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閱讀論語這本書?

有人做《論語》的碩、博士論文,我的老師牟宗三先生就笑:《論語》怎麽可以用來寫論文?聖人的話怎麽可以去討論?《論語》是要你去讀,要你沉浸於其間的。所以,今天講《論語》之前,我們先講講讀《論語》的基本態度。

《論語》是一部奇特的書,是智慧之書。讀《論語》,不同於一般的開卷有益,如果隨便讀讀,過眼雲煙,就太可惜了。所以我認為要讀《論語》,要準備幾種態度,第一,要有廣大的心胸,第二,要有恭敬的誠意,第三,要有智慧的追求,第四,要有實踐的志願。這樣,才有接近聖人智慧的機會。

這幾年來我在讀經教育的呼籲中,首推讀《論語》,不但小朋友第一本書要背《論語》,大人要讀的第一本書也是《論語》。牟宗三先生說《論語》是床頭書,是隨時要拿來翻閱的。其實《論語》真適合隨時讀,因為每一章不連貫,從哪一章開始都可以。聽說有人睡不著,拿起《論語》讀幾句,就打磕睡了,但是有人睡前讀讀《論語》,他的夢鄉會更甜美。有人習慣早晨起來,讀幾章《論語》,整天神清氣爽。總之,《論語》是人人必須讀,隨時可以讀的書。

現在我還推動“全民讀經,《論語》一百”的活動,鼓舞全民都來讀經。經典是智慧的記錄,想要開拓智慧就必須讀經。很多人認為經典會宰製我們的思想,避之如蛇蠍,像這些人是不了解人生的,不知道什麽是智慧,智慧是廣大無窮的,哪有一個廣大無窮的東西會宰製你呢?

如果把《論語》當成普通的一本書,看成某一家的思想,把孔子當作與你差不多的人物,那麽讓自己或是孩子多讀《論語》就會受到限制。但是,孔子不是一般的人,《論語》不是一本普通的書,儒家不是某一家的思想。讀《論語》接受孔子的教導,孔子是在開發你而不是限制你。

有人說:“每一家都有其特色有其觀點,對古人的思想應該做批判的繼承。”是的,我們要有批判的精神。不過什麽是批判呢?西方康得的哲學被稱為批判哲學,康得對“批判”有相當好的解釋。批判原本在古希臘是“法官斷案”的意思。法官斷案需要兩個條件:第一,法官要聽各方意見,所謂兼聽則明,不偏袒一方;第二,判定孰是孰非,必須有根據,法官只能根據比他更客觀更高度清明的法律,而不能以自己的情緒、學派或與雙方的關係為依據。法官根據法律做公正的判斷叫批判。現在一般人講批判,大概是對人或對事不滿意的批評,那往往是主觀的情緒的。批判應該是客觀的,理性的,是者還其為是,非者還其為非。我們不應隨便去批判,而要用虔誠、恭敬、平穩、高明的心來做批判。

五四以來很多的學者,號稱批判中國文化,其實他們是懷著一顆批評的心、怨恨的心。面對古人的智慧,是不可以懷抱這種“小人”之心的。要心地光明、態度誠懇,才能接近聖人的智慧。我們對傳統,當然不是要一頭鑽進去墨守成規,但也要先有個信任感,先看看幾千年來大方之家的說法,再作公正的衡量,才可以叫做“批判”。如果沒有真正的批判精神,就會一竿打翻一船人,認為“所有的學者都有其觀點,有觀點就有偏,所以,所有的學派都有其限制,有限制就不完整。”但是,你安知道古今往來有某種學者,他不只是學者,而是聖人?有某種學派,它不只是學派,而是超越一切學派?

今天,我們對“《論語》只是一個學者的意見,儒家只是諸子百家的一家。”這種觀點是不是要重新衡量衡量,重新“批判”一下?

