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 關鍵時刻還是控制不住自己脾氣,怎麼解?

最近,一部有關教育的電視劇空前熱了起來,由張嘉譯、閆妮、趙今麥領銜主演的都市家庭劇《少年派》在湖南衛視播出後,引發了一場有關「家庭教育」的討論熱潮。

劇中閆妮扮演的王勝男,雖然戲份不多,但一出場就金句頻出,嘴巴像是機關槍一樣,不停地對著丈夫和女兒掃射。

我們先看一下女兒林妙妙考試沒考好回到家的一幕:

媽媽王勝男雙手抱在胸前正襟危坐,用下巴示意妙妙坐到對面,強壓著內心怒火:「說說吧,到底是怎麼回事!」

妙妙:「就是幾門沒考好而已。」

聽了這句話王勝男開始冷笑:「幾門沒考好而已?三門不及格,理化生全班倒數第一,你媽的老臉都讓你給丟盡了。」

妙妙慚愧地低下了頭:「對不起,我下次一定考好。」

此時媽媽開始全面發飆,先是批評妙妙的交友:「你看看你都跟什麼人是好朋友,你倒數第一她倒數第二,你倆可真是一對難姐難妹。」

批評完交友,又開始批評妙妙的形象:「你看看你那二道毛,不男不女的,門簾那麼厚你看得清你的前途嗎?」

在妙妙反駁說是媽媽不讓她留長髮,浪費時間梳頭時,媽媽開始提高聲調,一副我怎麼說都有理的樣子:「哦,你還這麼聽我的話呀!」

有網友看了這一段之後大呼:太真實了,我媽就是這樣!

即便是王勝男內心把妙妙疼在骨子裡,嘴上卻依然毫不留情地一損到底,就連丈夫勸她說對女兒好一點時,她仍然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懟了一句:「從小到大,跟她好好說話有用嗎?」

正是王勝男的這種「好好說話無用論」,一度使自己和女兒的關係變得十分脆弱,女兒痛苦自己也很難過。

我在看這部劇的時候也多次在心裡感慨:「這不就是平時的自己嗎?」是啊,學了那麼多的育兒知識,到了關鍵時刻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怎麼解?

事實上,很多人之所以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正是因為不知道如何進行情緒管理,而情緒管理,實際上是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進行訓練的。

如果我們能掌握正常的訓練方式,那麼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就會對情緒的感知能力越來越強,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和諧。

在開始說如何練習情緒管理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下面的小場景,大家可以根據場景測試一下自己是否是一個「情緒管理訓練型」的父母。

場景01:

孩子放學回家跟父母說:「我以後再也不想跟我同桌做好朋友了,我討厭死他了。」

錯誤的回應:不要動不動就說不跟別人做好朋友,在學校要團結同學,你這樣說別人會傷心的。

此時父母所希望的:想讓孩子團結同學,友好相處。

孩子感受到的:憤怒、父母不問青紅皂白就說我不對。

「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的回應:你現在一定很傷心吧?你同桌做了什麼讓你難過的事嗎?

場景02:

孩子說:「我不想上學了,今天老師冤枉了我,還當眾批評我。」

錯誤的回應:老師怎麼不冤枉別人隻冤枉你?肯定是你平時就表現不好,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了老師才這樣對你。

此時父母所希望的:孩子能規範自己的言行,得到老師認可,成為優秀的學生。

孩子感受到的:委屈、尷尬。

「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的回應:老師冤枉你還當眾批評你,你肯定特別尷尬吧,能跟我講講發生了什麼事嗎?

場景03:

吃飯時孩子說:「我不愛吃茄子,我要吃別的。」

錯誤的回應:小孩子不能挑食,什麼都要吃!不吃你哪有營養啊!

此時父母所希望的:養成挑食的習慣會導致營養不均衡,孩子不能挑食,有什麼就要吃什麼。

孩子感受到的:沒胃口,不被理解。

「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的回應:看來今天的晚餐不合你的胃口呀,那你想吃什麼呀?

我們可以通過以上錯誤回應和「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回應的對比,就能看出來一個問題,那就是「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的回應一般都通過對孩子的共情,達到引導孩子與父母溝通、表達自己情緒的目的。

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訓練呢?

