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T3初登場:出行“國家隊”的邏輯

(圖片來源:壹圖網)

經濟觀察報 評論員 王國信 劉曉林在沒有接觸T3出行之前,不少人對T3出行是抱有質疑的。這源自多方面因素:其一,T3主要由汽車行業三家央企發起設立,包括一汽、東風、長安,整車製造商做出行平台,這不是第一次,但還沒有能稱得上成功的,其國企背景也會讓這種質疑升級;其次,目前出行市場上參與者眾多,其中滴滴佔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其余還有諸多的參與者,但大多限於單獨地域和針對小眾群體的層級不同的市場需求;第三,虧損是出行行業的普遍現象,目前還沒有盈利者,以滴滴為例,其在2018年仍宣布因為補貼司機而虧損超過百億元。出行公司中,這兩年倒下的小平台公司也不少。

那麽,T3如何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突出重圍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T3為何在這個時候加入戰場。首先,T3出行是作為三大央企轉型平台而存在的。按照業內預測,未來汽車行業40%的利潤將在出行環節,全球各大車企都把轉型做出行服務商作為自己的目標,而在國內車企單獨做出行公司則又會受製於資源不足。其次,T3出行是彌補出行市場不足而產生的產物。在出行市場,目前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覆蓋全國市場的“國家隊”,而在出行方面,人們對安全性的需求已經日漸高漲。出行市場已經過了匹配需求,從“有沒有”,進入“好不好”的階段。

T3出行有幾個特別的地方,這是其他出行公司所不具有的:第一、國有資本發起成立但是並不控股,引入社會資本股本總數超國有資本,完全採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高層需要進行投資綁定;第二、三大汽車央企數據打通,能在所有出行企業中最快實現自動駕駛——汽車本身的數據和控制是整車企業核心機密,整車廠從不對外開放。T3出行將會與三大車企共享數據,並基於數據專門設計的網約車;第三、自建車隊采取城市巡遊和網絡約車兩種方式結合,更像是一個全國性的計程車公司,這也是全國絕無僅有的先例;第四、前所未有的安全性審查。司機入駐端從手機變為車機,杜絕換人開車。T3的司機要接受背景調查,T3出行開發的程序每隔60秒自動車內掃描,如果發現異常會從雲端鎖車並報警。

另外,T3出行將絕大部分採用新能源汽車,這意味著其具有後發優勢。新能源汽車不論是使用成本還是保養成本上都遠低於傳統燃油車,這意味著T3出行很有可能在業內率先實現盈虧平衡。目前,能夠做到盈利的只有神州租車,但是其盈利的方式是通過轉賣車輛實現的——神州租車會通過較低價格買入一批新車,然後在一年後賣出,這為神州帶去了差價上的收益。T3出行在2020年預計會在全國投入10萬運力,這意味在主要的20個城市,其每個城市都會有約5000的運力,這基本滿足其在單個城市的運營。而隨著這些運力的投入到位,其現金流會迅速上升。

T3出行在市場切入上也進行了差異化,其選擇了主打“安全性”的品牌基本出發點,同時在價位上則介於目前滴滴提供的快車和優享之間,但在服務上則向專車看齊。另外,在T3出行的股東中,有著諸如騰訊、阿里、蘇寧等企業,他們也將為T3出行的發展貢獻力量。比如與蘇寧上萬家的門下店面以及先上網店,後續都會有相應的產品和合作。如果按照T3設計的發展方向,這個以“國家隊”的身份進入的企業,極有可能重構網約車的行業模式。

而對於三大車企央企來說,在這次出擊網約車市場的背後,T3出行承擔著更為重要作為自動駕駛技術推廣應用平台的任務。T3出行引以為傲的V.D.R安全防護系統除了方向盤的操作和刹車之外,基本上跟無人駕駛相似。這個被T3出行高層認為領先與行業一年的“大殺器”也是其對未來的實踐平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T3出行對商業模式的理解和整個運維的經驗,是三家汽車央企對未來無人駕駛的一個強力的支撐。這是T3的基本邏輯和商業思考,也是一個出行市場挑戰者的初登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