《莊子•天下篇》是一篇很精要的學術史,它考察了當時各學派。奇怪的是其中居然沒有儒家。細看來,才發現莊子是沒把儒家拿來與其它家做比較,他把儒家融在開篇的說明裡:“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道術將為天下裂。”天下專攻某方面的學問的人,有很多,每個人都認為他學問是最高的,不能超越的。莊子說這叫做“方術”,就好像“耳目口鼻,皆有所明,不能相通”。各個方術學派都出來講學的時候,導致“道術”“將為天下裂”。

“方術”是一方的學問,是片面的學問,在方術背後,莊子提出“道術”一辭,“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這種學問從天而降,是神明所出,往內講求內聖,往外講求外王。對比於“方術”,道術即是全方位的整體的學問了。莊子認為天下最早應該有這種學問的,只是後來的學者,自己建構出自己的一套,只顧自己,互相排斥,把整全的天地之道拆裂了。莊子認為這是人間的悲哀、社會的不幸,他所嚮往的是回歸道術,就是回歸“內聖外王”之道。這“內聖外王”一辭的出處在莊子這裡,但其後,儒家之徒認為這個辭語很能代表儒家的學問特質,所以,“內聖外王”就被儒家所專用了。請問:莊子心中有沒有儒家?今天,我們怎麽看待儒家?何不讀讀《莊子》?如果連莊子心中的儒家,都是這樣整全合道,我們後代的人,有多少能耐、高明?居然把儒家列為諸子百家之一,還要批判!

陸象山說“東海有聖人出,其心同,其理同;西海有聖人出,其心同,其理同。”乃至於南海北海有聖人出,其心同,其理同。後來說“千古之上有聖人出,其心同,其理同,千古之下有聖人而出,其心同,其理同。”這種聖人之道,跟一般的學問是不是一樣,不是要考慮考慮嗎?心中若沒有聖人,不是聖人的悲哀而是這個人的悲哀。因為他不知道天地之廣大,不知道人性之光輝,這一輩子也就陰屍路,死後與草木同朽而己。

中國古來的知識分子大部分信奉儒家,魏晉以後以信佛為時尚。一直以來,尤其在當代,儒家與佛家在中國人心中會有一些比較。有人曾經問我“佛學是天下第一等學問,佛家包羅萬象,儒家應該是在佛家之內,為什麽牟宗三先生一直推崇儒家,你也一直推崇,難道佛家不可以推崇嗎?”我說:“如果都是智慧,智慧是相通的。現在我認為讀《論語》給我很多啟發,孔子一生的行事對我一直是一種引導,跟著孔子走都來不及,所以我就只好跟著孔子走了。等到我與孔子平起平坐甚至超過孔子,那時再看世界上有什麽學問超過孔子,我會往那裡追求,不遲。沒超過孔子之前,跟著孔子走一輩子,已經走不完呐。”

對於人人信奉不同的學問,我們應該具備寬容之心。我尊重你,也希望你尊重我。天地之間大家互相尊重,而每個人都在他的路上盡力學習、長進,這是我們推廣《論語》的態度。我提倡《論語》,並沒有限制其它學問的發展,只是我們都要誠心誠意放下偏見執著。孔子說見賢思齊焉,並沒有說他是天下唯一的賢者。你如果信佛、信道、甚至信西方的哲學、宗教,只要認為對你的生命有所開展,你就是在見賢思齊,你也是孔子之徒。儒家並不是固定的一家,儒家沒有家,沒有家就處處為家。因此儒家是最好學的,要用一顆誠懇的心,盡情地開發人性。

《論語》開篇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古人寫書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往往把最重要的擺在最前面。你讀《老子》,最重要的是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你讀《莊子》,莊子嚮往的境界就是第一篇《逍遙遊》;你讀《荀子》,荀子一直苦苦勸導世人要好學,荀子第一篇就是《勸學》。

朱熹在《四書集注》說《論語》學而第一篇,凡十六章,“皆有務本之意”,這一章,大概是孔門弟子認為這是孔子一生的寫照,是孔子教學的理想,是務本中的務本,所以把它擺在第一章。“學而時習之”的“學”,又是全章的第一個字,後來開拓出荀子的《勸學篇》,可見“學”的重要。但孔子一直沒有明說學些什麽,也沒有叫人一定要跟他學,他是要我們“見賢思齊”,要我們“三人行必有我師”。凡是人類所有的理性我們都應該去開發,凡是人類理性開發的成果都是我們應該去“學”的內容,應該要繼承的,所謂“傳不習乎”的對象。“不亦說乎”的“說”後來孟子就說“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從理義而學,是人生最可喜悅的事情,不僅是你的應當,也是你的幸福。誰能夠達到這個境界,誰就是聖賢的境界。“說”是多麽重要,孔子讚歎顏淵“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從心中來叫做悅,表現出來就是樂,顏回是從心中的悅表現出來連外表都樂,顏淵是了不得的人物。如果一個人有這樣的心量,他會隨便去批判嗎?學習都來不及了。