01改變自己的「隱性習慣」

不知道大家注意過一個問題沒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些習慣性語言和習慣性動作。

比如有的人一說話一隻手就喜歡不停晃動;有的人每說一句話就必須要在結尾帶一個「啊」字;有的人看到孩子有自己不滿意的行為就喜歡用輕蔑的語氣去嘲諷……

這些語言或者行為習慣自己也許不覺得,可是在外人看來就已經成為自己的標誌性內容,這就是所謂的「隱性習慣」。

有個美國的心理諮詢機構曾經對許多家庭做過研究,發現很多家長都存在一些不好的「隱性習慣」,採用不同的方式對孩子進行語言或者行為暴力。

比如孩子有題不會做,家長就會用嘲諷的語氣回應「你的記性可真好,這麼快就不記得了!」還有的家長看孩子在做什麼事情時總也做不好,就一把推開孩子說:「什麼都做不好,還是我來吧。」這些家長藉由這些動作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不滿以及不信任

該研究機構三年後又對這些有語言暴力或者行為暴力的家庭做回訪時發現,這些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成績低下,缺乏與人相處和溝通的能力,還經常生病。而且還在這些孩子的尿液中檢測到更高水準的壓力荷爾蒙。

父母的這種喜歡批評、嘲諷、貶低孩子的「隱性習慣」,導致孩子無法在父母身上得到認同感,從而逐漸失去對父母的信任,跟父母失去親密感。

所以家長首先要時刻注意自己的「隱性習慣」,不要不停地糾正孩子的行為舉止、拿孩子的短處開玩笑,也不要在孩子嘗試完成一項有難度任務時強勢介入,保持對孩子的信任,允許孩子犯錯,並且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客觀地指出孩子的錯誤,而不是習慣性地呵斥和貶低。

02忽略自己的「養育任務」

朋友家老大和老二相差兩歲,兩個孩子經常鬧矛盾。有一次兩個孩子又吵架了,老大看起來更難過一些,朋友就想跟老大聊一聊,於是問老大:「寶貝,你是不是不高興呀?」老大說:「妹妹總喜歡搶我的東西。」朋友問:「那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怎麼做的呢?「

朋友本來是打算關心老大,結果孩子一開口,媽媽嘴裡的關心就變成了質問和批評,這時候孩子會怎麼想呢?不管是善意的還是溫柔的語氣,在孩子眼裡結果都是一樣的。

其實這個時候朋友就是過於在意自己的「養育任務」了。什麼是「養育任務」呢?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曾經在《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一書中這樣說:當孩子生活中出現某個具體問題時,父母認為孩子必須達到某種特定的目標,因為這個目標關係到孩子未來的成長。

什麼意思呢?比如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聰明,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有上進心,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專註,或者不守紀律,那麼家長就把改變自己孩子的缺點這件事當成自己的「教養任務」。

這樣的話,家長就會在孩子做事的過程中,不斷地去按照自己的「養育任務」去教養孩子,當孩子的行為跟自己心中的「教養任務」發生衝突時,父母就會覺得:我要給孩子傳達正確的觀點,糾正他錯誤的觀點。

這樣一來,父母就會把自己的「教養任務」當成一種道德職責,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就會忽略問題本身,而去關注孩子的每一個行為,並且在孩子做事的過程中,不斷地糾正孩子。

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忽略自己的「教養任務」,不要總去對孩子進行說教,而是關注事件背後孩子的情緒問題,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不良情緒,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03不強加給孩子自己的方案

孩子在學校跟同學鬧了彆扭,原因是同學向她借鉛筆,但她沒有多的鉛筆借給同學,所以同學說她小氣,並且表示不再跟她玩了。

回家之後,孩子跟爸爸說了這件事,表示自己很難過。爸爸告訴她:「如果你沒有多餘的,那並不是你不願意借,所以你也不用內疚,同學不高興那是她自己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再一個,你自己的物品,即便你有多的,也可以選擇借或者不借,那是你的權益。」

爸爸這樣說似乎沒什麼不對,很快幫孩子分析了矛盾的問題並且給出了解決方案,可是孩子卻並不開心,那是因為孩子在跟爸爸說這件事時,其實更多的是想尋求爸爸的安慰,而並非要尋求人際關係的解決方案。

如果爸爸當時不是這樣理性分析,而是認真傾聽孩子的傾訴,撫摸孩子的頭安慰孩子,表示理解孩子的心情,那麼孩子一定會主動去尋求爸爸的幫助,這個時候爸爸再來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分析,並且給出孩子建議,那麼孩子一定更能接受爸爸方案。

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或者表示心情不好時,父母千萬不要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孩子解決辦法,也不要強加給孩子自己的方案,而是先關注孩子的情緒,等待孩子的心情平復,再給出意見和建議。

當我們能做到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會避免很多衝突,親子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和諧,相信孩子的很多教育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