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發動伐吳之戰,錯誤真的全在劉備身上?答案在這三個記載中

東漢末年,群雄紛爭,一代皇叔劉備從“織席販履”的草根,成長為坐擁荊州、益州、漢中之地的漢中王,其中除了艱苦卓絕的奮鬥外,也有不少意外成分。而誰也不可能保證自己一生幸運,劉備也是如此。就在劉備擊敗曹操,聲望達到頂峰以後,劉備的好兄弟,關羽在襄樊之戰慘敗,荊州丟失,自己也被東吳所殺。這對劉備集團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也導致劉備一統天下的宏願受阻。

荊州之失,帶來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由於東吳做事太絕,劉備基本沒有和東吳重歸於好的可能。於是,在劉備稱帝後,第一件大事,就是東征。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事情是,不可一世的劉備,竟然被東吳的少年都督陸遜大敗。劉備集團進一步被削弱,成為了魏蜀吳三國中最弱的國家,三國鼎立正式成型。

關於夷陵之戰,歷來爭議頗多,有許多網上的兵家指點江山,認為劉備軍事實力太弱,這一點和曹丕相同。據《三國志文帝紀》記載:“初,帝聞備兵東下,與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裡,謂髃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裡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不過,曹丕並不是擅長打仗之人,其見解未必高於劉備,不能因此而否認劉備的軍事才能。

還有一些觀點,則直接認為劉備就不應該發動夷陵之戰,這一點就連詩聖杜甫也是這一觀點,其在《八陣圖》中寫道:“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明白無誤的記載了他對劉備伐吳的不屑。不過,劉備伐吳到底應不應該,劉備是不是決策失誤,這個問題還真是不能妄下結論。仔細分析歷史上的3個記載,可知端倪。

首先,看一看劉備伐吳是不是乾綱獨斷。這一點最有名的就是趙雲勸諫,許多人也因此詬病。《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中記載:“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趙雲雖然很早就追隨劉備,但為人剛直,因此在劉備伐吳這一問題上直接否定劉備的方向。

從這個記錄來看,確實趙雲曾勸諫劉備伐吳。但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對於伐吳還是伐魏,在蜀漢的朝堂上是有爭論的,也就是說,具體如何定國策,劉備並沒有乾綱獨斷,而是給予了手下討論的空間。不過,歷史明確記載有反對劉備伐吳的只有趙雲和秦宓,這雖然不能說沒有別人反對伐吳,但顯然讚同伐吳成了主流。

而且,劉備伐吳,並不是頭腦發熱倉促決定的,而是醞釀和準備了兩年之久。《三國志·先主傳》注引《魏書》記載:“備聞曹公薨,遣掾韓冉奉書吊,並致賻贈之禮。文帝惡其因喪求好,敕荊州刺史斬冉,絕使命。”從這個記載來看,劉備是在關羽死後兩年才發動伐吳之戰。因此,有些人認為劉備是因為意氣用事,為了替關羽報仇而東征顯然也是不靠譜的。

這個記載同時還揭露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劉備其實在伐吳前有意穩住曹魏,以便自己不兩面受敵。借吊唁之機會,在外交上斡旋早已不是什麽秘密。早在赤壁之戰前,東吳的魯肅就借吊唁劉表之際,同劉備、劉琦傳達結盟的意向。劉備固然不會同漢賊曹魏結盟,但和平相處成了此時最好的選擇。可惜,曹丕不及曹操神武,拒絕了劉備的橄欖枝。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記載,就是劉備在安排好內政之後,才開始禦駕親征。《三國志·先主傳》記載:“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置百官,立宗廟,祫祭高皇帝以下。五月,立皇后吳氏,子禪為皇太子。”顯然,劉備已經為成都安排了合理的班底,甚至於立下了繼承人。這顯然已做好充分的準備。

關羽死後,劉備並沒有第一時間東征,而是在內部做東征的準備。由此可見,劉備集團東征,絕非劉備一人的決策。歷史上,諸葛亮並不曾發表意見,但作為荊州派系的代表,他也不大可能會反對。而且,荊州作為《隆中對》的重要一環,是不可或缺的,這一點,君臣二人應該是有足夠的默契。至於最後失敗,則存在了許多偶然因素,不能完全將責任歸於劉備。

參考書籍:《三國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