每個人依自己的程度去讀《論語》。你的智慧與書中的智慧相遇,高明的智慧將引導你的智慧步步走向高明。每個人讀,有每個人的所得。千萬不要事先認為你的程度低,也不可以事先驕傲自己的程度高。你就以智慧去比照智慧,在智慧之海中去悠遊、去擴展。

當你讀《論語》讀到某一章,覺得這智慧真高啊!這就是你智慧長進的時候,你的心中充滿智慧,你以智慧來過生活,把你的生命轉成智慧的生命,這就是仁者的境界。每個人去讀《論語》,多多少少會有這種感受,只不過有時深,有時淺,有時持續比較長久,有時持續比較短暫。愈有智慧,心靈越清明的人,就感動得越深越久。

說到生命感動的深與久,我們可以孔子作標準,作個對比。“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這“三月”若是實數,則是九十天,如果是虛數,是長期的意思。總之,是形容孔子聽到韶樂時心中的感動之深與久,三個月內,連吃好吃的東西都沒有味道,這“三月”,他滿心沉浸在一種美感當中,連續不斷,餘音繚繞。各位,這是什麽樣的心情你知道嗎?我曾經教過音樂系的學生,我問他們,聽過的音樂,哪一首感動最大?感動多久?有人說,有一首交響曲讓我深深感動,感動多久?有的說,我就當時感動,CD關了就完了。也有說,五分鐘哦,幾個小時哦。有沒有感動到一天24小時睡不著的?就很少了。更談不上三天五天八天的了。

孔子的學生中,有一個心的心靈也很敏銳,感動得既深遠又長久,就是顏回。孔子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顏回一感動,也是三個月,三個月內,整個生命都在清明、純淨、充實、飽滿、光輝之中。三個月啊!各位,當你讀到這兩章,難道不會起一種恭敬之心,讚歎這實在是太偉大的人物了?!你曾經有這種感動嗎?假若沒有,你就好好地學吧!不要再批判了,不要再說顏淵三十二歲就死了,沒有做出一點功業,他算什麽!

讀《論語》的目的,是要追求智慧,嚮往聖人。怎麽嚮往呢?憑著自己的程度,不要急,也不要自以為是,從你的心得處走進去。千萬不要橫亙著自己的觀念,以非常粗俗的心去衡量聖人,專門想要去抓聖人的小辮子,對聖人講幾句批評的話用以抬高身價,我告訴你,你把自己推入地獄了,得罪聖人必下地獄。

為什麽得罪聖人必下地獄呢?不是你得罪聖人,聖人會降禍於你。而是得罪人聖人就代表你得罪了智慧;得罪智慧就是得罪人性;得罪你的人性就是得罪你的生命,你還不下地獄去哪裡啊!

所以,孔子沒有叫我們跟他學,孔子是把他自己心靈的一切表白給你看,有的已經表白出來了,有的還沒有表白出來,你可以從他表白出來的去想像他沒有表白的。因為有的是不能表白的,孔子說“予欲無言”——我不想再講些什麽道理了。其中最看重知識的子貢,就緊張了,說“夫子不言,小子何述焉?”老師啊!你不再講課我們怎麽做筆記?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就是說,你看四時的變化萬物的生長,我的教導都從裡面出來,你們自己體會不就得了,我還要說什麽呢?孔子講這句話,你說孔子是謙卑的人,孔子不是謙卑,你說孔子是高傲的人,孔子也不高傲。他實話實說,孔子本來的境界就是天地的境界。這些東西是不必說的,也不能說的。所以“夫子之文章可得而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孔子在《論語》中已經講出來的話,你去體會、實踐都來不及了,那些沒有講出來的更是在你的想像之外,你還去說東說西,你還去抓聖人的小辮子,你不下地獄去哪裡啊?你自己把自己障礙了,聖人不會障礙你的。

所以,哪一個民族開始遺忘他的聖人,哪一個民族就要衰敗,哪一個民族開始咒罵他們的聖人,哪一個民族必定毀滅!讓我們讀《論語》吧!讓我們開始尊重聖人吧!

