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你家寶寶正好3至6歲,不妨打開看看

許多家長都在感慨,現在管教孩子怎麽越來越難呢?動不動孩子就跟你對著乾。

父母與孩子之間說不到幾句就開始吵起來了。

教育孩子的時候,完全沒有方法,全靠吼!根本溝通不起來!

2016年《中國家庭教育焦點問題調查報告》顯示,孩子在與“父母溝通”“同伴交往”“老師交流”三者中,存在問題比例分別是10.6%、7%、3.9%。

也就是說,孩子與父母溝通時,問題最大。

有不少家長經常跟孩子“撂狠話”,認為這樣跟孩子溝通,雖然簡單粗暴,但著實有效。而這種所謂的溝通,最終結果往往就是孩子大哭著就范。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越來越愛哭鬧,家長也會越來越暴躁。

這些話語,我們是不是也曾對孩子說過?

“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啊!”

“再不走,爸爸媽媽走了啊!”

“再哭,爸爸媽媽不給你買XX了啊!”

“你再這樣,下次再也不帶你來X地了啊!”

很多家長跟孩子說的話,歡樂溫暖的不多,“威逼利誘”的卻不少,但是“威逼利誘”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或許這些話在當下的效果立竿見影,但從長遠來看,存在著相當大的風險。

粗暴溝通不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撂狠話”主要是依靠語氣、表情等情緒輔助手段來傳遞一些直覺性的信息,而不提供任何與之相關的鋪墊、解釋和溝通。比如常見的“你再怎樣怎樣,那就怎樣怎樣”的句式,這些話傳遞的信息量和語言本身的複雜程度,都存在嚴重的缺失;與那些耐心的解釋、有趣的故事相比,“狠話”實在是一種低級的語言。長此以往,孩子接觸不到“是什麽”、“為什麽”、“怎麽辦”、“感受如何”等深層次的語言內容,就會因為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優質語言過於有限,而面對語言能力發展方面的挑戰。

“撂狠話”會影響孩子社交能力的正常發展

“狠話”裡所蘊含的威脅和恐嚇成分對孩子是有震懾作用的,但是背後隱藏的社交屬性卻存在問題。威脅式的“狠話”會讓孩子在社交中形成這樣的觀念:我要服從那些對我重要的人,如果不服從,我就會失去他。這種觀念對於孩子的未來成長具有消極影響。

我們在矯正孩子的行為時,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什麽行為是對的,而非什麽行為能夠取悅他人。很明顯,絕大多數“狠話”做不到這一點。

實際上,家長在“撂狠話”的時候,自己心裡也不好受,往往是好話說盡、嘴皮子磨破,但孩子就是不聽,“撂狠話”其實是一種很無奈的辦法,因為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掌握跟孩子好好說話的基本技能。

那麽,怎樣才能與孩子好好說話,並將親子溝通引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中呢?以下有三條建議。

用孩子可接納的語言方式溝通

孩子的思維能力尚在發育過程中,很多在成人看來非常基礎的教導,他們並不能完全理解和體會,但家長往往誤以為他們是“拒絕配合”,這個誤會就很有可能成為“撂狠話”的前奏。

實際上,我們需要通過孩子可接納的語言方式表達我們的想法。

比如當孩子在幼兒園有攻擊他人的行為時,父母可能會教育他說:“不要打別人!”但其實我們可以更深入地與孩子探討這個問題。如父母可以說:“我如果直接在你的頭上敲一下,你喜歡這種感覺麽?”孩子說:“不喜歡”,此時就可以接下去說:“你不喜歡就不要用這種方式對待你的同伴!”

運用方法,換“威脅”為合作

用吼叫的方式逼著孩子安靜,這是很多父母在語氣和態度上存在的問題。父母有時候會選擇提高音量、瞪大雙眼,希望能夠壓過孩子一頭,並戰勝他們的那些反抗,但事實上,沒有人喜歡被強迫、被威脅,錯誤的語氣和態度恰恰可能激發更大的矛盾與更強烈的反抗。

因此,要做到有效溝通,父母需要轉變自身的態度,換“威脅”為合作,要想贏得孩子的合作,我們可以嘗試一些更有技巧的方法,比如你本來想說“快去洗澡,你身上太髒了!”,現在可以選擇另外一種說法,如“你要怎麽洗澡,是和玩具洗澡還是和泡泡洗澡,還是兩個都要,你可以自己選擇。”

我們可以通過創造趣味性而非命令性的體驗以及給孩子選擇的空間等方式尋求與孩子合作。

不妨和孩子一起聊聊過去發生的事情

在2016年8月期的《心理科學趨勢》中,提到了這樣一項研究:與孩子共同複述既往經歷,可以提升孩子應對壓力事件的能力。這項由美國埃默裡大學家庭敘述實驗室主導的研究,為家長與孩子的交流內容提供了新的指導。

如今,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更多的集中在家長管孩子、家長教孩子以及家長和孩子一起活動,卻很少有父母專門和孩子一起聊聊過去發生的那些事兒。不管是聊父母的故事、孩子的故事還是複述一些虛構的故事,都可以讓孩子更好地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不同情境下的應對策略,以及在特定環境下究竟怎樣做才是恰當的,進而讓孩子在面對壓力情境時有更好的表現。這樣看來,如果你不想在公共場合對孩子大吼,或許你需要在非公共場合與孩子有更多有價值的交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