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豆瓣9.0,這部日劇是“討好型人格”的治愈手冊

友善、彬彬有禮但消極、沮喪;

害怕付出感情,悲傷時不露聲色,以亢奮來填補孤獨;

不熟悉自己的內心世界,不知用什麽詞語來訴說自己的需求與憤怒;

羞怯,抑鬱,懷疑,猶豫不決,喪失生活情趣,世界似乎不停旋轉,等待著能被誰拯救……

如果閱讀這些描述有被戳中的感覺,很可能,你是傳說中的“老好人”。熱播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一開播就獲得了超高口碑。近日,這部熱播劇落下了帷幕。

這部豆瓣評分9.0的漫畫改編作品,講述了黑木華飾演的28歲職場“老好人”大島凪小姐,在陰差陽錯的契機推動之下,辭職分手,開始新生活的故事。簡單的故事,卻喚起無數年輕人的共鳴。

《風平浪靜的閑暇》劇照。

共鳴的情緒點,很大一部分正在於女主角“老好人”或者說“討好型人格”式的待人接物之道。她遇事習慣遷就別人,不表達自己的看法,最大的目標是讓別人舒服,讓別人滿意,卻唯獨忽略了自己。在被同事嘲笑,男友揶揄之後,她決定辭職、離開東京,開始新生活。所謂“討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它跟原生家庭有怎樣的關係?在職場上,“討好型人格”有怎樣的表現?又應當如何著手,去克服“討好型人格”?

撰文 | 一把青

《風平浪靜的閑暇》中,故事前半段聚焦在無趣的辦公室生涯。搬磚、加班、察言觀色、八卦橫飛,終於收工,明明帶了便當,在同事提出聚餐後,唯有默默跟從,拍照打卡發朋友圈,就算合照中的自己淪為了醜角擔當,小凪還是“我也不敢說,我也不敢問”,循例點讚,吹一通彩虹屁,哪怕是在家,為了哄男友開心,每天早起1小時把頭髮夾直。

小凪的生活,恰好反映了討好型人格的兩大特質,第一,喜歡大家和和氣氣,不願見到有衝突發生,第二,習慣主動讓步做出犧牲,把利益留予他人,就算心不甘情不願,但還是彰顯自己寬宏大量的態度,多麽隨波逐流卻又無可奈何,仿佛是每位“社畜”的寫照,讓人想起網友的一則著名的“浮生日記”:處朋友、處同事、處工作夥伴,好想做個自閉的死宅清淨一下,活得好油膩,可是我才24歲啊⋯⋯

01

原生家庭:

違心以求愛

職場已然如此,家庭實則更甚。小凪的討好型人格,來自其強勢且控制欲強的母親。

同樣,在上周回歸的美劇《摩登家庭》11季第一季中,學霸二姐Alex前往極地考察,氣象惡劣、同事不通英語,她做得並不開心卻不敢回家,因為她在三姐弟中排行老二,是家中最聰明、成績最好、最不讓家人操心的天才少女,當關注的天秤偏向總闖麻煩的姐姐和弟弟,她唯有以此科學成就作為外公和家人們驕傲,逼自己更優秀,給他們貢獻談資。

《摩登家庭》劇照。

Alex的故事,對照的現實版有蔣方舟,這位年少成名的作家,在《奇葩大會》上自白,7歲時,媽媽告訴她,“每個小學生畢業都要出版一本書,否則會被警察抓走”,從童年時期,她為了迎合外界期許,讓不喜歡的人也喜歡自己,戰戰兢兢地當“別人家的孩子”,從不表達不滿或是展現憤怒,直至到了小凪一樣28歲的年齡,才敢坦陳,自己從未和任何一個人產生過“真實”的關係,像劇中人物一樣,蔣方舟前往日本放空一年,呼喚起真實的自己,終於不再忍氣吞聲,敢於直斥倚老賣老的前輩,讓她到處給朋友打電話報喜,興奮不已。

除了太過窒息的望子成龍,不幸的原生家庭更易導致悲劇性的討好型人格。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從小渴望父愛,無意中扮鬼臉終博父親一笑之後,她屢試不爽,更養成每次緊張時,就會條件反射地做出鬼臉表情的荒誕習慣,而被譽為“松子真人版”的日本已逝女優飯島愛,自幼遭受父親毒打,哪怕是當全優生也難逃拳腳,遂塑造了強烈的逆反心理和渴望關愛的性格,為其傷痕累累的一生埋下伏筆。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松子小時候偶然發現自己在做這個表情時,一向淡漠的父親竟然衝她露出了微笑,她便經常用這個表情來逗父親開心。長大後,在緊張時也會不由自主地做出這個表情。

可見,借由取悅他人,作為肯定自我的唯一管道,是每個討好型人格患者都曾經歷過的童年。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人格需求層次理論,人有金字塔型的5大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接納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而處於最頂端的自我實現需求若不獲滿足,人依然會陷入負面情緒中,實驗證明,如果兒童在“讓自己開心”和“得到他人認同”中二選一,通常會選擇前者,為此,面對“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數到3我就要懲罰你”等等父母的負面話語,他們寧願扼殺自身情感,以求換取安全感和喜愛。

存在心理學之父羅洛梅認為,完整人格需具備自由、勇氣、愛以及意志等特點,只不過,在漫長的成年期,“當我們為了得到他人讚賞而采取行動,這時行動本身會讓人赤裸裸地回想起自己的怯懦,以及缺乏自我價值的不堪”,在這一套認同系統的影響下,“讓父母開心就能獲得讚賞”的邏輯,遷移為“讓老闆開心就能升職加薪”,不僅沒有被糾正,反而作為“社畜的自我修養”,被奉為金科玉律,令人膽小怕事之餘,也讓我們離真正的獨立人格漸行漸遠。

