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爆款難尋,今年的電視節目“配方”變了嗎?

文 | 王欽;來源 | 收視中國(ID:shoushizhongguo)

從早期的棚內競猜《正大綜藝》,到多機位跟拍的戶外真人秀《奔跑吧》,再到慢節奏體驗真人秀《向往的生活》,電視節目創新的步伐從未停止。

2018年上半年的電視節目市場雖然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爆款出現,但熒屏上的節目似乎又和以前有所不同,多了一些新鮮感。在網綜興起的時下,不同的流行元素在電視混搭出新,讓電視節目變得比以往更具魅力。

本文將從節目的內容、形式和主體關係三個維度入手,展現今年上半年螢幕中普遍應用的多種節目元素。

內容元素混搭

電視節目對內容創作本身的掌控力天賦異稟,因為其多年來形成的品牌效應會影響觀眾手中的遙控器轉向何處。但這也意味著所有不同類型的娛樂節目內容都被交織在一起,而觀眾卻越來越難以隻關注某一種固定的內容。

觀眾看什麽取決於他所處的環境、當時喜好、親友影響等諸多因素,這些消費場景交叉共存,讓觀眾的收視喜好越來越複雜,所以電視節目需要盡可能地擴展其內容的豐富度,以不斷吸納潛在觀眾加入收視。

同時在確保不損害原有核心觀眾收視體驗的前提下,讓節目內容的標簽化和品類化特點更加明晰,爭取讓不同內容需求的觀眾能夠看到差異化的內容。結合上半年節目表現,不少節目嘗試通過獨有的情懷、各式懷舊經典和喜劇笑點來充盈節目內容。

元素一:情懷

“情懷”實質上是以人的情感為基礎,與其所發生的情緒相對應的一種心境、情趣和胸懷。在觀眾分眾化趨勢日益顯著的收視市場中,《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非凡匠心》《信中國》等體現文化自信的節目,以及《三個院子》《我們仨》《向往的生活江南篇》等展現不同生活方式的節目都加入了不少“情懷”元素。

如2018年4月14日收官的北京衛視《非凡匠心》第二季,通過延續極致精巧的工匠技藝和契合節目調性的“匠心體驗者”,龍泉寶劍、安徽宣紙、吉州窯木葉盞、天津泥人張等傳統技藝依次亮相。其中,2月24日張國立與演員高曉菲一同拜訪吉州窯陶瓷技藝傳承人伍映山,學習製作吉州窯所特有的傳奇瓷品——木葉天目盞,是10期中忠實度最高的一期,收視率也超過1%。

與一般文化節目老年觀眾忠實度最高不同,《非凡匠心》15-34歲年輕觀眾的忠實度則位居榜首(圖1),因為對年輕觀眾來說,《非凡匠心》通過主講者的講述,讓年輕人在現實生活和適合自己群體的文化中不斷進行交換,吸收與現代生活相協調融合的文化因素,並將“情懷”從線上延伸至線下,從開展課堂教學、發展當地旅遊,到開發成節目衍生文創產品,最終形成一個共同的“情懷”圈層和“文化”氛圍。

元素二:懷舊

今年從《家有兒女》劇組重聚到82版《西遊記》聚首《王牌對王牌3》,從春晚王菲、那英20年再合體到中央台《經典詠流傳》的熱播,都著實讓觀眾感受了“懷舊”的力量。

說到經典懷舊,春節期間中央台綜合頻道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將代表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的古詩詞以歌曲形式呈現在觀眾眼前,讓那些經典詩詞煥發生機。

單就中央台綜合頻道一個平台來看,從2018年2月14日21:14開始預熱,到6月16日8:40重播截止,71城累計超過9800萬觀眾收看過《經典詠流傳》。其中2月16日首播收視率(1.83%)最高,當期播出的由支教師生自編自唱的《苔》和國內鋼琴鼻祖巫漪麗《梁祝》的最高分鐘收視率都超過2%(圖2)。

此外,上海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第四季重返高考內容、浙江衛視《熟悉的味道》第三季宋小寶尋恩師重溫考試內容、浙江衛視《奔跑吧》第二季《愛情公寓》特輯等各類娛樂節目環節也都結合了多個“經典懷舊”元素,倍受觀眾好評。

元素三:喜劇

隨著媒體的發展,普通大眾的話語權得到迅速提升。雖然風格有所不同,但無論是新生代,還是中老年,都喜歡娛樂搞笑的內容,而喜劇也在這種大眾文化的背景下迎來發展契機。

2018年1-5月晚間黃金檔已經開播了《我為喜劇狂》《喜劇總動員》第二季、《歡樂喜劇人》第四季、《今夜現場秀》《今夜歡樂頌》等7個以喜劇為主要內容的季播節目(圖3)。

整體來說,這些喜劇節目一般都有固定的主演陣容,有一條或多條故事線,並且圍繞著一個或多個固定場景進行,如上海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這樣具有典型“情景喜劇”元素的喜劇節目。