每一個人讀《論語》,要依照自己當下的程度去讀,要在每個當下之中去體會。並不是學問多的人讀《論語》所得就多。讀《論語》是要改善、提升我們境界,是要充實我們這一輩子的價值。讀《論語》不拘每一個人,只在每一個當下。

讀《論語》有各種不同的現象,程子把讀《論語》分為四等人。第一,讀後有“全然無事者,便是不曾讀”;第二,“得其中一兩句喜者”,讀到其中一二句覺得很歡喜,因為它觸動了你的智慧,說不定你就終身奉行受用不盡。從這一點觸動往前開拓出去,你就容易旁通所有的篇章;第三,讀《論語》後“有知好之者”。哇!《論語》真好,我要永遠讀下去!;第四,讀《論語》後“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讀《論語》讀到手舞足蹈、讀到滿心歡喜,讀到起來唱歌跳舞。佛教徒稱為“法喜充滿”,基督教徒稱為“幸福之杯滿溢”。

這樣去讀《論語》,不是就很有趣味了嗎?小朋友讀,有小朋友的體會,大人讀,有大人的體會,讀一遍有一遍的體會,讀兩遍有兩遍的體會,這本書就變成天下間最活潑、最能引人興趣的書。

讀《論語》,還要有第三種態度,就是:你不要太過擔憂、恐懼。雖然孔子是聖人,《論語》是經典中的經典,你怕讀不懂。你如果怕,也永遠入不了門。我建議以後我們讀它的時候,把它當作親切的書,當作你的朋友,當作可親近的師長。當然,你也不可以躁進,能理解多少算多少,多讀就多解。用這種態度去讀,你就可以平心靜氣地開放心胸來接受智慧的呼喚。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我們讀《論語》感動到真切的地方,就必定會帶動你的實踐。你把它落實在生命中,你就改變了生命的現實狀況。《論語》是一本讚天地化育的書,一個人想要使自己的生命回歸天地,能夠上通千百世下開千百世,就請你讀這種智慧之書。因此有福氣的人,才能夠讀到《論語》,福氣大的人,才能夠多讀《論語》,沒有福氣的人,勉強一下,讀讀《論語》,也會增長你的福氣。讓我們共同來讀《論語》!

讀《論語》漸漸在國內形成風氣。我們希望小孩子讀,大人也讀;希望中國人讀,希望全世界的人也都讀。希望《論語》成為世界之人共同讀的書,就好像基都教新舊約一樣,成為全世界人人必讀之書。

其實凡是智慧,都是相通的,在同樣的高度裡,這些聖賢是相視而笑,莫逆於心的。我們作為平常人雖然沒有這樣的實證,但是要有這種嚮往。假如世界各民族,各教教徒都有這種嚮往,能夠互相尊重,講信修睦,世界就和平了。

做人也是這樣,我們以誠懇的心來面對他人,不僅可以得到別人的信賴,人際關係歸好,而且你本來就是一個幸福的人。為什麽你是一個幸福的人呢?因為你的眼光遠大了,境界提升了。所有現實生活中的艱難困苦都有其所在的位子,它一貫停在那裡,但我們的心靈境界可低可高,如果我們以智慧開拓了我們的清明,以我們的清明來面對原來現實的困頓,你清明的程度愈高,那些困頓愈顯得微不足道,不足以妨礙你。所以,一個心量廣大的人是“絕對”幸福的。

為什麽說是“絕對”?因為如果幸福的時候幸福,不幸福的時候還是幸福,你就拿他沒有辦法了,這叫“絕對的幸福”。孔子周遊列國,縱使厄於陳蔡,孔子的生命還是清淨的,所以孔子是永遠幸福的。顏淵縱使在陋巷,他的生命還是清淨的,所以顏淵是絕對幸福的。

總之,我們想讀《論語》,第一,要心胸開濶,敢於批判,自我衡量,不要被五四的風氣拘束了。第二,要存恭敬心,承認自己的無知,對不了解的事,不要亂講,至少先把《論語》讀一遍再說話。第三,讀了以後,要起嚮往之情,讓智慧與智慧相應。第四,要付諸實踐。以上講的是讀《論語》的態度。

——選自王財貴《讀論語的態度兼談所謂的糟粕》

愛讀經

做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