《可愛的詛咒》,作者: [英] 雅基·馬森 ,譯者: 王麗 ,版本: 九州出版社·陽光部落格 2016年2月

英國心理谘詢師雅基·馬森寫過《可愛的詛咒》一書,副標題為“聖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冊”。下筆的動機,是她發現自己在侄女的婚宴上摔了一跤,為了不讓大家擔心,微笑表示無大礙,照常開車、劃船,直至被醫生診斷骨折,打上石膏,她才驚覺自己把友善待人當作唯一準則。始終有禮貌、不要讓其他人失望、從不說不,以他人的需求為先,都是詛咒的內容之一。

至於如何破解?《可愛的詛咒》也給出了一些建議,例如寫“一日三好日記”,給予自己誇獎肯定;在不安焦慮的時刻,進行呼吸-讚揚-接受-尊重四步法;以及按照消耗、精通、樂趣為一天所要完成的活動內容分類……儘管知易行難,但總歸是邁出詛咒、直面內心的第一步,比起凪小姐推倒重來式的斷捨離,書中的方法論,也許更具操作性。

02

一體兩面:社恐之偽裝

小凪的新生活,從辭職分手、扔掉90%家當、換手機號、刪除社交軟體、搬去平民郊區開始。

想要不當“老好人”,最關鍵就是要離群索居斷捨離、切割社會聯繫。

有意思的是,討好型人格與社交恐懼症,往往是都市生活的一體兩面,為了“討好”產生的焦慮,以及對自己言行可能導致負面評價的憂慮,構成了社交恐懼的兩大主要來源。其背後最重要的原因,是當996引發熱議,加上如今通訊程式和社交平台的夾擊,上班族公私領域的邊界愈發混沌不明。

早前熱播的另一日劇《我要準點下班》,南柯一夢般的劇名已讓無數職場人士同聲一哭,當代公司文化鼓勵員工自我犧牲和剝削,讓原本注重工作生活平衡的新生代難以適應。在此前提下,朋友圈的點讚、聊天群組刷屏的場面話、觥籌交錯的飯局,都是“營業”的表象,嘔心瀝血的偽裝而已。

《我要準點下班》劇照。

當“討好”成為潛意識的習慣,你會越來越想逃避社交,只想宅在家裡吹空調點外賣。他們表面看似左右逢源,像凪小姐一樣,是面面俱到的辦公室螺絲釘,但獨處之際,甚至接起一通電話、聽完一則語音訊息,都要鼓起莫大的勇氣。

所以很多人感覺自己社恐,網絡上“哈哈哈哈”得越起勁,現實中就越不想說話。他們不需要朋友、愛人,因為有限的精力,以及在無盡的討好中消耗殆盡。就如同是枝裕和電影《空氣人偶》中,普普通通的餐館侍應下班後,習慣向一具美麗的充氣人偶說話,讓她慰藉他的心靈和肉體,寧可莊周夢蝶一般地愛上幻影……

摘除討好面具後的寂寞都市人,深陷渴望被理解又自我封閉的泥淖,重重壓力,卻又無能為力。但是,人在江湖,又總是有些余地可以找到治愈之道。

03

人在江湖:理想之風格

在劇情最終,小凪與慎二見面,面對這個曾經為了他提早起床拉直頭髮的前男友,她說,“我不能再做依賴你前進的沙丁魚了”,從夏天到秋天,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她終於尋回自己,告別過去,開啟新生活,這當然是最理想化的結局。

小凪與慎二

更現實的是,回到那個朝九晚六的水泥森林,腳步匆忙的芸芸眾生,日常生活都自顧不暇,去哪裡找如此奢靡的悠長假期?人在江湖,又有哪些策略,可以戰勝討好型人格帶來的咬噬性煩惱呢?

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在《被討厭的勇氣》中指出,我們需要的並非對自我百分之百的肯定,不是百分之百的接納,換言之,我們應當追求的是100%真實的自己,而非靠他人的讚賞和認可,堆砌出那個虛假的、100%優秀的自己,能夠完全接納自我,離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也就不遠了,而這份勇氣,又是克服社交恐懼的前提。

《非暴力溝通》,作者: [美] 馬歇爾·盧森堡 ,譯者: 阮胤華 ,版本: 華夏出版社 2016年1月

更重要的,是共情與同理心。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重新論述了“暴力”的定義,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都會令人身心受挫,不經意間的道德審判、比較對立、回避責任和強人所難,都會加劇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閡。

故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在原生家庭陰霾下長大的小孩成為父母,當“閱讀空氣”的職場新人他日上位掌握話語權,應該怎樣面對子女與後輩?能否保持尊重與理解,創造更真誠寬鬆的環境?或是以身作則,鼓勵他們活出自己?

畢竟,能遇到春風化雨的知音人,總是莫大的幸運。就像凪小姐的鄰居,那位雖然生活節省,但家裡井井有條、喜歡看《羅馬假日》電影的綠婆婆,鼓勵她擺脫“老好人”、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啟迪她去發現庸庸碌碌之外的寧靜與秀美,那是千帆過盡後更高一層的智慧,人生實難,唯以風格度過。

作者 | 一把青

編輯 | 余雅琴

校對 | 翟永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