還有一類則是抓住喜劇元素內容特點,在特定場景和環節情景中產生喜劇效果,提升觀眾觀感的節目。如江蘇衛視《新相親時代》第四期4號女嘉賓極力爭取男嘉賓高煜,不斷強調自己就是對方心中知書達理的女神標準,結果被自己父親吐槽“可能離這個標準還差一點點”,再加上配樂,自嘲詼諧感盡顯。

形式元素拓展

在轉椅子、滅燈、親子旅遊等諸多電視節目形態的更迭中,我們可以發現觀眾對同質節目的興趣周期不斷縮短,容易產生審美疲勞。所以節目環節需要不斷想出更多吸引觀眾興趣的新形式,用形式元素的拓展留存住已有觀眾,並吸引更多的觀眾。

所謂模式,實質上就是某種特定節目形式的固有形態,2018年以來雖然全新模式節目並不多,但在開播的節目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一些形式上的新亮點。電視節目不再執迷於做頭一個吃螃蟹的人,更多的是通過為節目引入新特色來豐富節目形態,滿足觀眾越來越複雜的收視需求,而競爭、科技、訪談和推理這些元素在節目中以不同方式展現,甚至成了“標配”。

元素一:競爭

隨著電視節目的發展,“競爭”成為節目中一種極為重要的發展機制,主要是指個人或群體的各方力求勝過對方的對抗性行為,此類季播節目在各地也都有較高的收視表現(表1)。

無論是《中國詩詞大會》《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最優的我們》等明顯以比賽為主要對抗形式的節目類型,還是《我們仨》《青春同學會》《未見鍾情》等在環節中加入競爭對抗元素的節目類型,滿足的都是觀眾心中的“選擇”快感。這種掌控遊戲、執行力強的快感,是傳統導師製控制為主的節目所不具有的。

比如《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五季中孫勇、楊易、郭小舟等百名素人與極具話題卻中途退賽的賭王之子何猷君在2018年1月5日第1期百人搶位賽中的競爭對抗,又如2018年5月19日開播的上海東方衛視《青春同學會》中因公因私有不少交際的上戲、中戲的嘉賓們也要在最後決出勝負,這些節目緊緊抓住了嘉賓、選手競爭中發生的戲劇性時刻吸引觀眾注意。

節目為了展現衝突以吸引觀眾,就需要在不同階段的任務、環節、賽程上不斷地展現嘉賓、選手等人物內心活動,以此呈現節目情境的戲劇性。

元素二:科技

目前,除了《機智過人》《我是未來》《奇幻科學城》這樣以科學為內容的科技類節目以外,很多節目都從舞美到主題等方方面面或多或少都有“科技”元素展現。

比如2017年底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大型文化節目《國家寶藏》的舞美設計就使用了LED開合車台、天軌吊裝及移動設備、全息影像技術、冰屏柱等多種新科技手段。

再如以年輕人為主要觀眾的浙江衛視《高能少年團》第二季,通過花字將節目中的細節無限放大,增加節目的戲劇張力,實現內容的延伸與再創作。在2018年5月26日少年團挑戰“校園主播的進階之路”時,在任務二“百變氣象預報”環節加上CG和電腦特效,增加了節目的科技感和視覺特效,目前該期在青少年觀眾中獲得最高的收視回報(圖4)。

元素三:訪談

當“訪談”不僅僅是《歌手》《我想和你唱》《身臨其境》等熱鬧節目的環節補充元素時,諸如《女人有話說》《小鎮故事》《我們結婚吧》等為觀眾展現生活中真實一面的節目也開始大量使用“訪談”元素。因為通過節目中的“訪談”互動,可以讓觀眾能在關掉電視之後,有所收獲。

比如江蘇衛視2018年5月4日開播的《小鎮故事》每期節目是由兩個獨立而又相關聯的部分組成,分別是上半場的“采風”過程,即嘉賓們分組進行走訪旅行,對當地小鎮進行深度體驗;以及下半場則的“故事分享”環節,嘉賓們圍坐在一起,將自己探訪過程的所感所悟所思,與其他嘉賓和現場觀眾一同分享。在充分發揮場景的烘托作用的同時,為內容行銷注入新的訪談元素,對觀眾頗具吸引力,觀眾規模呈逐期增長態勢(圖5)。

元素四:推理

《奔跑吧》《極限挑戰》《七十二層奇樓》等前幾季播出後,比起單純以遊戲競技為主打的節目,觀眾顯然對具有懸念的推理情節更感興趣。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劇情類真人秀,已然成為當下綜藝節目發展的明顯趨勢。

