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超新政只會讓冬窗更冷 球員轉會=重簽合約降薪

2月20日,中國足協召開2018賽季職業聯賽總結會,同時對外正式公布了2019賽季中超、中甲、中乙的相關新政策,其中包括最受關注的財務政策、外援政策、U23政策以及中甲擴軍政策。【中超專題】

財務政策四大帽給金元中超降溫

聯賽財務政策被坊間稱為“四大帽”,分別是年度支出限額、年度注資限額、年度虧損限額、年度薪資限額。

新政策規定:

一、中超俱樂部在2019賽季的支出帽為12億元、2020年降至11億、2021年降到9億;

二、中超俱樂部母公司注資限額在2019賽季為6.5億元、2020年降到5.6億元、2021年為3億元;

三、中超俱樂部2019年虧損限額為3.2億元、2020年是2.9億元、2021年為2.7億元。

具體來說,以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為例:

一、2019年,恆大集團母公司及其下屬其它子公司,最多能給恆大足球俱樂部注資6.5億元;

二、恆大足球俱樂部全年最多可以支出12億元,但有一個前提,保證全年虧損在3.2億元以內;

三、恆大俱樂部若想全年支出12億元,那麽俱樂部從集團得到的注資及在市場上的營收加起來必須要超過8.8億元,才能保證虧損在3.2億元以內。

過往幾個賽季恆大俱樂部每年支出都在12億元人民幣以上。這樣的逐年下降的支出帽政策,對廣州恆大、上海上港、北京國安、山東魯能、天津權健、河北華夏幸福等高投入俱樂部會有較大影響,而對中低投入的廣州富力、重慶力帆、北京人和等俱樂部影響要小一些,他們在接下來一兩年會更容易應對這種政策上的變化。

與球員切身利益相關的是薪資帽

新政策規定了中超俱樂部薪酬支出比例,2019年俱樂部薪酬佔總支出65%以下,往後兩年逐年遞減到60%、55%,趨近於國際足壇比較成熟合理的水準。

要實現薪酬佔比遞減,一方面要增強俱樂部營收能力,另一方面要降薪。新規限定,國內球員最高稅前工資為1000萬元人民幣,為鼓勵球員為國征戰,參加亞洲杯、2022年世預賽的球員工資帽可以上浮20%。

值得一提的是,已經有合約在身且合約年薪超出了1000萬稅前標準的球員,工資額度按現有在足協備案的合約執行。也就是說,雖然眼下國腳年薪普遍都超出了稅前1000萬的限額,但可以繼續按現有合約履行,直到現有合約結束。簽訂下一份合約時,他們才需要按照新規執行。

對於正計劃續約漲薪的球員來說,這個規定似乎對他們不利。比如有些球隊主力隊員此前已經漲薪續約,年薪稅前超過1000萬,有些主力則留待今年,原本他們可以拿到跟隊友差不多的薪水,但受限於新政策,他們薪水漲幅空間被壓縮了。球隊內部收入可能出現的不平衡,是各家俱樂部接下來需要面對的問題。

另外,中國足協對單場贏球獎金也做出的了限制,中超單場贏球獎稅前不能超過300萬元,亞冠單場贏球獎稅前不能超過600萬元。過往很多時候有俱樂部為單場比賽甚至開出超過1000萬元的巨額獎金,這種事情難再發生。過往有不少球員全年的獎金收入會超過年薪,這種現象也很難再出現。

近幾年,中超俱樂部巨額投入水漲船高,導致中國球員的收入普遍都在水準更高的日韓球員之上,相當一部分球員甚至比絕大多數歐洲主流聯賽的球員還要高,這也直接導致中國球員留洋意願減退。有分析人士認為,足協此舉一方面意在遏製職業俱樂部過度投入,另一方面意在鼓勵中國年輕球員走出國門。

此前中國足協頒布相關政策後,“下有對策”的情況常有發生。比如2018賽季很多俱樂部以實際上超出2000萬人民幣的轉會費價格引進內援,但卻利用規則漏洞躲過了引援調節費。為了落實新政策,中國足協特意在這次會議上強調了對“陰陽合約”的監管,高額簽字費、不合商業行情的肖像權等,一旦被發現,俱樂部和球員都會被嚴懲。

據南都記者了解,這次會議上,所有職業俱樂部代表一同簽訂了一份公約,表示將按照新政策規範俱樂部接下來的工作。

影響 | 2019冬窗可能前所未有的冷

此次會議還確定了新賽季繼續執行此前的引援調節費政策,即對2018賽季虧損的俱樂部而言,內援轉會費超出2000萬元人民幣,外援超出4500萬元人民幣,要向足協上交同等額度的引援調節費。

如果按規則嚴格執行,那轉會費限額、薪資限額這兩項帽子之下,2019賽季的轉會視窗注定會前所未有地遇冷。一方面,俱樂部都不願意低價賣出有能力的球員,另一方面,很多球員也不願意轉會之後重簽一個限額稅前1000萬元的合約,他們沒有太大的漲薪空間。

舉一個假例子:如果深圳佳兆業想從廣州恆大購買張文釗,恆大願意2000萬人民幣放人?這樣他們在這個球員身上虧損巨大。張文釗又是否願意去深圳?他在恆大的年薪是稅後1000萬,去了深圳變成稅前1000萬,少了幾百萬,誰也不願意。市場的流動一定受限了。

U23政策變化成與國字號掛鉤

與上賽季相比,2019年中超聯賽的外援政策不變,還是注冊4人,上場最多3人。但U23球員政策有一些變化:每場比賽每隊首發11名球員至少有1名U23球員,整場比賽的U23出場不能少於3人次。上賽季U23外援出場人次與外援出場人次保持一致即可,即上2人次外援的話,U23也只需上2人次。

今年U23人次與外援脫鉤,與國字號掛鉤:如果俱樂部有被各級國家隊集訓征調的U23球員,征調1人減1人,征調2人減2人,征調3人可以不執行U23球員政策。這也是一個信號,新賽季的國字號集訓時間將比以往更長。

據了解2019賽季中超在3月1日揭幕,11月30日才結束,將是自2008賽季擴軍到16支以來跨度時間最長的一個賽季,這是因為其中包含了5段國家隊集訓日。為了國家隊能更好地備戰世界杯預選賽,中超的賽程被拉長了。

中甲2020年擴軍,逐漸形成金字塔形職業聯賽體系

中乙聯賽已於2019賽季擴軍,由從此前的28家俱樂部擴軍到32家俱樂部,南北區各16支隊伍。中國足協20日宣布,2020賽季中甲聯賽將從16支球隊擴軍到18支球隊。

今年中乙都存在衝甲後生存困難的狀況,“戴帽”後會不會有所改變?

具體的升降機辦法是:2019賽季中甲聯賽最後一名直接降級,中乙聯賽前3名直接更新,中甲聯賽倒數第2、第3名與中乙聯賽第4、第5名進行附加賽,決出2個中甲名額。

與中超相比,2019新賽季的中甲聯賽財政帽子力度更大,中甲俱樂部注資限額為1.1億元,支出額為2億元,虧損額為0.7億元。

事實上2018賽季衝超成功的兩支球隊,年投入都在7、8億左右。中甲的帽子將讓中甲聯賽更為均衡,競爭更為激烈。

2020賽季時,會出現32支中乙球隊、18支中甲球隊、16支中超球隊的金字塔結構。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那將是一個更合理的職業聯賽體系。

南都記者 豐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