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代有四大美女,為什麽人們總愛用西施指代漂亮姑娘?

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四大美女”的說法,是民間傳頌的經典形象,但是為什麽四美中只有西施成為了美女的代名詞?比如,我們誇某人長得漂亮,會說“豆腐西施”,“水果西施”等,但為什麽從來沒聽人說過“肉夾饃玉環”、“手抓羊肉昭君”?

首先,雖然民間關於四大美人的傳說頗多,說的也有鼻子有眼的,但她們在正史中的“登台時間”通常都很短,比如《後漢書》中關於王昭君的記載只有“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緋徊,竦動左右。”《舊唐書》中關於楊玉環的記載只有“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如上意”。三國時期的貂蟬甚至都沒有正史記載,只能算一個傳說中的人物。

相比之下,各類典籍和正史中關於西施的記載可要多得多了,比如《莊子》、《孟子》、《楚辭》、《絕越書》、《吳越春秋》等等,記載多意味著曝光度大,屬於古代的“流量小花”,天天上通告,自然受關注度就高了。

其次是西施的上位過程比較接地氣。同是四大美女,但出道方式和地位各不相同,昭君雖然是平民家的女兒,但是後來經過正規遴選,進入掖庭,成為了一名宮女,屬於科班出身,跟今天畢業於中戲、北影的女明星相同;貂蟬是歌女出身,但她是大漢司徒王允的義女,乾爹非常厲害,屬於出身低微,但是背景強、資源多的女明星。楊玉環就更不用說了,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本來就是達官顯貴的女兒。

相比之下,西施在被范蠡發現之前,只是越國的一個村姑,父親是砍柴的,母親是浣紗的。用現在的話說,西施出身“村花”,通過“選秀”才結識了高富帥范蠡,從而成為了一條“錦鯉”,走的是最接地氣的逆襲之路,自然更受到老百姓的喜愛。

另外,這還與四大美人的個人情感經歷有關。首先,昭君雖然為了大漢遠嫁匈奴,並且從一而終,但由於他嫁的是個外國人,屬於 “跨國婚姻”,由於古代根深蒂固的“華夷之辨”思想,以及對被迫和親的屈辱感,導致昭君雖然被人稱讚,但親和力不強,叫好不叫座,死粉不多。貂蟬先侍奉董卓,後委身呂布,儘管董卓可以稱得上是一時梟雄,而呂布是無人能敵的悍將,但兩人的人品都有問題,屬於被人們不齒的角色,這嚴重影響了貂蟬的形象,導致人們在情感上對其敬而遠之。

再說說楊玉環,她和唐玄宗的愛情雖然被千古傳誦,但畢竟曾引發過安史之亂,導致大唐盛世腰斬,因此即便她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也沒法抹掉這些不良記錄,況且她還有納面首的傳聞,在人們中的黑粉就更多了。

反觀西施,雖然與帶她出道的高富帥范蠡有一段不清不楚的感情,但為了復國大業,她卻成了吳國的王妃。為成就大業而割棄兒女私情,這正是千古文人所稱道的,更何況西施在吳國敗亡之後又和范蠡雙宿雙飛,有情人終成眷屬,結局也比較圓滿,符合人民群眾的樸素情感。

由此可見,雖然四美都有傾世的容顏,但外貌並不是評價美人的唯一標準,只有內外兼修才可以讓人尊重並達到永恆,而這也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追求的目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