步入老齡化社會。大部分公司的創業者進入20世紀90年代都去世或者退休了。支撐日本戰後高速增長的所謂“團塊世代”(是指1945年-1955年間出生的人)也都開始退休。日本的土地成本和員工工資成本趕上甚至超過了歐美國家。

國際和國內的環境改變,意味著日本戰後的成功模式開始出現問題或者說不能像以前一樣發揮巨大威力。日本戰後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發展模式非常清晰。那就是:(1)學習和導入歐美的技術或商品。(2)通過不斷的改善和管理提高,提升產品質量並且降低生產成本。(3)不斷改良技術和商品,商品的方向是短小輕薄。(4)首先在日本國內市場出售,同時以成本優勢大批量出口以美國為中心的歐美市場。(5)日本企業用盈利的錢繼續進行發展,開發新的技術。同時企業員工收入也隨著企業的發展逐年上升。(6)日本企業員工的收入增加帶來了更大的日本國內市場需求和對更高質量產品的需求。(7)日本企業回應市場的要求開發新的技術和產品,憑借產品質量佔領日本國內和海外市場。

日本在戰後產業實現了不斷的進化和升級。日本在1954年GDP達到戰前的最高水準(1937年的水準)。戰後初期的主要產業是紡織業和煤炭業。1955年-1971年的高速增長期的主要產業是造船業、鋼鐵業、化學工業。1971年-1991年的中速增長期的主要產業是家電業、汽車業、機床行業、半導體行業、高端材料等。

戰後,日本自民黨長期執政(所謂的55年體制),通過財政的轉移,追求日本各個地區的均衡發展和國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道路打造了優質的勞動者和巨大的市場。“一億總中流”這個詞形象地表現了戰後日本的社會特徵。勤勞的勞動者推動了日本產業的發展產業的發展給勞動者帶來了收入的提高國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創造了日本國內的巨大市場市場的需求促進了日本產業的發展和升級日本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國民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的整體發展。總的來說,進入20世紀90年代,國際和國內環境的根本變化讓上述的日本發展的正循環的條件幾乎全部喪失了。

20世紀90年代以後,客觀上講日本也有長期的景氣恢復時期。日本有許多企業在90年代以後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和很高的利潤率。但普通國民卻沒了90年代以前經濟景氣時能感受到每個人都受益的感覺。其根本原因在於90年代以前的循環不存在了,在1990年以前(日本開始把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外國以前),日本的經濟發展是可以讓所有國民受益的。這裡面有兩個波及的途徑,一個是產業方面的傳導。日本的大企業(製造業和建築業)把工作分包到各個中小企業,這個過程中銀行業因為提供貸款服務會受益。大企業和小企業收入都提高。製造業和建築業的收入提高促進了服務業的繁榮(金融業、旅遊業、零售業、飲食餐飲行業、房地產行業等)。其結果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受益。另外一個傳導途徑是政府財政的途徑。日本中央政府通過重新政策手段,照顧不發達地區和社會弱者。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日本從9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改革,其改革的方向是進一步學習美國的各種制度,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市場化就意味著有勝利者和失敗者,90年代以後,日本社會的差距開始拉大。另外由於老齡化的加深,普通國民對老後的生活更加擔心,不敢消費。

日本高科技企業如何應對技術的commodity化

進入2000年以後,日本的研究領域和企業面對日本經濟的低迷和周邊國家的猛追,進行了不少關於如何保持日本企業競爭力的研究。

企業持有大量的專利,不能保證其能開拓新的市場,或在市場中佔有優勢,並非所有技術都去申請專利就是好的。其主要的一個原因是企業申請專利,相關的技術就意味著公開,每年許多沒有通過申請的技術也會被公開,這些技術可供全世界任何一家企業或者個人無償使用。針對這個問題,目前日本知識產權專家提出了“開放和封閉戰略”,主要有兩種層面的建議。

第一種是產品層面的戰略。把被競爭企業看到之後能夠迅速模仿的技術申請專利(開放戰略),而把重要的生產過程技術、生產設備內部設計、製造技術等作為企業秘密控制在企業內部(封閉戰略)。比如,一個產品問世之後,競爭對手通過拆解、分析、化驗等可以掌握的產品原理和技術,如果不申請專利進行保護,就不能保證企業自身的權益。而那些難以模仿和攻克的生產技術,作為商業秘密保留在企業內部,競爭對手或者其他國家的企業,即使想模仿也無能為力。目前日本許多保持競爭力的企業都持有大量的非專利性質的技術。

第二種是企業發展層面的戰略。在商業實踐中,一些大型企業會開放自己持有的大量專利給全世界的所有企業,其背後的邏輯思維是通過免費提供專利,促進某個領域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發展,讓自己公開的技術成為事實上的行業標準(開放戰略)。企業免費提供一些專利,但是還保留一部分專利在自己手裡,以確保自己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封閉戰略)。比如日本的豐田汽車就提供一些關於燃料電池的專利讓大家免費使用。這樣做對豐田汽車的好處是加快燃料電池汽車的普及速度,擴大市場。另外,可以讓本企業的技術標準成為燃料電池汽車的實施上(de facto)的行業標準。

為避免誤解,需說明的是,20世紀90年代後也不是所有的日本產業的競爭力都下降了。日本的汽車製造業、製藥行業、精細化工業、半導體制造設備行業、工業機器人、機床、高端材料等領域都保持了很強的競爭力。目前日本許多企業並不把所有技術都申請專利,而是黑箱化。特別是90年代後,日本相對競爭力上升的化工行業這種現象比較多。許多企業的生產設備也是自己企業設計。這些行業,東亞國家的競爭對手模仿和趕超就相對比較困難。

(作者李海燕為訪日學者、徐啟元任職於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陳卓任職於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編輯:蘇琦)

(本文首刊於2019年5月13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