湖南衛視在2018年3月推出了情境類益智互動推理秀《我是大偵探》,憑借前期在芒果TV上積累的品牌效益,結合電視節目的編排特點,得到觀眾認可。節目中推理元素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飽滿的角色設定和高能燒腦的劇情線,這是吸引觀眾的決定性因素。比如有名偵探柯南感的第二期1998年馬欄街“甄粉世家”小吃店煤氣爆炸案,大張偉在張小狂的房間裡意外發現關鍵證據超市購物收據。第三、四期《奇妙博物館》,本以為大張偉丟失的“馬欄之心”是案件中心,最後卻發現是何炅無意間穿越時空所引發的一系列蝴蝶效應。這些燒腦的劇情線使節目得到不同年齡段觀眾好評(圖6)。

主體元素探索多種關係

目前,電視節目確實可以依靠微博、微信這些社交網絡進行評論、私信、轉發、@等多種不同的交流,但這些仍然都只是以“關注”為基礎的弱社交關係。而電視節目如果要想實現千人千面,節目與觀眾之間的關係肯定不能局限於只是關注或評論,需要增加更多更深層次的建立連接的機會和可能性。

為了讓普通觀眾更深入地與節目交融,目前節目也在參與主體上進行更多的探索和嘗試,力圖展現不同人之間和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甚至是探索如何展現人與大數據之間的關係。

元素一:素人

2017年8月廣電總局發布的《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的通知》中提到:“影視明星參與綜藝娛樂、真人秀等節目要嚴格控制播出量和播出時段,總局鼓勵製作播出星素結合的綜藝娛樂和真人秀節目”。換言之,總局對於全明星陣容的綜藝節目並不持支持的態度,而是希望節目中能有更多的素人加入其中,展現不同人群的生活。

今年《中國式新相親》《二十四小時》第三季、《足球解說大會》等多檔節目中都出現了各界素人,其中有些素人其實已經有綜藝經驗。上海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第四季今年變得非常接地氣,裡面有很多還能拿出手的素人加入,比如節目增加了智囊團的人設,不再單純依靠簡單的情節設定和男人幫的演技來完成遊戲,而是通過與科學、行業精英的協作共同完成任務目標。從開始艱難融入,到後面逐漸融合,素人的作用在男人幫的固有人設中開始展現新意。通過素人和明星之間的互動,節目收視逐漸走高(圖7)。

元素二:動物

隨著社會生活水準的提高,忙於現代生活的人們也開始思考自己與自然、動物之間的關係。目前電視螢幕中添加動物元素的節目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科普動物知識的節目,如2018年1月中央台綜合頻道開播的《正大綜藝動物來啦》,是一檔以“動物知識”為考察主體的自然科普益智競猜節目,聚焦於中國本土珍稀動物資源,在傳播有趣的動物學知識的同時,傳遞關愛自然、保護生態的觀念。

第二種,以觀察人與動物共同成長為主的紀實節目,如湖南衛視2017年11月開播的《奇兵神犬》和北京衛視2018年7月開播的《但願人長久》第二季,觀察記錄的都是人與警犬伴隨勵志成長的故事。

第三種,慢綜節目裡動物元素的閃現,如《向往的生活之江南篇》裡,第一季中曾出現的小動物們也都還生活在“蘑菇屋”裡。這些小動物依靠擬人化花字、特效,憑借在微博上的人氣,第8期奧運冠軍專場中也能保證出鏡時的收視維穩(圖8)。

除此之外,愛奇藝自製網綜《中國新說唱》選擇唯一的一位女性製作人鄧紫棋參與節目是基於AI人工智能算法而做出的綜合決定。AI算法可以對明星的人氣、熱度、專業程度、音樂類型、粉絲畫像、音樂特徵、口碑等各類維度的數據進行計算,最終和潘瑋柏匹配度最高的是鄧紫棋。影片網站自製網綜為了搶佔下一個爆款綜藝的名額,選擇將操作流程前置,憑借數據庫、AI技術選擇和邀約閱聽人更喜歡的藝人嘉賓。

而對於社會化的節目製作者而言,大數據庫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2月浙江衛視和盛唐時空聯合製作播出的《二十四小時》第三季,在利用包括藝人參演的電視劇、綜藝節目、新媒體的熱度的藝人資料庫上,結合其參與過的節目的以往收視數據,邀請林志穎作為主持人之一。另外,還可以通過對比分析,選擇出和冠名廣告適配度更高的藝人,或者像《二十四小時》這樣繼續挖掘吳磊、胡一天、熊梓淇等綜藝新生代藝人。

結語

雖然上半年沒有爆款電視節目出現,但在內容、形式和製作鏈條上的諸多方面都有新元素展現,觀眾也都有自己的小滿足。電視節目有這些資源與技術積累,多元素再利用水到渠成,既能豐富節目形態,又能增加觀眾來源。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現在監管層對於傳媒節目有很多考慮,在節目管控上也做了諸多規範,這些監管政策體現在方方面面。在政策收緊和獨角獸模式難尋的雙重作用下,電視娛樂節目明確自身定位,在多元素設計、整合上繼續發力,將會出現節目元素更多元化的開發迭代。

[1]圖1,數據範圍:如無特別注明,本文數據均選取CSM71城數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