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以偽鑒偽:王時敏《仙山樓閣圖》軸真偽辨析

《仙山樓閣圖》軸,創作於康熙四年乙巳(一六六五年)的冬天,王時敏時年七十四歲。該圖被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四王吳惲繪畫》、《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十·清代繪畫(中)》等圖集,一向被評為王時敏晚年繪畫代表作。引起我們質疑的原因是,該圖是為陳靜孚之母七十壽辰而作,在圖中下部繪兩株茂松,以祝長壽,但所畫茂松,其松針尖細茂密,是「病目經年」的畫家所能畫出的嗎?

王時敏 仙山樓閣圖軸 紙本水墨 縱一三三厘米

橫六三·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徐邦達《古書畫偽訛考辨·下卷》中指出:「王時敏晚年有較多的代筆畫——七十以後大概眼睛有毛病(往常在他的畫中提到),所以一般應酬之作,極少自畫。」王時敏晚年時不僅「病目多年」,手臂也因病活動不便。《王奉常書畫題跋》裡的一些書畫題跋中頗有言及其「病目」、「癃篤」的記述,下面舉幾條為例。

《自題畫贈於念劬太史》:「余年齒疲暮,兼以病目經年,筆硯久廢。乙未揆兒獲雋,幸出念翁太史之門,歸述京邸摳衣函丈時,每承垂詢衰劣,征及拙畫,雖昏瞳久在雲霧不敢辭……」

按:王時敏次子王揆,於順治十二年乙未(一六五五年)中舉,被授推官而不仕,故有「歸述京邸」雲雲。為答謝提攜有恩的「念翁太史」而繪製一圖,王時敏時年七十四歲。此是王時敏自言「病目」的較早記錄,其症狀像是眼睛遮了一層雲霧似的。

清 王時敏 仿杜甫詩意圖冊(第一開) 紙本設色

共十二開 縱三九厘米 橫二五·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題自畫寄贈王敬哉學士》:「余病目經年,筆硯久廢……適晴日映簷,漫效大癡筆作設色小幛奉寄請政。兩眼昏眵,點染如隔雲霧,不知疥癩幾許。」

又《自題設色長卷》:「余昨冬作此圖時正值殘臘凝冱,適有興會,窮兩日之力未嘗掇筆。老眼昏眵,倚窗向明,為寒氣所薄。落墨甫竟,頭岑岑然不勝委頓,經旬藥裹,逾歲始平。」

按此三題,表明畫家晚年作畫,須「晴日映簷」、「倚窗向明」,仍是「點染如隔雲霧」。因窗下作畫,時間一長,則頭部受寒,雖經藥治,也要一年多時間方能恢復。這是畫家晚年「病目」時進行創作的真實情況。

《題自仿子久畫贈昆山董父母》:「余自童時以迄白首即刻意摹仿,歲月雖深,相去逾遠,曾未得仿佛萬一。茲承貞翁父母誤聽下索,且恐髦衰,假手捉刀,諄諄垂囑,益滋慚汗……況比來癃篤倍甚,目昏腕弱,更非昔日,縱黽勉竭其薄技,只是供大方一噴飯耳。」

按:畫家晚年衰病,有「癃篤倍甚」的又一病。在《題自畫寄冒辟疆》一條中也說到,「顧以癃篤,棄置筆硯,久未有以應命」。「癃」,檢《辭海》,釋為「手足不靈活之病」。因此,「病目」、「癃篤」,限制了畫家的繪畫創作,若非「昆山董父母」——即地方官,或如冒襄(辟疆)一類的名人,必須親自作畫外,一般人求畫,大多以代筆搪塞了。這位「昆山董父母」知道「且恐髦衰,假手捉刀」的內情,故一再地「諄諄垂囑」,求其親筆。可見畫家晚年時多有代筆,已是公開的秘密了。

清 王時敏 仿杜甫詩意圖冊(第四開) 紙本水墨

共十二開 縱三九厘米 橫二五·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任何長壽的書畫家到晚年,由於眼花、手顫、體力不支等自然規律,其作品中的蒼勁、渾厚出現了衰頹的現象,更何況王時敏晚年還患有目疾及「癃篤」。就在創作《仙山樓閣圖》軸的康熙四年乙巳(一六六五年)臘月,幾乎在同一時間內他還為「旭鹹賢甥」繪製了十二開《仿杜甫詩意圖》冊。該冊今藏故宮博物院,同為王時敏晚年繪畫代表作品。該冊中第一開,描繪「藍水遠從千澗落」詩意;第四開,描繪「斷壁過雲開錦繡」詩意;第七開,描繪「孤城返照紅將斂」詩意,三開圖繪皆有墨松,畫法特點同一,筆法圓渾蒼勁,無《仙山樓閣圖》軸所畫松針的尖細筆法。

又,《仙山樓閣圖》軸中部所繪樓閣周圍有數叢小松,點畫細碎,用筆輕軟,類似的畫法在《仿杜甫詩意圖》冊的十二開圖中絕不可見。該冊凡畫山頭的礬石、草木均為粗筆重墨的點畫,蒼率荒逸,仿佛「點染如隔雲霧」。此時畫家雖然「病目」、「癃篤」,但以其一生的藝術修煉,包括對所描繪物象的體認、長期錘煉的筆墨技巧,仿佛「運斤成風」般地憑著感覺,在荒率筆墨中透出虛和蘊藉、渾厚華滋的藝術韻味,是其晚年特有的蒼率紛披的筆墨特點。正如清人秦逸芬所言「運腕虛靈」,正所謂「晚年益臻神化」。《仿杜甫詩意圖》冊屬其真正的晚年代表作。

清 王時敏 仿杜甫詩意圖冊(第七開) 紙本設色

共十二開 縱三九厘米 橫二五·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仙山樓閣圖》軸的詩堂上有吳偉業一題,內中雲:「王煙客奉常、王湘碧郡伯繪《仙山樓閣圖》以為祝。」即王時敏、王鑒分別繪圖為陳靜孚之母祝壽。以吳偉業與王時敏、王鑒的親密關係,他的題跋就成為此圖是否真實可靠的旁證了。吳偉業的書題是否為真跡,可聯繫筆者所撰《董其昌三種八作的考鑒》一文。該文考鑒上海博物館藏董其昌、吳偉業《書畫合璧》卷為偽畫、偽書。即《書畫合璧》卷中吳偉業所書《前後東皋草堂歌》為偽書。若以《仙山樓閣圖》軸詩堂的吳偉業書題,與《書畫合璧》卷中的吳書相比鑒,不難看出其書字的相似,尤其款書更如照相複製一般。吳偉業撰《後東皋草堂歌》時間是順治五年(一六四八年),吳偉業書題涉及陳母祝壽事的書題時間應與《仙山樓閣圖》軸創作時間相同,即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年),兩作時間上相距達十七年之久,吳書何以沒有變化?若《書畫合璧》卷中吳書為偽書,則此吳氏書題亦必偽。所謂「以偽鑒偽」,偽吳氏書題恰成《仙山樓閣圖》軸不可信為真跡的旁證了。

原文作者:肖燕翼(作者系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研究館員,主要從事古書畫鑒定研究)

文章來源:《紫禁城》2018年8月刊《「四王繪畫」的鑒賞》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